氧化结合钙基湿法脱除NO_x的工艺研究

氧化结合钙基湿法脱除NO_x的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大气NOx污染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烟气脱硝技术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针对液相氧化和气相氧化脱硝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反应机理,设计开发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并进行现场中试研究,为湿法脱硝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首先,采用NaCIO作氧化吸收剂,考察了主要操作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氧化剂浓度和NO浓度以及降低气相流量均可提高脱硝效率;温度升高有利于NOx吸收,但不宜超过60℃;SO2能促进NO的氧化吸收,使脱硝效率提高10%,脱硫效率接近100%;pH值的影响最为关键,pH值5-6为较佳范围;最后结合液相产物分析,探讨了NaClO同时脱硫脱硝反应机理。随后针对臭氧氧化-液相吸收工艺,分别从气相氧化和液相吸收两个角度考察了整体工艺路线。研究发现臭氧能够有效地氧化NO,过量氧化情况下,气相停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NO的氧化;SO2对NO的氧化影响很小,却能促进NOx的液相吸收;综合比较吸收效率和经济性,筛选Ca(OH)2为最佳吸收剂,并考察了操作参数对NOx脱除的影响。在实验室小试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现场中试研究,中试规模为2000m3/h的实际锅炉烟气,分别在烟气脱硫前后工段进行脱硝实验。连续运行36h的中试研究表明,气相氧化-液相吸收工艺能稳定运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液相氧化吸收烟气脱硝技术
  • 2.2.1 黄磷乳浊液法
  • 2.2.2 亚氯酸钠法
  • 2.2.3 氯酸氧化工艺
  • 2.2.4 次氯酸钠氧化工艺
  • 2.3 气相氧化结合液相吸收法
  • 2.4 其他湿法脱硝技术
  • 2.4.1 过渡金属离子催化法
  • 2.4.2 金属络合法
  • 2.4.3 尿素法
  • 2.4.4 杂多酸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次氯酸钠液相氧化脱硝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 3.1.1 气体和仪器设备
  • 3.1.2 液相氧化吸收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 主要操作参数研究
  • 3.2.1 NaClO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3.2.2 进口气体NO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3.2.3 吸收液温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3.2.4 气相流量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x去除率的影响'>3.2.5 吸收液初始pH对NOx去除率的影响
  • 2对整个吸收体系的影响'>3.3 SO2对整个吸收体系的影响
  • 3.3.1 脱硝效率
  • 3.3.2 液相组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臭氧氧化工艺实验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装置
  • 4.1.1 气体和仪器设备
  • 4.1.2 多层石英管栓塞流反应器
  • 4.1.3 臭氧氧化结合湿法吸收装置及流程
  • 4.2 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2浓度变化的影响'>4.2.1 臭氧注入量对NO、NO2浓度变化的影响
  • 4.2.2 NO进气浓度变化对氧化率的影响
  • 2转化率的影响'>4.2.3 停留时间对NO2转化率的影响
  • 2的对NO氧化效率的影响'>4.2.4 SO2的对NO氧化效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液相吸收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
  • 5.2 脱硝吸收剂的筛选
  • 5.3 氢氧化钙吸收
  • 5.3.1 浆液浓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3.2 液相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2的加入对吸收效率的影响'>5.3.3 SO2的加入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3/NO对液相组分的影响分析'>5.4 不同O3/NO对液相组分的影响分析
  • 5.5 装置连续运行离子累积浓度变化及其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气相氧化液相吸收中试研究
  • 6.1 中试工艺流程、设备及方法
  • 6.1.1 工艺流程
  • 6.1.2 实验设备
  • 6.1.3 中试烟气条件
  • 6.2 中试结果与分析
  • 6.2.1 臭氧发生浓度的测定
  • 6.2.2 氧化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6.2.3 吸收剂筛选
  • 6.2.4 液相产物分析
  • 6.2.5 主要操作参数的影响
  • 6.2.6 连续运行实验
  • 6.2.7 脱硫前后脱硝情况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滴滤塔装置脱硝效率优化改进实验[J]. 环境工程 2017(07)
    • [2].脱硝效率与催化剂层数[J]. 电力勘测设计 2010(03)
    • [3].锅炉脱硝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 2008(05)
    • [4].湿法氧化脱硝并联与串联工艺对比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6)
    • [5].湿法串联氧化脱硝机理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7(07)
    • [6].影响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效率的因素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0)
    • [7].300MW 燃煤锅炉单侧脱硝效率偏低研究[J]. 装备制造 2014(S2)
    • [8].高温条件下NH_3还原NO实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9(05)
    • [9].生物质再燃脱硝特性的实验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 2010(06)
    • [10].某电厂600MW机组SCR优化调整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06)
    • [11].臭氧氧化法烟气脱硝初步研究[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2(09)
    • [12].影响SCR脱硝效率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15)
    • [13].提高SCR系统脱硝效率及投运率的措施[J]. 电力安全技术 2014(06)
    • [14].生物质再燃脱硝及其同相还原反应特性[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4)
    • [15].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及最大脱硝效率试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14(07)
    • [16].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控制技术方案[J]. 锅炉制造 2019(01)
    • [17].除尘脱硝一体化高温陶瓷过滤材料研究进展[J]. 现代技术陶瓷 2020(05)
    • [18].煤焦燃烧特性与其脱硝效率间的关联实验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9].基于温度特性的在役机组宽负荷SCR脱硝效率影响研究及对策[J]. 中国煤炭 2014(S1)
    • [20].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J]. 水泥 2019(02)
    • [2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J]. 电站系统工程 2011(02)
    • [22].氨氮比不均匀性对电站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影响[J]. 锅炉技术 2010(06)
    • [23].活性焦低温还原NO_x原理及应用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19)
    • [24].生物质再燃脱硝特性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08(05)
    • [25].未来、水泥玻璃等行业将有望实现零排放[J]. 中国建材资讯 2018(01)
    • [26].SNCR的喷雾与混合过程及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4)
    • [27].SCR对脱硝效率及SO_2转化影响分析[J]. 锅炉技术 2009(03)
    • [28].流化床模拟烟气中喷射混合还原剂脱硝反应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01)
    • [29].某200MW燃煤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性能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 2016(05)
    • [30].SCR对脱硝效率及SO_2转化影响分析[J].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8(05)

    标签:;  ;  ;  

    氧化结合钙基湿法脱除NO_x的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