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平衡剖面技术在莱州湾地区及周围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构造地质学
作者: 张荣强
导师: 张岳桥,吴时国
关键词: 平衡剖面,构造解释,莱州湾,桩海,构造演化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平衡剖面技术作为现代构造地质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在构造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以及盆地模拟应用方面应用广泛。平衡剖面技术根据物质守恒的原理,假定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对变形后的地质体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从而使地质学家更好的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莱州湾盆地作为大渤海湾盆地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和演化与郯庐断裂活动密切相关。郯庐断裂在莱州湾地区延伸入海。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开展莱州湾地区的构造演化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演化规律,另一方面在盆地中也记录着郯庐断裂的变形特征,从而可以探讨郯庐断裂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本文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及2DMove软件的核心技术对莱州湾地区盆地进行构造演化特征的研究,通过对所选的四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复原及伸展参数的计算,对该地区的盆地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地区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思路
四、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莱州湾地区概况
第二节 济阳坳陷概况
第三节 郯庐断裂
第二章 平衡剖面技术
第一节 平衡剖面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2Dmove 软件应用技术
第三章 区域地震剖面选取与地震构造解释
第一节 区域地震剖面选取
第二节 地震构造解释技术
第三节 地震剖面解释
第四章 平衡剖面技术应用
第一节 平衡剖面制作
第二节 桩海地区构造演化
第三节 莱州湾地区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12-19
参考文献
- [1].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向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
- [2].平衡剖面技术在海拉尔盆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 赵海燕.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
- [3].泌阳凹陷地震构造解释与储层综合评价[D]. 尤双双.长江大学2012
- [4].构造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海塔盆地中的应用[D]. 杨文璐.东北石油大学2014
- [5].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后期改造及其油气赋存效应[D]. 邓煜.西北大学2012
- [6].莱州湾南岸海岸带地质环境评价[D]. 郑懿珉.吉林大学2015
- [7].莱州湾南岸含卤地层年代学及卤水中铀的地球化学研究[D]. 许博超.中国海洋大学2008
- [8].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背斜构造建模与构造解释研究[D]. 罗寿兵.西南石油学院2004
- [9].莱州浅滩对莱州湾东部沉积动力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D]. 陈明波.中国海洋大学2012
- [10].28ka以来莱州湾南岸的沉积学记录及环境意义[D]. 李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相关论文
- [1].安塞油田沿河湾探区长6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D]. 张林炎.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
- [2].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关系研究[D]. 陈杨.成都理工大学2007
- [3].南堡滩海地区浅层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D]. 张国栋.中国石油大学2007
- [4].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机制[D]. 金宠.中国海洋大学2007
- [5].盆地正反转构造综合分析[D]. 李海鹏.吉林大学2007
- [6].南大巴构造特征及演化[D]. 石文斌.中国地质大学2007
- [7].地震平衡剖面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向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
- [8].桂北河池—宜山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 侯宇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9].潍北凹陷构造研究与圈闭评价[D]. 张卫东.中国海洋大学2003
- [10].平衡剖面技术计算机模拟[D]. 何维刚.成都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