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地论文-曾敏,吕茂奎,陈坦,邓翠,张康靖

退化地论文-曾敏,吕茂奎,陈坦,邓翠,张康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退化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植被恢复,可溶性有机碳(DOC),淋溶,吸附

退化地论文文献综述

曾敏,吕茂奎,陈坦,邓翠,张康靖[1](2018)在《红壤侵蚀退化地土壤对不同来源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南方典型红壤侵蚀退化地恢复后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室内模拟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鲜叶与凋落叶的浸提液在侵蚀退化地原状土柱的淋溶过程,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马尾松林土壤对不同来源可溶性有机碳(DOC)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红壤侵蚀退化地对不同来源DOC的吸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来自马尾松鲜叶的DOC平均截留量最大为2.39mg/kg,来自芒萁鲜叶的DOC平均截留量最小为1.67mg/kg,说明马尾松鲜叶的DOC更易被表层土壤吸附,芒萁鲜叶的DOC更易进入深层土壤,不同来源DOC组成和性质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2)随着退化地的植被恢复,土壤渗滤液的DOC浓度增加,土壤截留DOC能力下降。土壤DOC截留量与粉粒和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DOC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砂粒呈负相关,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以解释DOC截留量变化的51.4%,是影响土壤DOC截留能力的关键因素。(3)光谱特征表明芳香类化合物、腐殖类物质易被土壤吸附,吸附能力更强的物质可以解吸土壤中亲水性腐殖类物质。淋溶后DOC光谱特征的变化由不同来源DOC的化学组成和土壤有机碳的性质共同决定。红壤侵蚀退化地对不同植物来源的DOC吸附作用特征主要受DOC和土壤SOC性质的共同调控,对进一步认识退化红壤的固碳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川[2](2018)在《严重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抗冲抗蚀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探讨南方红壤区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特征,本文选取南方红壤丘陵区长汀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采用野外调查、原状土冲刷槽法、土粒浸水法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冲性、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特征,归纳总结其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同时为布局相关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一些的思路。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指数随着浸水时间增加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指数从大到小排列为:M5(条沟草灌带)>M2(风水林)>M3(全坡面播草)>M4(低效林改造)>M1(封禁)>CK2(裸露)>CK1(开垦)。抗蚀指数与时间进行函数拟合,以二次函数拟合度最好。其中条沟草灌带和全坡面播草两种植被恢复措施土壤抗蚀性较好。(2)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性的大小主要受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根系特征参数等的影响。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孔隙度、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土壤容重与土壤抗蚀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3)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随着冲刷流量时间的增加,含沙量出现波动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土壤抗冲系数随着冲刷时间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抗冲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M5>M2>M3>M4>M1>CK1>CK2。抗冲系数动态变化可以用幂函数较好拟合,其R在0.62-0.95之间(P<0.05)。(4)土壤抗冲系数与土壤容重、<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土壤抗冲系数与土壤总孔隙度、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抗冲系数随着冲刷量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根系特征指标中,叁种冲刷流量下,根系直径<1mm的根的长度、根系的表面积、以及根系的体积与土壤抗冲系数均达到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根系<1mm根长、体积与土壤抗冲系数均达到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在3.5 L/min冲刷流量下根系>1mm表面积达到显着的正相关(P<0.05)。因此,根系直径<1mm的根系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冲性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戴金梅[3](2018)在《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施肥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植物生长缓慢,一旦植物遭到破坏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快速恢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上的先锋物种,幼苗成活率较低,同时由于土壤贫瘠,生长缓慢,形成“小老头松”。因此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及快速促育马尾松是红壤侵蚀退化地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氮(N)、磷(P)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两大营养元素;近年来菌肥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林木施肥还是以施用氮磷为主,菌肥的施用非常有限,探寻菌肥是否提高马尾松生长及土壤养分,是否值得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的长汀县河田镇土壤作为研究供土;以一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梯度的N、P肥、不同梯度的菌肥,并设置一组对照;对马尾松幼苗的光合能力、生长状况、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养分环境下,马尾松幼苗的生长过程及土壤养分的响应状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施用氮磷或菌肥均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混施N/P的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高于单施N或者单施P处理,N3P1的净光合速率值最大;菌肥以J2、J3的处理对提高马尾松幼苗的光合作用较好。以马尾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来看,施用菌肥好于施用N/P肥,菌肥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N/P配施处理的1.2倍。(2)施用氮磷肥或菌肥均能提高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混施N/P的马尾松幼苗生长量优于单施处理,以N3P1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量较好;菌肥中以J2对马尾松幼苗生长量较好。总生物量以N/P处理高于菌肥处理,施用N/P更能提高马尾松幼苗地上生物量,施用菌肥更能促进马尾松幼苗地下生物量的生长。(3)氮磷处理、菌肥处理对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变化都具有显着影响;菌肥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的促进作用好于施用N/P,混施N/P的效果优于单施处理。(4)施用氮磷肥提高土壤各养分含量。施用菌肥提高土壤中N与速效磷的含量,对土壤中TP与碳含量无影响。土壤中N含量随施用N肥梯度的增加而提高,土壤中TP含量随着P肥施用梯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菌肥各处理的土壤N、碳、TP之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施用氮磷肥效果更加快速与有效。(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任寅榜,吕茂奎,江军,谢锦升[4](2018)在《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下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对比分析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林下有无芒萁覆盖地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含量及其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地上植被淋溶液DO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植被芒萁覆盖增加了地上叶片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土壤DOC含量及储量也显着增加(P<0.05),芒萁覆盖对表层土壤(0—20cm)DOC的影响大于深层土壤(20—100cm)(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林下芒萁覆盖地土壤DOC储量与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变化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且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相关性显着增加,地下根系的垂直分布直接影响各土层DOC储量。不同植被恢复时期,林下芒萁覆盖地土壤DOC与鲜叶(马尾松+芒萁)和枯落物(马尾松+芒萁)淋溶液DOC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林下裸露地土壤DOC仅与鲜叶(马尾松)淋溶液DOC呈显着的相关性(P<0.01),林下芒萁覆盖地相对于裸露地枯落物淋溶液对土壤DOC储量的影响大于鲜叶。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显着高于林下裸露地。因此,在植被恢复进程中,芒萁能够提供更多底物参与土壤物质与养分循环,对土壤DOC的贡献较大,为侵蚀区马尾松林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养分再吸收来源;同时芒萁覆盖增加了微生物活性,促进了微生物对土壤DOC的同化作用,提高了微生物碳源的利用率,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刘根华[5](2017)在《严重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花岗岩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通过造林种植了大面积的马尾松,但是林分结构单一缺少其他植被的覆盖,马尾松林地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长汀县是马尾松林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其中以河田镇为中心的周边几个镇为典型代表。在政府的带动下采取了一些高效的治理模式,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南方花岗岩发育的典型红壤区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水土流失的这一突出问题,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的典型红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坡度等基本条件类似的4种不同治理模式和4种不同治理年限样地以及1个对照样地,通过不同治理模式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以及不同治理年限的纵向对比分析,系统的研究了它们对严重侵蚀退化地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和调控效益。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治理模式与不同治理年限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土壤根系、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抗蚀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硬度。(2)综合来看不同治理模式和不同治理年限可以显着改善土壤表层和次表层物理化学性质,在不同治理模式中M2乔灌草治理效益最好,M1低效林改造、M3浅沟播草次之,M4封禁效果一般。在不同治理年限样地中N13治理年限效果最好,N10、N7次之,N4治理效果一般。(3)土壤根系、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随治理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土壤崩解系数随治理年限的增加而减少。(4)不同治理模式与不同治理年限样地pH值均属于酸性,治理过后pH值会下降,但不影响植被恢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孙杰,田浩,范跃新,吕茂奎,陈光水[6](2017)在《长汀红壤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和全球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分离团聚体并测其有机碳含量,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的植被恢复显着促进了土壤表层有机碳的积累,尤其是在土壤0~10 cm土层,分别为未治理地(CK)的2.6~7.9倍和2.8~9.6倍.植被恢复影响团聚体有机碳分配并显着(P<0.05)影响其有机碳含量.大团聚体具有有机碳富集作用,其有机碳恢复速度明显比微团聚体、粉粒与粘粒快,而增加的有机碳含量79.6%~90.4%储存在大团聚体,7.2%~14.0%储存在微团聚体,2.4%~6.4%储存在粉粒与粘粒.(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黄荣珍,朱丽琴,王赫,贾龙,刘勇[7](2017)在《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实施生态恢复后生物生产力恢复迅速,但土壤尤其是土壤水库的功能并未获得同步恢复,导致土壤水库对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低下,区域性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依然突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地典型植被恢复类型(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0—60cm土层土壤水库各种库容差异,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土壤水库库容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森林恢复类型死库容呈上升趋势,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呈下降趋势,防洪库容变化趋势不明显,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兴利库容略高。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同一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而活性有机碳密度则以阔叶混交林最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水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增加具有显着的因果影响关系(P=0.01),其中对有机碳水平起到主导性贡献作用的是水溶性有机碳。因此,对于退化红壤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通过适当密植和立体种植,提高林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密度,并在马尾松等先锋树种针叶林分中补植阔叶乔灌木,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大土壤水库容量,从而有利于土壤水库结构和功能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8](201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外源有机碳对红壤退化地微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批准号:31660192)经过叁十多年卓有成效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我国南方广大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的植被覆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空中森林"等现状与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实施生态恢复后,森林植被得以快速恢复,但土壤功能没有得到同步恢复,其本质为在遭受侵蚀的过程中,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壤结构中所保护的有机质和养分受到冲刷、(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何钟文,查轩,黄少燕[9](2015)在《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成因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治理难度较大。本文在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和总结了其侵蚀退化地成因以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今后应开展的研究重点,旨在为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的深入研究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15年04期)

何圣嘉[10](2012)在《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红壤侵蚀退化地人工恢复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态系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RothC26.3模拟了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恢复过程中林地表层(0-20cm)土壤总有机碳库以及碳库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碳吸存速率、碳汇效益以及固碳潜力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160年间气候变化下马尾松生态系统林地表层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 RothC26.3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恢复过程中0-20cm土层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短期模拟(R2=0.84)和长期模拟(R2=0.89)都较好地反映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2)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林恢复后,林地表层土壤碳吸存速率以非线性的形式上升,并在15~25年内到达最大,短期(30年)恢复过程中土壤碳的平均积累速率为0.385tC/ha-year,整个演替过程中林地平均碳吸存速率为0.156tC/ha-year。3)在假设未来气候、管理等土壤有机碳影响因子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模拟结果的拟合方程,计算得到研究区红壤侵蚀退化地的碳饱和容量(恢复184年后)为36.85tC/ha,固碳潜力约为33.26tC/ha。4) RothC26.3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红壤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恢复过程中各有机碳组分的变化趋势(相关系数R达0.78以上),但对易分解植物残体(DPM)、难分解植物残体(RPM)和微生物生物量(BIO)的模拟存在一定的高估,特别是对BIO的模拟,模拟效果相对不够理想。整体而言,RothC模型对土壤中HUM组分的模拟效果较好。5)短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主要体现在DPM、RPM以及BIO叁个组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主要发生在RPM有机碳组分;但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HUM逐渐取代RPM成为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形式。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汇效率值Escs在整个植被演替过程中表现为先减小,后逐渐增加,最终达到平衡。6)在没有其他外源碳的输入或者人为管理的条件下大气平均温度、降水量的增加将导致林地表层(0-20cm)土壤碳库的大量损失。未来160年(2012-2172)间不同程度的气候条件的改变将使马尾松演替过程中林地0~20cm土层的平均碳吸存速率下降28.65%~58.55%,导致14.17%~28.94%的有机碳储量损失。在一定的气候变化范围内,降水量的改变可能成为影响河田地区马尾松生态系统林地土壤碳库动态的主导因子。(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退化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探讨南方红壤区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特征,本文选取南方红壤丘陵区长汀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采用野外调查、原状土冲刷槽法、土粒浸水法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冲性、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特征,归纳总结其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同时为布局相关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一些的思路。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指数随着浸水时间增加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指数从大到小排列为:M5(条沟草灌带)>M2(风水林)>M3(全坡面播草)>M4(低效林改造)>M1(封禁)>CK2(裸露)>CK1(开垦)。抗蚀指数与时间进行函数拟合,以二次函数拟合度最好。其中条沟草灌带和全坡面播草两种植被恢复措施土壤抗蚀性较好。(2)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蚀性的大小主要受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根系特征参数等的影响。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孔隙度、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土壤容重与土壤抗蚀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3)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随着冲刷流量时间的增加,含沙量出现波动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土壤抗冲系数随着冲刷时间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抗冲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M5>M2>M3>M4>M1>CK1>CK2。抗冲系数动态变化可以用幂函数较好拟合,其R在0.62-0.95之间(P<0.05)。(4)土壤抗冲系数与土壤容重、<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土壤抗冲系数与土壤总孔隙度、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抗冲系数随着冲刷量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根系特征指标中,叁种冲刷流量下,根系直径<1mm的根的长度、根系的表面积、以及根系的体积与土壤抗冲系数均达到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根系<1mm根长、体积与土壤抗冲系数均达到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在3.5 L/min冲刷流量下根系>1mm表面积达到显着的正相关(P<0.05)。因此,根系直径<1mm的根系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抗冲性有显着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化地论文参考文献

[1].曾敏,吕茂奎,陈坦,邓翠,张康靖.红壤侵蚀退化地土壤对不同来源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8

[2].刘川.严重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抗冲抗蚀性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戴金梅.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马尾松幼苗施肥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4].任寅榜,吕茂奎,江军,谢锦升.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5].刘根华.严重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6].孙杰,田浩,范跃新,吕茂奎,陈光水.长汀红壤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黄荣珍,朱丽琴,王赫,贾龙,刘勇.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源有机碳对红壤退化地微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机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

[9].何钟文,查轩,黄少燕.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成因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

[10].何圣嘉.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动态[D].福建师范大学.2012

标签:;  ;  ;  ;  

退化地论文-曾敏,吕茂奎,陈坦,邓翠,张康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