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论——中国失业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李保民
导师: 王珏
关键词: 市场经济,劳动者主权,资本家专制,中国失业问题,理论分析框架
文献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失业阶段,就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劳动者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明确提出将扩大就业确定为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中共中央每年都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然而,为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的失业研究,以既有的失业理论尤其是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的狭隘眼光研究中国失业问题,既没有很好地解释中国失业问题也没有提出有成效的治理方略,可以说迄今仍未能从根本上给中国失业问题破题。反映在失业治理实践上,是按照他们开出的“药方”治理失业的副作用大而收效甚微,与党和劳动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相去甚远。 既定的失业理论尤其是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直接用作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什么效果欠佳?科学的中国失业问题理论分析框架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特征?未来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努力方向何在?马克思曾提出,在未来社会将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构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围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笔者在对当代西方失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进行理论批判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构建现阶段“劳动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独立的思考。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通过对西方失业理论的两大传统的理论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和根本局限,对它们不能直接作为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基本结论是:表面上一直尖锐对立的西方失业理论的两大传统即新古典主义失业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差异仅在于是否承认市场机制具有自动消除失业的功能,而在遵循维护资本家专制这一更为根本的内容却是完全一致的。所谓资本家专制,就是指资本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者受雇佣于和从属于资本家,社会生产函数的各种变量最终决定于资本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偏好。没有“资本家专制”,就没有资本对劳动力的支配,也就没有以资本增殖的需要为尺度来裁决劳动者就业或失业的相对人口过剩规律。维护资本家专制是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和根本局限。只要它不放弃这一永恒主题和根本局限,不从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制定与裁撤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就永无解决失业问题的可能。因此,决不能因为当代西方失业理论产生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就想当然地将其直接作为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全面研究马克思的失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研究失业的三个视角和独有的理论主题,提出了对待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应有的科学态度,并对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也不能直接用作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从技术分析、历史分析和价值分析三个视角研究了失业,在对资本家专制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主题——劳动者主权,形成了迄今最为科学的失业理论体系。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对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基于其研究任务所形成的理论局限和其理论适用条件与研究中国失业问题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差异,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也不能直接用作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在对西方失业理论、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和我国治理失业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失业问题研究必须从它所面临的特殊约束条件出发,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和以劳动者主权为价值取向,确立“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的新理论分析框架。所谓劳动者主权,是指劳动者在经济运行机制中是实际上拥有“主权”的特殊行为主体,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实际影响力或发言权,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实际的引导和决定作用。“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最能弥合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劳动者个人的发展之间的差别。因此,中国失业问题研究,应以“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为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以建国以来我国的失业及其治理的演进情况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对我国建国 55 年来治理失业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总结。本文指出:失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制度安排及政府政策的函数,我国不同时期的失业情况和当时的制度安排及政府政策与“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的符合程度成正比。建国初期,我国在短短 7 年时间里迅速有效地基本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基本经验,是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很好地体现了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失业越治理越严重和失业累积越来越多的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在内的整个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所采取的失业治理政策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有机统一原则。而在当前的经济改革与转轨中,尽管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市场化改革为失业问题的解决创
论文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本文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失业理论的永恒主题
第二节 掩盖“资本家专制”:古典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
一、当代失业理论发展的渊源
二、古典经济学派“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古典经济学派“失业理论”的理论本质
第三节 巧妙地维护“资本家专制”:虚伪的“凯恩斯革命”
一、影响深远的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革命”的虚伪性
第四节 “资本家专制”传统的延续: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的新发展
一、新古典主义失业理论的新发展
二、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的新发展
三、对当代西方失业理论的新发展的评论
第二章 马克思研究失业的三个视角
第一节 作为特有人口规律的失业:技术分析
一、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二、劳动力供求规律背后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节 作为社会历史现象的失业:历史分析
一、失业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失业的形成机理
三、失业消亡的条件
第三节 作为异化劳动的规定或形式的失业:价值分析
一、失业是异化劳动的一种规定或形式
二、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角度看失业
第四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一、还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以本来面目
二、为什么不能直接以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西方失业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当代两大失业理论的主要分歧
一、价值取向不同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认识不同
三、关注的中心不同
第二节 两大对立的失业理论体系相互融通的基础
一、失业与就业
二、充分就业与普遍就业
二、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第三节 对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初步思考
一、市场经济前提
二、劳动者主权价值取向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
一、市场经济
二、劳动者主权
三、市场经济与劳动者主权的有机统一
第四章 建国初期的失业治理(1949——1957)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失业状况及其成因
第二节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
一、以发展促就业
二、以“包下来”和统一调配的办法安置就业
三、以“劝阻”的办法限制农民进城就业
四、以多种措施救济失业者
第三节 对建国初期失业治理的思考
一、建国初期失业治理的成效
二、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失业治理(1957——1978)
第一节 我国宣布彻底消灭了失业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实践依据
三、现实依据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复杂的失业状况
一、数量惊人的“待业”人口
二、普遍存在的隐性失业人口
三、波动剧烈的周期性失业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治理成效分析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治理措施
二、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的扭曲
三、计划者主权对劳动者主权的替代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社会与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状况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不理想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者个人的发展状况堪忧
第六章 改革与转轨中的失业治理(1978——2004)
第一节 中国失业问题的逻辑展开
一、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失业
二、矫正被严重扭曲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三、计划就业体制向市场化就业体制转变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失业状况及其治理
一、转轨时期的三次失业高峰
二、转轨时期的失业治理
第三节 对就业市场化改革和治理失业政策的评估
一、传统计划就业体制因素依旧阴魂不散
二、部分劳动者陷入失业与贫困
三、劳动者由“主人翁”沦落为“雇工”
第七章 面向未来的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失业问题研究的关键
第二节 根除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旧“堡垒”
一、“功成身不退”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破土而生的“资本家专制”
第三节 创新解析中国失业难题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凯恩斯革命”之前的西方失业理论及政策[D]. 宋春艳.吉林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中国五十年反失业政策研究(1949-1999)[D]. 程连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 [2].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赖小琼.厦门大学2001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 梁玉秋.中共中央党校2002
- [4].中国失业治理研究[D]. 熊祖辕.四川大学2004
- [5].一个就业研究的新视角[D]. 张义柱.中共中央党校2005
- [6].长期的总量性失业理论模型研究[D]. 袁乐平.中南大学2005
- [7].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D]. 王艾青.西北大学2006
- [8].技术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D]. 牛润霞.中共中央党校2006
- [9].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 张得志.复旦大学2007
- [10].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D]. 孙强.武汉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