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胺解反应、缩合反应、酯交换反应三步合成了一种酚酯类低污染复合型抗氧剂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亚磷酸二正十八酯,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及性能测试。在合成N,N-二正丁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中间体Ⅰ)、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亚磷酸二乙酯(中间体Ⅱ)、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亚磷酸二正十八酯(目的产物)的过程中考察了其收率随溶剂、催化剂等的变化规律。二甲苯作为溶剂时产物收率均较高。通过对单一催化剂四氧化三铅、氧化铅、氧化锌,以及氧化铅、四氧化三铅分别与氧化锌复合的考察,以两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铅为催化剂时中间体Ⅰ的收率较高,采用加热减压蒸馏的方法对中间体Ⅰ进行分离。以单一的碳酸钾、氢氧化钠、无水碳酸钠、苯甲酸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乙酸钠,以及乙酸钠与氢氧化钾复合,乙酸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分别与有机锡复合为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的考察,以单一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钾、乙酸钠,以及乙酸钠与有机锡1:1复合时中间体Ⅱ的收率均较高,与单一有机锡为催化剂时相差不多,中间体Ⅱ采用萃取、加热减压蒸馏的方法提纯。在制备目的产物时,通过对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乙酸钠、有机锡催化剂的考察,使用单一有机锡时目的产物收率较高,目的产物采用加热减压蒸馏、萃取、减压抽滤的方法分离。数字熔点仪测得中间体Ⅰ、Ⅱ及目的产物的熔点分别为63-65℃、61.3-64℃、53.4-54.1℃,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扫描。较窄的熔程和红外谱图说明了合成产物均为反应理论产物。在对目的产物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考察了目的产物添加量和挤出次数对PP树脂的热稳定性及MFR、黄色指数的影响。目的产物的浓度为3.0‰的PP树脂氧化诱导期较长、MFR变化更趋稳定、颜色稳定性较好,这说明目的产物起到了延缓PP氧化的作用、改善了PP树脂的流动性、使成型加工容易进行。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 本文研究的背景1.1 国内外抗氧剂的发展现状1.1.1 国内抗氧剂的发展现状1.1.2 国外抗氧剂的发展现状1.2 当今主要类型的抗氧剂及其发展趋势1.2.1 受阻酚类抗氧剂1.2.2 磷类抗氧剂1.2.3 酚酯类低污染复合型抗氧剂1.3 结构及分子量对抗氧剂效率的影响1.3.1 结构对抗氧剂效率的影响1.3.2 分子量对抗氧剂效率的影响1.4 对抗氧剂的要求第二章 实验部分2.1 实验原料2.2 实验设备2.3 实验原理及方法2.3.1 合成中间体Ⅰ2.3.2 合成中间体Ⅱ2.3.3 合成目的产物2.4 产物表征及性能测试2.4.1 熔点的测定2.4.2 红外吸收光谱扫描2.4.3 目的产物的性能测试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中间体的研究3.1.1 反应时间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3.1.2 反应温度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3.1.3 催化剂种类对中间体Ⅰ收率的影响3.1.4 催化剂用量对中间体Ⅰ收率的影响3.1.5 溶剂种类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3.1.6 溶剂用量对中间体Ⅰ收率的影响3.1.7 原料配比对中间体Ⅰ收率的影响3.1.8 中间体Ⅰ熔点的测定3.1.9 中间体Ⅰ的红外吸收光谱3.1.10 溶剂用量对中间体Ⅱ收率的影响3.1.11 反应物配比对中间体Ⅱ收率的影响3.1.12 催化剂种类对中间体Ⅱ收率的影响3.1.13 催化剂用量对中间体Ⅱ收率的影响3.1.14 复合催化剂对中间体Ⅱ收率的影响3.1.15 中间体Ⅱ熔点的测定3.1.16 中间体Ⅱ的红外吸收光谱3.2 目的产物的研究3.2.1 反应时间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2 反应温度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3 溶剂种类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4 溶剂用量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5 催化剂种类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6 催化剂用量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3.2.7 目的产物熔点的测定3.2.8 目的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3.3 目的产物的性能测试3.3.1 热稳定性分析3.3.2 多次挤出对MFR 的影响3.3.3 多次挤出对黄色指数的影响结论参考文献发表文章目录致谢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抗氧剂论文; 有机锡论文; 二正丁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