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论文摘要

在我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和经济发展不和谐的问题。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没有科学规划、发展不协调、体制尚不够完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存在着海洋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科学及时的解决都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上述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分析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论文根据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社会发展,人口、海洋资源与环境,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政府综合管理等因素对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一套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对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据此提出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选择,并提出政策建议。在对区域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对区域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区域海洋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其资源的重要性所决定的,而区域经济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这是由海洋开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海陆一体化开发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论文继而提出了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三层含义:一是海洋经济的增长,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应构建技术—开发—利用—保护体系以实现目标;二是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经济发展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三是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在当代人群间及代际间体现分配、消费、就业方面的公平性。这三层含义互为依托,密不可分,融合于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构成了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内容。在提出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情况下,本研究对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由于影响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众多,本部分运用已有的经济模型,利用生产函数的思想分别对影响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公平性问题)、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环境因素、科技因素以及陆地产业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实施海洋开发战略要遵循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这在理论上是被一致认同的,但究竟如何落实,社会实践过程中到底怎样进行操作,这些是至关重要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取适当的数学方法建立评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在提出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思想的基础上,设计了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五大子系统:区域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人口、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区域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能力子系统,政府综合管理子系统,并选择了AHP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2—2006年,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效果处于弱可持续与中度可持续之间,可持续发展整体态势呈波动性上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2006年,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等级为中度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子系统等级为中度可持续发展、人口、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等级为中度可持续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等级为弱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提升整个连云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作为WTO成员国的视角框架内,对接江苏省的“四沿”战略,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目标,以滨海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加快港城资源一体化整合,建设“大连云港”,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充分发挥涉海临港和资源优势,以海岸带和近海开发为重点,以临港工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型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等优势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全力提升海洋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功能重构、产业重置、空间重组,培育一批重量级海洋企业集团,建设一批海洋重点产业基地,进一步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陆海互动、港城联动、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海洋经济振兴之路。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重新界定海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统筹考虑港口、城区及海陆一体化发展,构筑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的海洋经济“起飞平台”,培育“蓝色产业高地”,统筹“一核双翼”的海陆区域发展架构,加强创新型体制建设和政策配套,加快以新型临港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海洋产业协调化发展,形成产业关联紧密、地域布局合理、技术水平先进、规模和聚集效益明显的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海洋经济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与评述
  • 2.1.1 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进展述评
  • 2.1.2 国内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进展述评
  • 2.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与评述
  • 2.2.1 国外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3 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界定
  • 3.1 理论基础
  • 3.1.1 区域经济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区域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3.2 基本概念界定
  • 3.2.1 海洋经济
  • 3.2.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 3.2.3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四章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经济增长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1.1 区域经济增长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1.2 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2 社会发展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 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1 人口因素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2 资源因素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3.3 环境因素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4 科技因素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5 政府管理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4.6 海陆经济开发一体化
  • 4.6.1 海洋产业发展的静态模型
  • 4.6.2 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式
  • 第五章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5.1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5.1.2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现实意义
  • 5.2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 5.2.1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5.3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式框架
  • 5.3.2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确定
  • 5.4.1 常用的评价方法比较
  • 5.4.2 AHP方法的运用
  • 5.5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须注意的问题
  • 5.5.1 对具体指标的进一步说明
  • 5.5.2 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3 指标体系的再修正
  • 第六章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
  • 6.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6.1.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 6.1.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6.1.3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综合管理
  • 6.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6.2.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的确定
  • 6.2.2 各子系统(2002—2006)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指数
  • 6.2.3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价
  • 6.3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分析
  • 6.3.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 6.3.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存在问题
  • 第七章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须确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7.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7.2.1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 7.2.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
  • 7.2.3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关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8.1.2 关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8.1.3 关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8.1.4 关于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8.2 政策建议
  • 8.2.1 构筑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的海洋经济起飞平台
  • 8.2.2 加快以新型临港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海洋产业协调化发展
  • 8.2.3 统筹“一核双翼”的海陆区域发展架构
  • 8.2.4 加强创新型体制建设和政策配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11)
    • [2].探讨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 2019(35)
    • [3].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6)
    • [4].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24)
    • [5].区域经济[J]. 新疆农垦科技 2019(08)
    • [6].区域经济、城镇化与社会治理耦合协调水平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20(01)
    • [7].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9(A2)
    • [8].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市场研究 2019(12)
    • [9].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 2020(01)
    • [10].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挑战[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11].山东省旅游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评价[J]. 人文天下 2019(23)
    • [12].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20(02)
    • [13].服务区域经济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中国商论 2020(05)
    • [14].社会资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20(01)
    • [15].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J]. 商讯 2020(11)
    • [16].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11)
    • [17].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4)
    • [1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8)
    • [19].区域经济[J]. 新疆农垦科技 2019(11)
    • [20].环境污染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大众标准化 2020(06)
    • [21].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 西部学刊 2020(06)
    • [22].太平洋联盟:拉美区域经济合作新引擎[J]. 经济论坛 2020(05)
    • [23].试论公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11)
    • [24].区域传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制研究[J]. 商讯 2020(18)
    • [2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三维演化”框架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03)
    • [26].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几何[J]. 人力资源 2020(10)
    • [27].以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0(02)
    • [28].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 审计观察 2019(02)
    • [29].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审计观察 2019(02)
    • [30].跨境电商发展重塑新时代区域经济新格局[J]. 审计观察 2019(02)

    标签:;  ;  ;  ;  ;  ;  

    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