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吴雅静

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吴雅静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迁安市供电分公司河北迁安064400)

摘要:在变电站中的日常工作中,其主要任务便是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但是由于电力运行的设备比较多,因此,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如果不能对这些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的话那么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影响整个电网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结合笔者在变电运行中总结出的一些实际经验,对容易发生的几种变电事故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分析;处理措施

1导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科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提升改变,我国用电量以及电力系统发展规模越来越来,变电运行在电力系统的管理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变电运行中的事故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变电运行的管理能够有所帮助。

2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分析

2.1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

管理不到位是变电运行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也属于间接原因之一,其中管理不到位具体包括如下四点内容:第一,各种规章制度、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没有严格落实到位。为了有效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第二,部分领导的传统管理理念没有转变,还有很多管理领导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习惯于对下层的工作人员发号施令,没有尊重工人本身,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导致变电理论与实践二者不能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都得不到落实;第三,缺乏必要的奖励制度。良好的奖励制度不仅能够给予员工物质奖励,同时还包括精神奖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却没有将其建立起来,以致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激发出来,使得安全隐患难以充分防范;第四,管理方法不科学。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片面理解严格管理为震慑、处罚,以致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2.2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

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是引发变电运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合格的产品质量会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入网运行的电力设备如果存在制造或设计上的问题,将会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通常,设备制造或设计问题主要包括制造质量问题、设计缺陷、设备选型问题等。据相关研究表明,投入运行不到三年的新设备和投入运行20年以上的老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最高。由于部分新设备是新研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等仍然不是非常成熟,在实际的运行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此外,部分制造厂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时过分压缩成本,导致产品难以完全达到相应的质量指标要求,无法满足变电运行的标准。还有一些新增的设备、技改更换的设备在运行时无法匹配原有的设施,从而导致变电运行事故。

2.3设备老化与维护问题

设备运行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变电站投入运行时间较长,在电网中长期运行的设备的机能、零部件逐渐老化,比如闸刀锈蚀难以合到位,从而引发事故。其次,非正常使用导致设备老化加剧。例如温度对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过高的绝缘材料温度,会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因为目前的用电负荷增长日益加剧,在用电高峰时部分变压器会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导致绝缘材料温度升高过快,加剧老化。要想保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就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地检修处理各种设备问题。然而,由于变电运行的设备相对较多,设备检修人员不足,在用电高峰期设备无法退出满负荷重载运行等原因,正常的设备检修、维护难以按照计划实施,从而埋下了设备安全运行隐患。

2.4电网结构影响稳定运行

近年来,我国用电需求增长迅猛,用电负荷越来越重。虽然供电公式不断扩大电网改造,但是仍然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用电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电力供应量不足,每逢到了夏季或冬季的用电高峰期,大部分变电站都会满载荷,甚至超负荷运行,拉闸限电现象时有发生。因为过大的用电负荷,电网经常处于零备用状态,导致电网安全稳定裕度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极易导致变电运行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

3变电运行事故处理对策

3.1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电力行业常常是涉及到复杂的工作内容,考虑到其本身的危险性和重要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此外,随着电力需要日渐丰富,我国电力设备在数量与类型上都增加了很多,其组织结构与内在联系也更加复杂。这对电力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为此,电力部门应当关注与重视技术人员之间的专业培训与知识流通,定期为他们创造学习的与交流的机会,他们在业务上的精进必然有利于变电运行事故的预防与抢救。

3.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电力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范围与规范、所需要承担个人责任以及有可能受到的奖励作出清楚的规定,有利于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和电力部门对员工的管制与激励。其次,除要必须关注电力工作的人事管理问题,管理制度中也必须明确对设备的管理,同时也要对电力工作其它方面的操作规则作出清楚阐述,促进变电运行工作整体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3加强对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作,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对变电运行事故应当抱着“防重于治”以及“重点分明”的治理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变电运行事故的预防应当从加强对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着手。为此,电力工作者们要积极地运用与总结自专业知识与经验,加强对危险点的分析与防控的研究力度,有目的性地提前控制与防范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巡视管理

在日常的变电运行管理中,为确保能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务必注重巡视管理的措施,所谓巡视管理是指在变电运行中应当注重用耳听、目测以及触摸等方式进行设备检查,在这之中的目测,主要指用眼睛来直观的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出现某种非正常的现象,而所谓耳听法则指用耳朵或者各种听力设备来对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声音进行判断,而所谓触摸法则指在设备不带电的情况下用手进行触摸,以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这些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能一定程度上的对变电设备进行相对全面的检测,也是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因而,为更好的确保变电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应当及时的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修复。

3.5完善综合自动化装置

综合自动化装置主要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设备出现异常后能反应及时,尽快派检修人员检修,减小了更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自动化装置可以控制、调节、协调、监视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此外,综合自动化装置还可以集高压电气设备的信息,判断相关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就会马上发出警报,避免严重情况的发生。因此,单位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维护、调试和升级综合自动化装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减少操作失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4结论

变电运行对于电力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变电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和运行的可靠性。对变电所和用户都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便。导致变电事故的原因多样化、复杂化,需要以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变电运行进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积极总结日常工作中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和相应措施,对工作员工做好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进行定期的演习和安全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的宣传和考核,在职工安全培训技术水平提高以及制度管理方面做出宏观的指导下,结合相关单位的完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有条理和秩序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以此保证变电运行的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伟,樊晶晶,胡喆,等.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

[2]张小银.浅谈变电运行管理及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J].中国科技博览,2012

[3]张小银.浅谈变电运行管理及运行事故的处理与防范[J].中国科技博览,2012

标签:;  ;  ;  

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吴雅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