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往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多症”,“血管中心性淋巴瘤”,“中线致死性肉芽肿”等,本病常侵犯眼眶、鼻腔、鼻窦、鼻咽、上腭、口腔、喉等面中线部位,也会累及皮肤、肠道、肺、脑、睾丸等部位。肿瘤常造成组织的肉芽肿型损伤,病灶内黏膜充血、肿胀,出现难愈性溃疡,产生大量干痂和坏死组织。光镜下,瘤组织呈血管中心性生长,肿瘤细胞大小不一,缺少典型的细胞学特性,常与大量坏死组织和炎性细胞混杂在一起,诊断起来非常困难。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综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三方面信息进行判断,在处理比较典型的病例时尚可胜任,然而,当遇到复杂多变的病例时,仍难以作出明确的诊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方法也开始日趋丰富。自从有学者证实一部分鼻型NK/T细胞淋巴瘤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阳性之后,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T-cell receptor, TCR)重排得到了逐渐广泛的应用,并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瘤细胞分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此项检查最理想的标本乃新鲜冰冻组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求每一例受测对象均保有新鲜冰冻组织并不现实,如能在常规的石蜡包埋组织上开展此项检查,便会极大地改善临床工作,提高诊断效率。本实验旨在以新鲜冰冻组织检测结果为参照,探讨相同病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检测结果与之的统计学差异,从而查明石蜡包埋组织对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TCR基因重排检测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及分组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行活检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疑似病例,每例瘤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常规石蜡包埋,另一部分制成新鲜冰冻组织。切取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E染色,并根据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选出其中经病理科确诊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30例。将此30例病人的石蜡包埋组织和相应的新鲜冰冻组织编为实验标本,分成石蜡标本组和新鲜冰冻标本组。另取10例鼻息肉石蜡包埋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组。2.实验方法收集的活检组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根据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由病理科医生进行诊断。将确诊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的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冰冻组织编为实验标本,分成石蜡标本组和新鲜冰冻标本组。普通法切取石蜡标本组标本,刮片法切取新鲜冰冻标本组标本。按照QIAamp DNA Micro Kit提供的操作步骤抽提标本基因组DNA,从文献选取经典TCRβ和TCRγ引物,采用热启动法PCR,扩增后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标本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是否为阳性。用配对x2检验比较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石蜡标本组与新鲜冰冻标本组结果的差异。结果1.苏木素-伊红(hemaxylene-eosin,HE)染色光镜下可见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呈血管中心性生长,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型不规则,与大片坏死组织与多量炎性细胞混杂在一起。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0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19/30例(63.3%)T淋巴细胞内抗原1(Tlymphocyte intracellular antigen-1, TIA-1)日性,29/30例(96.7%)胞浆CD3阳性,29/30例(96.7%)CD56阳性,23/30例(76.7%)颗粒酶素B(granzymeB, GB)阳性,30/30例(100%)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LCA)阳性,30/30例(100%) UCHL-1(CD45RO)阳性。3.TCR基因重排结果30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与10例鼻息肉组织的实验标本所提取出的DNA模板,经人β球蛋白引物扩增后,均能出现相应的基因片段。30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结果如下:15/30例(50.0%)石蜡标本为阳性,17/30例(56.7%)冰冻标本为阳性。有14例瘤组织其石蜡标本与新鲜冰冻标本同时阳性;3例组织其新鲜冰冻标本为阳性,而石蜡标本阴性;有1例组织其新鲜冰冻标本阴性,而石蜡标本阳性。10例鼻息肉标本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均为阴性。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石蜡标本组与新鲜冰冻标本组的检测结果,P=0.625>0.05,两组结果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PCR法检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石蜡标本与新鲜冰冻标本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临床将以石蜡标本为基础的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检测作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常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法是可行的。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阴性者亦不可排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即便新鲜冰冻组织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可排除组织存在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1)
- [2].门冬酰胺酶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18)
- [3].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对NK/T淋巴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03)
- [4].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指南的更新解读[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20)
- [5].鼻腔结外型NK/T细胞淋巴瘤伴发鼻中隔偏曲1例[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6].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4)
- [7].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01)
- [8].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腔菌群失调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0(02)
- [9].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12)
- [10].培门冬酰胺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1)
- [11].小儿NK/T细胞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J]. 河北医药 2012(21)
- [12].60例早期鼻腔NK/T淋巴瘤放疗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7)
- [13].儿童NK/T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9(02)
- [14].NK/T细胞浸润对肺鳞癌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影响[J]. 中国癌症杂志 2008(06)
- [15].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治疗后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肿瘤防治研究 2015(09)
- [16].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10)
- [17].儿童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02)
- [18].鼻部NK/T细胞淋巴瘤1例[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7)
- [19].结外NK/T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8)
- [20].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误诊分析(附2例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02)
- [21].左旋门冬酰胺酶在鼻型NK/T淋巴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2)
- [22].33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02)
- [23].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08(02)
- [24].阿的平诱导结外NK/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19(10)
- [25].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首发症状与确诊时间的关系及其确诊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21)
- [26].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J]. 中国肿瘤临床 2014(19)
- [27].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13)
- [28].结肠原发NK/T细胞淋巴瘤误诊炎症性肠病1例[J]. 西部医学 2011(10)
- [29].鼻NK/T细胞淋巴瘤常见误诊原因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05)
- [30].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