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枣疯病,植原体,荧光显微技术
显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1](2019)在《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越冬期条枣品种枣疯病枝条对其进行水培,以正常枝条水培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技术(DAPI)对水培枝条的幼茎进行对比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枝条水培采集最佳时间为1月份,水培适宜溶液为1%霍兰格营养液,试材需固定在5%戊二醛溶液中放置于4℃冰箱2 h以上、1.0μg/m L DAPI染色剂中染色20 min,便可快速、便捷、定量定性判断枣疯病病原。(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丛远华,冯春波,乔小玲[2](2019)在《基于显微技术分析某乳液中析出颗粒的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乳液体系的稳定性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由于乳液体系的复杂性,通常难以解析相分离或颗粒物析出组分。尤其针对微米尺度的稳定性问题,缺乏有效、直接的手段来进行快速研究。现以具有微米级颗粒析出物的乳液体系为研究对象,该析出物无法大量富集。原位升温偏振光显微技术,显示这些白色颗粒物含晶体或液晶成分,该白色颗粒物熔点为55℃。通过微焦点X射线衍射技术,直接显示该白色析出物晶体衍射峰位与霍霍巴酯30晶体衍射峰位一致,据此判断该析出物为霍霍巴酯30。此外对霍霍巴酯30析出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配方调整解决这一析出问题。(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品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陈琳[3](2019)在《子宫肌瘤微创术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评《电子显微技术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宫肌瘤是肿瘤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子宫肌瘤临床上又称子宫纤维肌瘤。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临床常采用期待、药物及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子宫肌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学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微创手术也随之快速发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已备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诸多研(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明明,刘慧霞,郭正刚[4](2019)在《干旱胁迫对高羊茅生理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评《植物显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加剧,全球极端天气变化明显,气候变化对我国植被生长发育情况影响显着。高羊茅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草坪草,其性耐寒耐旱,多用于城市绿化、道路绿化、足球场、牲畜草料等。高羊茅为羊茅属植物,在一定极端条件下,高羊茅植物体内的物质或者能量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提升自身抗性以适应外部极端条件。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高羊茅生理生态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高羊茅对干旱(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大捷,张红霞,杨国康[5](2019)在《锁孔显微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锁孔显微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锁孔显微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结果血肿平均清除率95%,生存质量提高。结论锁孔显微技术结合超声引导可精确定位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刘海英[6](2019)在《新显微技术可实时观测材料微观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华盛顿7月8日电 (刘海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显微技术,能实时跟踪1000℃高温和2吉帕斯卡应力下金属或其他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一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材料蠕变研究,促进用于极端环境的高性能材料研发。任何固体(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10)
高学平,张爱敏,张芦元[7](2019)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与表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扫描电镜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电子显微技术与表征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扫描电镜在材料各领域应用。随着各领域研究方向的细分化和应用需求的差异化,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与表征技术出现了差异化发展趋势,这极大丰富了商品化SEM产品类别。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高分辨率、低加速电压、低真空工作环境、大样品仓、大探针电流、电镜微型化等。电子显微表征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高通量快速表征、显微表征原位化、样品结构信息采集叁维化、电镜功能集成一体化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19期)
蒋虎[8](2019)在《基于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技术的二维材料光学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晶格具有较低的对称性,黑磷、二硫化铼、二碲化钼等层状二维材料具有面内各向异性的性质。这类二维材料的面内各向异性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来调控其理化性能,为制备多功能纳米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金属纳米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将产生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在纳米尺度展现出优异的光场调控和光电输运控制能力。二维金属纳米材料由于结构对称性的破缺,其上的SPP激发具有各向异性,这使得二维金属纳米材料在光学开关、偏振控制、等离激元传感和光学信息处理等微纳器件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扫描偏振调制显微镜(Scanning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Microscopy,SPMM)研究了层状二维材料在微米尺度的光学各向异性以及单个微米大小的二维金纳米叁角板SPP激发的各向异性。首先,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针对二维材料的高频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从偏振成像技术原理出发,阐述偏振调制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关键点,推导出SPMM可以直接给出二维材料的差分反射率或差分透射率,为偏振调制显微成像系统在二维材料的定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使用SPMM测定了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晶轴。实验表明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SPMM信号随着入射光偏振角的变化以正弦方式周期性变化,当晶轴方向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夹角为45°时SPMM信号达到最大,基于此实现了使用SPMM测量的晶轴取向,其结果与角度分辨偏振拉曼光谱测得的结果一致,说明SPMM方法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新方法。发现SPMM测出的差分反射率信号的正负取决于样品厚度,而差分透射率信号的正负不随样品厚度改变,所以使用透射式的SPMM测定晶轴方向时可以不考虑样品厚度。通过分析SPMM信号的理论表达式发现只需要在两个偏振方向上测量透射式SPMM信号就能给出晶轴方向,可以将整个测量时间降至数秒钟,因此SPMM可以开发成为用于在线检测各向异性二维材料晶轴方向的工具。此外,利用搭建的SPMM研究了在玻璃基底上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光学各向异性。利用SPMM对大小为数十微米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进行了差分反射率和差分透射率成像,这些图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实现了微米尺度层状二维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可视化。对比400nm、532nm、800nm和1064nm波长下不同厚度的薄层黑磷、ReS_2和1T′-MoTe_2的差分反射率像和差分透射率像,发现差分反射率和差分透射率是厚度和波长依赖的,这种厚度和波长依赖现象可以利用多层介质中多次反射效应给出很好的解释。利用不同波长和不同厚度的实验数据,实验上给出了波长为400nm、532nm、800nm和1064nm时黑磷不同晶轴的复折射率以及波长为532nm时ReS_2和1T′-MoTe_2不同晶轴的复折射率。此外,还利用SPMM定量研究了褶皱对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的光学各向异性的影响,发现褶皱的凸起会降低光学各向异性,而褶皱的凹陷会增加光学各向异性。最后,利用SPMM研究了的单个微米大小的二维金纳米叁角板SPP激发的各向异性。金纳米板的SPMM信号代表了水平偏振的激发光激发的SPP强度与竖直偏振的激发光激发的SPP强度之差,因此SPMM图像能直接反映出纳米粒子不同位置SPP激发的各向异性。利用透射式的SPMM对单个金纳米叁角板进行了远场扫描成像,结果显示金纳米叁角板中间部分基本没有信号,中部激发的SPP是偏振无关的,这是因为金纳米叁角板的中部的结构是完全对称的。金纳米叁角板的边缘上的SPMM信号随着激发光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而周期的变化,而且叁条边的变化规律基本一样,但彼此相差约60°,这是由于在叁角板边缘上纳米结构对称性的破坏。基于FDTD的数值模拟复现了SPMM实验扫描图像,并且得出金纳米叁角板的SPP的平面模和边角模都是偏振依赖的,但偏振依赖特性正好相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7-01)
徐鑫舳,关美玲,姜杉,杨后圃,王殊[9](2019)在《无透镜显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透镜显微成像(lens-free microscopy)是一种在不借助透镜的情况下进行成像的技术。它基于Gabor同轴全息原理,利用面阵探测器采集原始全息图,随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重建样本,从而实现数字显微成像。像素超分辨技术缩小了等效像素,提供更多细节信息使得再现像的分辨率得以直接提升,而且多种相位恢复手段通过去除孪生像也达到了间接提高分辨率的目的,尤其是对密集样本。无透镜显微成像技术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由透镜带来的空间带宽积的限制,实现了大视野范围下的高分辨率成像,因此,这一技术能够提供大视场下的临床样本快速诊断和准确检测。另外,新兴的算法和硬件都在不断地加快数据采集和计算速度,扩展了其在高速运动样本和纳米尺度样本上的应用。最近无透镜技术和其配套硬件设备发展方向趋向于硬件紧凑、算法密集、实时、叁维、彩色、高分辨率的便携式分立器件或配件。(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倪赫[10](2019)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显微镜在工业精密测量和生物成像领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生物成像领域,分子荧光探针特异性标记技术的发展使得光学显微镜变得愈加不可替代,其非接触、无损、可动态实时观测特性是其他非光学显微测量手段难以具备的。但是,众所周知的光学衍射极限严重限制了其空间分辨能力,提升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力是工业精密测量、精密制造、生物制药、活体细胞成像等众多前沿领域的迫切需求。本课题“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主要针对生物成像领域,旨在通过结构探测方法实现对生物荧光样品的超分辨。结构探测方法可在不改变现有激光扫描显微系统结构的前提下相对宽场显微系统提升2倍的横向分辨力,与宽场结构照明技术相比,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探测臂中实现的结构探测方法在原理上具备层析能力,而且通过结构探测超分辨可在长波照明条件下获得短波照明的分辨力,更长的激发波长意味着更大的探测深度及更小的光毒性和光漂白问题,更有利于生物细胞成像。但是,传统结构探测技术从结构照明技术发展而来,仍需使用余弦函数探测并进行频谱重构,而实际的光学显微系统不可能完全理想,任何器件的参数或位置偏差都会导致探测函数与理论值的差异,而频谱重构过程又会引入新的误差,导致结构探测超分辨成像分辨力的降低。另外,结构探测技术必须首先通过CCD/CMOS逐点采集光斑图像,再由计算机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实现“虚拟”探测和图像重建,其原始光斑图像的逐点采集方式导致传统结构探测技术的成像速度极其低下,远远无法满足快速成像需求。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探测臂中的结构性非均匀探测理论,证明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中的结构探测方法与宽场显微系统中的结构照明方法同样具备基于频带扩展的超分辨成像能力。然后建立了基于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模型,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实现对结构探测函数的求解。此外,本课题针对传统结构探测技术的原有图像采集方式对成像速度的限制问题,研究了基于时空调制原理的阵列式并行结构探测快速成像方法,在实现超分辨的同时显着提高结构探测成像速度。本课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结构探测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并研究了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以激光扫描显微系统探测臂的结构探测超分辨理论为基础,建立基于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模型,通过结构探测函数与探测光斑图像的一次结构探测直接重建超分辨图像,消除传统结构探测方法的多次探测和频谱重构过程。首次在结构探测显微系统中引入误差反向传播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该方法的结构探测函数优化模型,即样品参考图像与实际结构探测重建图像之间的误差通过反向传播实现对结构探测函数中权值的调整,解决因余弦结构探测函数误差导致的分辨力下降问题。设计并编写了基于Visual Studio MFC的高效结构探测函数计算软件,通过仿真模拟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样品扫描探测,仿真证明,系统横向分辨力提升为宽场显微系统的2倍。(2)针对传统结构探测技术中的图像采集效率问题,提出并研究了基于时空调制原理的阵列式并行结构探测成像方法,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中,使用CCD/CMOS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中采集光斑图像,基于时空调制原理对光源强度在时间上进行脉冲调制和空间上进行位置扫描累积形成阵列光斑图像。通过对激光二极管和扫描振镜的高速调制,实现对低速相机的时分复用,达到高速阵列式光斑图像采集的目的。在实验中,设置N×N的采集阵列,将采集图像总数减少为原来的1/N~2,通过减少图像采集数量提高数据采集速度,可在不增加系统结构、不降低扫描精度、不损失分辨力的前提下,显着提高结构探测方法的成像速度。最后,搭建基于时空调制的阵列式并行结构探测成像系统,对标准鉴别力板进行超分辨成像测试,获得了超过1.6倍的横向分辨力提升。对荧光标记的人类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和SiHa细胞)进行超分辨成像测试,获得了约1.8倍的横向分辨力提升。验证了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方法对生物荧光样品成像的有效性,且在激光扫描显微系统中通过时空调制实现了快速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成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显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乳液体系的稳定性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由于乳液体系的复杂性,通常难以解析相分离或颗粒物析出组分。尤其针对微米尺度的稳定性问题,缺乏有效、直接的手段来进行快速研究。现以具有微米级颗粒析出物的乳液体系为研究对象,该析出物无法大量富集。原位升温偏振光显微技术,显示这些白色颗粒物含晶体或液晶成分,该白色颗粒物熔点为55℃。通过微焦点X射线衍射技术,直接显示该白色析出物晶体衍射峰位与霍霍巴酯30晶体衍射峰位一致,据此判断该析出物为霍霍巴酯30。此外对霍霍巴酯30析出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配方调整解决这一析出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9
[2].丛远华,冯春波,乔小玲.基于显微技术分析某乳液中析出颗粒的成分[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9
[3].陈琳.子宫肌瘤微创术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评《电子显微技术与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19
[4].王明明,刘慧霞,郭正刚.干旱胁迫对高羊茅生理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评《植物显微技术》[J].电子显微学报.2019
[5].王大捷,张红霞,杨国康.锁孔显微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6].刘海英.新显微技术可实时观测材料微观结构变化[N].科技日报.2019
[7].高学平,张爱敏,张芦元.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与表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
[8].蒋虎.基于扫描偏振调制显微技术的二维材料光学各向异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9].徐鑫舳,关美玲,姜杉,杨后圃,王殊.无透镜显微技术[J].激光生物学报.2019
[10].倪赫.基于误差反向传播原理的结构探测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