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文学与新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新文学,影响
西方文学与新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黄庭月[1](2007)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中国“五四”新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现象,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王权专制、反对压迫奴役,要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性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对中国“五四”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追求也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戴月,栾晔[2](2006)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新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新文学的开创者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论和技巧的分析,总结了外来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经验。指出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得到真正的成熟与发展这一艺术规律。(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袁进[3](2005)在《重新审视新文学的起源——试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暴露了学科的门类设置过于陈旧、研究格局日益固化的缺陷,既难以有效地应对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促发的精神和文化问题,也与近30年来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反思“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思想新潮愈益隔膜。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化历史、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是这一学科应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它赖以成立的基础。而目前的状况显示,学科的合法性基础正遭遇不同程度的质疑乃至根本的动摇。要想焕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一学科的活力,就需要根据当代文化、文学和学术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出新的学术思路和理论视野。正是基于学科现状和前瞻性发展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日前举办了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重建学科的合法性”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讨论一系列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寻求重建学科合法性的多种可能。来自美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大陆的50多位学者就文学性、文献学、文学史写作和文学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蒋承勇[4](2004)在《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兼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和 1 8世纪的启蒙文学标志着现代形态之西方文学的成型。人文主义文学在汲取传统形态西方文学的人文养料后 ,孕育出了现代形态的“人”的母题 ,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原欲”型、“原欲 +人智”型、“原欲 +人智 +上帝”型叁个阶段 ,其中“原欲”是核心内容。启蒙文学中“人”的母题总体上呈“原欲 +人智 +上帝”的结构框架 ,但侧重于“人智” ,“原欲”则以隐性形态存在着。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均因“人”的母题中“上帝”成分的存在而表现出对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疏离与反叛。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 ,中国五四新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主要接纳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中“原欲”与“人智”意义上的“人”的母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04年06期)
李志[5](2003)在《早期南洋华文新文学借鉴西方文学特点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外华文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既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国境之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又开始具备自己独特的人文品格和文学特点;既吸收继承了其母体的文学与文化传统,又及时积极地学习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先进经验与艺术手法。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具有意识流手法雏形的作品,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文学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第环宁[6](2001)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末 19世纪初 ,西方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这种思潮迅即超越空间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而使其表现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特点。但是 ,由于中国作家所处的特定现实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 ,又使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更有不同。本文试从浪漫主义的精神与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特征与现实环境等方面入手 ,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异、中国新文学中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特点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相似点与相异点、中西浪漫主义文学家在气质上的本质性差异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西方文学与新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的开创者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论和技巧的分析,总结了外来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经验。指出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得到真正的成熟与发展这一艺术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文学与新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黄庭月.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中国“五四”新文学[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
[2].戴月,栾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新文学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袁进.重新审视新文学的起源——试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兼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
[5].李志.早期南洋华文新文学借鉴西方文学特点小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6].第环宁.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J].宜春学院学报.2001
标签: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五四新文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