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孙梅

摘要:文言文教学应该和现代文教学一样,必须始终不渝地走“言”“文”有机结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对话中学“文”,在领会中学“言”。本文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师;学生;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孙梅,任教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文言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大难题。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也简直是“天书”,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在语文教学改革热火朝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然变化不大,那么如何改革这种文言低效的现状呢?那么,如何让学生从不爱学到喜欢上文言文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教育学生: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词语、语用、词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

1.以故事传说导入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想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以成语、名句导入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因势利导等,正是这些有生命的词语能有效地鼓舞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与路”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效果才会有提高。

3.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教学语言应当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教师的语言应该机智幽默、感情真挚深厚,不能平铺直叙。如在讲《孟子二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笔者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将青蛙一下子放到沸腾的油锅里时,那只青蛙一下子跳了出来,安然逃生;后又把这只青蛙放在了盛满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加热,等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却再也跳不出来了。故事讲完后,学生纷纷举出自己知道的一些事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文言文教学中使用多维方法进行教学

1.梳理文句的听读和朗读,并加强诵读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文言文读起来拗口拗舌,读不顺口。我们知道,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言上有两大不同:第一,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多音词占多数,一个词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汉字组成。因为这个原因,学生读文言文时,依然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和朗读习惯,其结果是经常读破句,拗口拗舌。第二,文言文省略成份多,学生朗读时,总感到文言句子言犹未尽,句意晦涩,难以理解。

所以,学习一篇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读得通、读得顺。这样的方法很多,如听朗读磁带、学生模仿、教师带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反复地进行,使学生能顺畅地读文言文。实践证明,训练诵读之法发挥了目、口、耳、脑的整体功能,对文言词句进行由音及义、由形及义、由表及里的全面感悟,经过耳濡目染、日久天长的磨练,自然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同时,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醉翁亭记》一文,如果不读,只靠教师讲,很难使学生领悟文本中最精彩的21个“也”字;如果不读,只靠教师讲,很难使学生领悟文本中所描写的那种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及太守与民同乐的感情;如果不读,只靠教师讲,很难使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豁达的胸襟。

2.理解和积累文言词汇

新课标虽然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要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非有相当数量的文言词积累不可。如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词性的变化,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如何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中学文言文,课文的注释是非常详细的。只要教师指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默地读,一字一句地细读,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情感或道理,从整体上对文章大意进行把握,把一些一下子难以理解的难词、难句先放开,不死扣,然后回过头来再读文章,也许对刚才难以理解的词、句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这样,学生是可以基本完成文言阅读目标的。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仍然难以理解的文言词、文言句和文章内涵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

实验证明,学生在自读自研的基础之上理解的文言词句,要比教师讲解的基础之上理解的文言词句,印象要深刻得多。关键是教师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读文言文。这样,他们积累和理解的文言词才能更牢固、更准确。

三、改变认识,用全新模式教学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学生善于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就是表演形式的朗读。现代文可以采取这种教学形式,文言文也可以采取这种教学形式。而且,许多文言文还很适合运用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是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之后,适时地组织学生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词句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课本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撰,也可以由教师事先浓缩好文章内涵加以编撰。如果能有效地处理好文言文材料为文质兼美的朗诵材料,学生在课堂上有声有色地朗读表演,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文言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这是教师如何仔细的讲解都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好在此模式教学下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应集中在鼓励上,鼓励学生要迎难而上,更要鼓励学生作好学习记录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每次变换方式,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如:个人学习、同学合作、小组讨论、全班共研等。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教师讲课时一是可以利用书中资料中现成的注释,让学生在思索道理时疏通文章;二是在讲述道理时,可重点讲解难词冗句;三是可以不断联系课文句子。这样一来,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四、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语言材料的充分积累。对课文中的成语典故、名言佳句、优秀诗、词、文的篇段,均要学生熟记背诵,鼓励他们在口语、习作、生活中灵活运用。例如《(论语)十则》学习后,可以补充《论语》中至今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鲜活生命力的语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言必信,信必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近孔子、走近儒学。学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后,可布置阅读其他的古代寓言故事。课内学习的是“点”,课外阅读的是“面”,文言文阅读要注意这二者的结合。

二是指导学生继承弘扬古代文化遗产中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和平、争取自由、舍生取义、追求真善美等优秀传统道德精华。比如,在学习完《公输》之后,还可以依此进行编剧,让学生扮演墨子、公输盘、楚王,在演的时候可以辅助于道具,显得更加逼真。同时,还要由学生担任导演。表演之后,再让学生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编、演、看、评课本剧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就能够准确把握三位人物的形象,热爱和平的思想也会深嵌人大脑之中。

三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总之,加强文言文教学中古为今用的训练,对学生的教益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我们一定要保留“文言”这根血脉,保住语文的“源”,不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用“言”“文”有机结合的教学途径,在对话中学“文”,在朗读中学“言”,让学生适量地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潘南平.对文言文教学串讲的一些思考[J].读与写·下旬刊,2011(1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邮政编码:746010

ReflectiononMiddleSchoolClassicalChineseTeaching

SUNMei

Abstract:ClassicalChineseteachingshouldbesimilartomodernChineseteachingandwemustadoptteachingwaycombining“language”and“contents”,sothatstudentscanlearn“contents”inconversationandlearn“language”inexperience.ThispapermakesadiscussiononmiddleschoolclassicalChineseteaching.

Keywords:classicalChineseteaching;teachers;students;teachingpattern

标签:;  ;  ;  

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