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村民自治是由国家法律确立的村级治理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产物,必然会出现权利、权力及各种利益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侵害村民自治权的案件频繁出现。为保障村民自治正当有序的运行,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即是建立与健全我国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体系,保障村民的自治权利,为我国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本论文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首先是主要通过文献、计算机检索和注释、参考文献等的追踪检索,对涉及村民自治及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问题的有关专著、论文、相关的网站资料等进行综合研究和梳理,掌握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救济的实践情况,并且结合我国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结合受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理论阐述,通过对典型的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案例的深度剖析,进一步证实和丰富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的理论和规律。本文针对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侵害村民自治权利的现象,分四个部分对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权和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章从村民自治权入手,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村民自治法律关系、村民自治权的主体、内容和属性。并且对法律救济和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内涵作了深入地分析。对于研究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的功能从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在第二章中,首先介绍了目前侵害村民自治权利最主要的两种形式: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侵害村民自治权利的情形。根据村民自治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村民自治法律关系的适用情况。并且介绍了目前现有的法律救济途径,主要包括诉讼救济和诉讼外救济。根据我国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分析出了目前我国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以后两个章节的论述提供帮助。第三章针对法律救济中最主要的形式一诉讼救济进行了探讨。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村民自治权受到侵害时的适用情况。本文认为,行政诉讼是日前形势下应当予以完善发展的救济村民自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并对完善村民自治权行政诉讼救济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和受案范围的扩大等方面,并且提出了诉讼救济在村民自治领域适用的特殊原则。第四章对诉讼外的救济方法—申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村民申诉权的法理分析,建立村民申诉制度的特殊意义和功能和我国村民申诉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就目前我国村民自治权受到侵害的情形以及我国现有的法律救济途径来看,村民申诉制度与其他救济途径相比较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现阶段,能够弥补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的不足。由上述四部分对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分析和论述,本文认为,村民自治权是村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法律应当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的现实性和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应当建立和完善行政诉讼对村民自治权提供救济的制度,并且逐步的探索申诉制度对于保障和救济村民自治权的机制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