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属于狭义散文概念中的美文,是一种个性的、智慧的和精微的表现艺术。它一方面承担起人们表现情感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满足人们审美鉴赏的需要,表现性和审美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对其英译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一维。研究运用抽样法、比较法、模型法以及推理和演绎的方法,将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从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审美沟通的可能性、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依据、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以及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策略几个方面,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演绎论证—方法总结”这一思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译者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论导论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审美沟通”的界定、研究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几部分组成。第二章:美学视野中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这一章采用比较的方法,目的是发现问题,确立研究的重心和切入点。首先,笔者把古典艺术散文的原文和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观察原文中形式系统的美学要素在译文中的得失情况。其次,笔者把原文中非形式系统的意象和意境的英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翻译规律和传达效果。第三,笔者分别对中外译者的译文以及中国译者的译文进行了比较,观察不同译者的译文特点。这三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集中于译者、译文和读者三者之上,研究的重心落到了“译者—译文—读者”这一环节,研究的切入点也因此提出:译者可以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么?第三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可能性东学西渐的历史走向、文化交流的呼声、译出国和译入国政府以及译者和读者的积极态度都使审美沟通成为可能。提供完美的译文并不能保证审美沟通的实现,这些审美语境中的积极因素,这些包括主流诗学、文化、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等等在内的文本外部因素是不能忽视的。此外,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在题材、行文方式和语言风格上的共性使译文读者对古典艺术散文不至于全然陌生,具备可沟通的基础。古典艺术散文与英语随笔在使用的语言、体现出的精神性以及情感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动机。这些都为译者与读者顺利进行审美沟通提供了可能。第四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模式的构建依据论文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模式,构建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的有关理论要点;二是接受美学和克罗齐表现论美学的相关理论;三是在进一步学习美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笔者在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研究和实践中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这些理论,研究并不是在全盘挪用,也不是拼盘堆砌,而是有选择地、批判地接受和运用,研究它们的互补性,采用了它们中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研究有启发性的理论要点,是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任务所做的拼接和整合,目的是使这些理论要点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协调,以解决问题。第五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模式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占有较大的篇幅。笔者运用模型法,构建一个有自己内在逻辑联系的审美沟通模式,对英译审美沟通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具体的论述:担负审美沟通任务的译者的条件和素质、可能的读者群的审美接受能力、译文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审美沟通的英译审美理想、译文中实现审美沟通的三个层面、三个层面中的英译核心问题、以及英译的参照规范等问题都得到了具体的研究。构建模式的目的是以一种更条理、更完整的方式对译者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即对达成审美沟通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同时,构建的模式对当代翻译美学理论的不足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翻译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补充作用。第六章: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译者与读者审美沟通的英译策略这部分主要对译者如何通过译文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做具体英译策略的研究。对于话语层的声音美、简约美和古雅美、形象层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以及意蕴层所体现出的古代文人的精神美的英译策略都做了具体的例证分析。策略研究是在模式中有关参照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使前面所有的讨论落到实处,体现实践取向的翻译研究特点。第七章:结语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译者通过译文与读者实现审美沟通是可能的,可行的。在结语部分,笔者还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翻译理论问题做了具体的思考和总结。论文各部分之间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关系,不强求各章篇幅的均衡,以突出重点。附录包括五部分内容:“读者调查及其结果分析”、“抽样的90篇古典艺术散文”、“《醉翁亭记》和《前赤壁赋》原文及其译文”、“西方对古典艺术散文的译介”以及“国内学者对抽样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草莓》中的“意”与“形”——兼谈艺术散文的解读[J]. 语文学习 2017(06)
- [2].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的读者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3].散文的层次与当代艺术散文[J]. 雪莲 2020(10)
- [4].古典艺术散文译者的先在性[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4)
- [5].《随想录》:向心灵奥府逼近——谈新时期巴金艺术散文的特点[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8)
- [6].消费时代的散文观[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7].“学者散文”漫议[J]. 上海采风 2016(11)
- [8].真实的声音——巴金新时期艺术散文简论[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05)
- [9].晓雪艺术散文中的高原情怀探索[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2)
- [10].刘锡庆散文理论观论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 [11].侯修圃散文的艺术特色[J]. 青岛文学 2008(10)
- [12].谁的心灵似星辰邈远——以艾云散文集《玫瑰与石头》为中心的讨论[J]. 作家 2014(10)
- [13].散文概念的伪命题——评述几部散文研究近著[J]. 中国文学研究 2009(02)
- [14].拓展我们美的经验[J]. 美文(上半月) 2011(02)
- [15].散文教学要把握好两个层面[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9)
- [16].龙应台艺术散文的评估及《目送》的价值[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06)
- [17].心灵底片的显影——郝玉梅散文集《心灵的底片》评析[J]. 大庆社会科学 2015(06)
标签: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论文; 审美沟通论文; 翻译美学论文; 接受美学论文; 克罗齐表现论美学论文;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