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付舜尧[1](2011)在《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是我军目前几种主战装甲装备的重要电气设置之一,对抑制反坦克武器对装甲车辆的“二次毁伤效应”,提高车内乘员生存能力及其他电气设备可修复性起着关键作用。该型装置具有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的特点,多年以来,由于部队训练课目原因涉及到灭火抑爆装置的使用较少,该装置故障逐步累积,部分部件老化现象严重,装备完好率逐年下降,加之师旅级修理分队中自动灭火抑爆专业维修技术力量有限,直接影响了装甲装备的战场防护能力。因此,对该型装置进行系统的故障分析,优化装备维修方案,对提高该类装备完好性、有效降低其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首先,对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工作原理及故障类型分析研究,采用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分析的方法,分析装备故障的原因和形成机理,明确各关键部件的主要故障模式。其次,采用逻辑决断方法对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维修方式及其决策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通过收集和分析该型装备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故障和维修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其关键部件故障发生时间的数学模型,并以插线座、灭火器总成等关键部件为例进行了分析,得出该装备的故障规律。最后,依据可用度和费用要求等装备维修原则以及该型装备的实际,采用数学优化方法研究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预防性维修周期优化问题,给出关键部件的最优预防性维修周期。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订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维修方案,有效解决了该型装备的维修决策问题,为对该型装备维修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洁[2](2011)在《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由于生命受到威胁、遭遇悲剧导致的精神、躯体症状持续的临床综合征。我国的情况是:伍志刚、张本等分别对洞庭湖严重洪涝灾区成人和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PTSD发病率调查情况显示为33.89%和23%。2008年“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幸存者三个月后罹患失眠、梦魇、闪回等PTSD典型症状困扰的人约有18.4 %。可见PTSD的患病与社会因素有直接相关性。因此,PTSD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严重影响创伤救治,业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难点。PTSD最显着特征是闯入性记忆(intrusive memory),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场景(有别于人们正常情况下从记忆中搜索、自主提取相关信息),自发提取创伤性事件信息的每一个成分包括声音、颜色、情景等引发创伤再体验,具有不期而至、无法拒绝的侵入性特点;反复出现有创伤内容的噩梦,伴随持续、重复、强烈的精神痛苦,具有固化性;闯入性记忆导致患者警觉水平持续性升高,出现为防止“触景生情”而表现出持续性回避行为,是PTSD症候群的核心症状,也是PTSD与其他精神障碍(如躯体化障碍、精神异常、焦虑障碍等)的区别点。既往PTSD研究认为:闯入性记忆的表征是记忆紊乱,由特定知觉系统启动。认为PTSD信息加工可能存在创伤信息记忆网络,包括创伤事件的刺激信息、人们对创伤的认知、行为反应信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信息。当创伤事件的提示物激活网络,使信息进入功能区引发闯入性记忆症状,从而启动试图回避和压抑相关信息,导致回避反应症候群出现。然而这些理论都有待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从信息加工角度研究其编码过程、记忆现象和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拓展我们对PTSD中复杂记忆现象的理解。海马是应激反应的高位中枢,对情绪、学习、记忆行为起重要作用,也是哺乳动物脑内保持神经再生能力的重要区域。有证据证明,多数PTSD患者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改变,亦有器质性病理改变。与记忆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海马区,可因长期的PTSD影响而出现类似萎缩性改变。PTSD中闯入性记忆的发生是否与海马神经元病变有关也有待观察。同时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受细胞内源性基因、酶和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的一个“瀑布式”激活过程,受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的协同作用。非创伤性的外界刺激因素所引起的一些变化,能否导致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PTSD状态下闯入性记忆是否是由于神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变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TSD患者存在多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对非相关刺激的鉴别能力受损,对创伤特异声音、图像等刺激反应增强,事件相关诱发电位降低,脑电图皮层同步化作用减弱等,皆提示有相关的神经解剖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目前认为额叶、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隔区、内嗅区等)神经环路可能为其解剖基础。其中海马结构接受来自多感觉系统和高级皮层的输入,在各种感觉信息的整合、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越战老兵影像学观察显示,患者右侧海马体积较对照组缩小8.0%,左、右侧海马分别缩小26.0%和22.0%,且海马缩小的程度与PTS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提示海马体积缩小仅是PTSD发生的易感因素。杏仁核位于颞叶内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投射到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等,是情绪信息的加工中心,其中基底核与情绪直接相关。从影像学和实验研究提示海马、杏仁核可能参与PTSD闯入性记忆形成。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从宁夏枸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研究发现,LBP参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护肝、防辐射、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等功能。有研究报道,LBP可对抗锰中毒小鼠神经元数目减少,改善脑卒中的缺血症状,促进自由基清除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些都提示LBP在抗应激方面有可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PTSD动物模型的制备和病理、行为学观测:利用幽闭+电刺激,以及单刺激延时制作PTSD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测动物运动行为改变及其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获得优化的动物模型;(2)中枢神经系统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变化:通过检测PTSD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和BrdU阳性神经元再生变化,对闯入性记忆形成的神经再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3)PTSD动物模型闯入性记忆的神经元电信息线性、非线性特点及其与杏仁核的关系;(4)枸杞多糖在PTSD动物模型中的防治作用:以灌胃法观察应激前后分别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枸杞多糖对PTSD实验动物行为学以及海马神经元再生与凋亡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旨在揭示严重应激影响海马认知功能的机制,以期揭开PTSD的病因、发病机制的关键,并为研究及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用幽闭+电击可制备大鼠PTSD模型,导致实验动物处于持续恐惧状态,但不造成实验动物外伤。经行为学检测,发现该PTSD模型可造成动物体重下降,运动减少。动物可表现出再次处于应激环境中的闯入性记忆的干扰化行为:回避行为增强,探索兴趣减弱、焦虑情绪、记忆保持能力下降。空间定位和空间记忆保存能力下降等行为,与临床PTSD行为表现类似。以上均说明本实验制备的PTSD大鼠动物模型与临床表现接近,很好地模拟出含有情绪特征的闯入性记忆,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可靠性高。2.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的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门区,应激后1 w持续减少,应激后4 w无阳性细胞。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DG皆有凋亡,应激后1 w凋亡率最高,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与海马神经元齿状回凋亡率呈负相关。应激4 w后海马体积缩小11.7%,表明可能是应激对海马内环境的改变引发海马神经元凋亡或坏死,以及再生减少从而导致体积缩小。3幽闭电击大鼠在激发闯入性记忆时,检测其麻醉状态下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可表现出海马锥体细胞频率变化,ISI序列复杂度渐进性减少,不规则性减少,优势模式单一化。中间神经元复杂度受应激影响明显,无优势模式。毁损双侧杏仁核后同状态下海马锥体细胞和中间神经元呈一致性变化,表现为复杂度增加,优势模式增加,表明基底外侧核可能在闯入性记忆的启动或者调节中发挥作用,可能存在海马-杏仁核通路。4.本实验通过给予幽闭电击PTSD大鼠预防灌胃3d较低剂量(10 mg/kg)枸杞多糖和应激后治疗性灌胃高剂量灌胃(20 mg/kg)。实验结果证实,枸杞多糖预防性服用,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及行为虽然有降低,但较应激组减轻;高剂量治疗组能够改善PTSD大鼠行为学表现,使之紧张性和焦虑程度下降,有改善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同时证实,枸杞多糖可减缓PTS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促进BrdU阳性细胞再生能力恢复。提示,LBP对PTSD发生不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有部分治疗或缓解效果。
高洁,康健毅,赖西南[3](2009)在《中枢神经系统冲击波损伤及救治原则》文中提出 由于炮弹、航弹、导弹、地雷等爆炸性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爆炸伤的发生率居于所有战伤伤类的首位,高达60%~90%。平时爆炸伤多见于易爆物在制造、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爆炸、煤矿、锅炉事故、恐怖分子袭击等。爆炸是固、液体快速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转化为气体时能量释放。在此过程中,系统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光和热的辐射
张红叶[4](2008)在《舱室内爆炸对大鼠行为及海马NO、MDA、SOD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甲车、坦克、舰船等带有舱室的兵器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舱室内爆炸对指战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伤型和严重程度都有别于其它爆炸伤。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舱室内爆炸脏器损伤的特点,对舱室内爆炸致伤所引起的学习记忆和行为及其脑内氧自由基变化未见报道。因此,探讨舱室内爆炸的致伤生理和心理机制,对密闭舱室战创伤的救治,减少战时卫生减员,具有一定的军事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按人鼠比例等比缩小模拟某型装甲运兵车舱室的密闭环境,采用纸质点爆源引爆,构建舱室内爆炸冲击伤应激大鼠模型,致伤后,观察大鼠不同时相点的学习记忆、行为变化,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共分两部分进行:①探讨舱室内爆炸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氧自由基的变化特点,建立舱室内爆炸冲击伤应激大鼠模型;②在成功建立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时相点舱室内爆炸和开阔地爆炸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内氧自由基变化的异同。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建立了舱室内爆炸冲击伤应激大鼠模型,经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证实,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舱室内爆炸应激反应的行为学变化特点,且致伤条件容易控制,复制简单,模型较稳定,为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2.不同当量炸药舱室内爆炸后,600mg组、400mg组大鼠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旷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较致伤前均显着增加(p<0.01);200mg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的变化与致伤前比较呈现出先低后高的现象,但无显着差异(p>0.05),旷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较致伤前无显着差异(p>0.05)。3.不同当量炸药舱室内爆炸后,200mg组大鼠海马内SOD含量显着增高(p<0.01),而NO、MDA含量变化并不显着(p>0.05);600mg、400mg组大鼠海马内NO、MDA、SOD含量显着升高(p<0.01),本研究结果舱室内爆炸大鼠海马内SOD的升高可能因应激状态下海马内NO、MDA等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而诱SOD的升高。4.舱室内和开阔地相同当量炸药爆炸后,密闭组和开放组大鼠在旷场行为实验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得分、迷宫潜伏期及穿梭箱平均反应时间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致伤后,舱内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行为改变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致伤后12小时至3天之间,在致伤后24小时差异最显着。旷场行为实验,密闭组的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炸后前3天显着高于开放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时长,炸后12小时至3天密闭组较开放组显着增加(p<0.01);穿梭箱实验,密闭组平均反应时在炸后24小时到3天较开放组显着延长(p<0.01)。5.舱室内和开阔地相同当量炸药爆炸后,密闭组与开放组大鼠海马氧自由基动态变化趋势相同,NO、MDA较对照组均在致伤后6小时始显着增加(p<0.05),24小时达高峰(p<0.01);SOD在致伤后1小时较对照组出现显着差异(p<0.01),6小时达高峰后快速降低。致伤后,密闭组与开放组之间氧自由基含量差异显着:伤后12小时、3天密闭组NO含量显着高于开放组(p<0.01),伤后12小时密闭组SOD显着高于开放组(p<0.01),MDA变化也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舱室内爆炸可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氧自由基含量,不同当量炸药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氧自由基含量影响不同。200mg的炸药可以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氧自由基堆积对机体的损害,400mg、600mg炸药的爆炸结果则相反。舱室内和开阔地相同当量炸药爆炸后不同时相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氧自由基较对照组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相比舱室内和开阔地爆炸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变以及氧自由基变化的程度以舱室内为重,主要表现在致伤后12小时至3天之间,尤以伤后24小时这一时段最为严重。这一结论对舱室内战伤的救治以及救治介入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冷怀明[5](2004)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文中研究说明
李兵仓,陈志强,张建军,吴国萍,刘江,谷春广,徐国鑫,孙伟[6](2004)在《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某型反坦克导弹对犬的致伤效应。方法 将 5只犬于清醒状态下呈坐位固定于坦克舱室内 ,布放位置模拟坦克乘员的平时战斗位。致伤前后测量犬的生命体征 ,并于伤后进行病理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 导弹远距离准确击中坦克后 ,坦克内的犬发生了肌肉严重挫伤变性、硬膜下出血、脑水肿、肺出血、骨折、关节脱位等损伤 ,且损伤程度和犬距着靶点的远近有关。结论 强烈震动可造成部分犬的严重损伤
二、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装备维修的地位和作用 |
1.2.2 装备维修发展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我军装备维修发展主要趋势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分析 |
2.1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
2.1.1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基本性能 |
2.1.2 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重要功能产品(FSI)的确定 |
2.1.4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类型分析 |
2.2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树分析 |
2.2.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2.2.2 故障树的建立 |
2.2.3 故障树定性分析 |
2.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2.3.1 故障模式分析 |
2.3.2 故障影响的确定 |
2.3.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重要功能产品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方式决策 |
3.1 维修方式及类型分析 |
3.1.1 基本的维修方式 |
3.1.2 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 |
3.2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方式决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
4.1.1 收集可靠性数据的目的 |
4.1.2 可靠性数据的分类及特点 |
4.1.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程序和方法 |
4.2 可靠性数据的分析 |
4.2.1 基本可靠性指标 |
4.2.2 常用分布函数 |
4.2.3 分布参数的估计 |
4.2.4 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
4.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典型构件寿命分布分析 |
4.3.1 插线座寿命分布分析 |
4.3.2 灭火器总成寿命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预防性维修间隔期分析 |
5.1 预防性维修间隔期模型的分类 |
5.1.1 按照预防性维修的工作类型划分 |
5.1.2 按照决策的目的划分 |
5.2 典型构件预防性维修间隔期建模分析 |
5.2.1 电缆在工龄更换策略下的费用模型分析 |
5.2.2 灭火器总成在故障检查策略下的可用度模型分析 |
5.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检查)周期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PTSD 闯入性记忆动物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
实验一 幽闭电击大鼠PTSD 模型 |
结果 |
实验二 单刺激延长应激大鼠PTSD 模型 |
结果 |
实验三 幽闭电击模型与单刺激延长应激模型的比较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再生和凋亡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神经信息编码机制 |
实验一 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的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特征 |
结果 |
实验二 杏仁核毁损对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的影响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大鼠PTSD 症状的改善 |
实验一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结果 |
实验二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再生和凋亡的影响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枢神经系统冲击波损伤及救治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专利及承担课题 |
(4)舱室内爆炸对大鼠行为及海马NO、MDA、SOD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正文 舱室内爆炸对大鼠行为及海马NO、MDA、SOD 的影响 |
1 问题提出 |
1.1 前言 |
1.2 研究构想 |
2 不同当量炸药舱室内爆炸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
2.1 研究目的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结果 |
2.6 讨论 |
3 不同当量炸药舱室内爆炸对大鼠海马NO、MDA 和SOD 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结果 |
3.6 讨论 |
4 舱室内和开阔地爆炸后不同时相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 |
4.1 研究目的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观察指标 |
4.5 结果 |
4.6 讨论 |
5 舱室内和开阔地爆炸后不同时相点大鼠海马NO、MDA 和SOD 的变化 |
5.1 研究目的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 |
5.5 讨论 |
6 总讨论 |
7 创新点与不足 |
7.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全文结论 |
后记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军事应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兵器 |
1.2 犬与布放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状况 |
2.2 大体解剖 |
2.3 光镜观察 |
3 讨论 |
四、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D]. 付舜尧.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2]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D]. 高洁.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3]中枢神经系统冲击波损伤及救治原则[J]. 高洁,康健毅,赖西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11)
- [4]舱室内爆炸对大鼠行为及海马NO、MDA、SOD的影响[D]. 张红叶. 第三军医大学, 2008(06)
-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24)
- [6]某型反坦克导弹对坦克内犬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J]. 李兵仓,陈志强,张建军,吴国萍,刘江,谷春广,徐国鑫,孙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