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歧杆菌保健饮料的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黄周群[1](2021)在《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和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喜好逐渐趋向绿色健康、保健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富含功能性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目前核桃乳饮料的研究仅限于改良产品配方和优化加工工艺,其对生物活性的探究及具体营养功能的开发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核桃的资源优势和营养保健功效。而且发酵核桃乳的风味、稳定性和营养功能的问题,也给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款富含共轭脂肪酸的稳定性及风味良好的功能性发酵核桃乳。(1)首先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将七株在MRS上具有较高共轭脂肪酸转换能力的益生菌分别接种到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根据p H值以及活菌数,初步筛选出植物乳杆菌ZS2058、干酪乳杆菌FZSSZ3-L1、鼠李糖乳杆菌JSWX-3L-2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这四株菌进行核桃乳的发酵,并确定料水比为1:5。通过研究不同的酶解条件、发酵时间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只有短双歧杆菌CCFM683发酵的核桃乳中产生了共轭脂肪酸,且当脂肪酶添加量为60 U/m L,37℃水解3 h,巴氏杀菌后接种CCFM683,发酵20 h左右,此时共轭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2.30 mg/m L,其中CLA约1.29 mg/m L,而CLNA约1.01 mg/m L。(2)以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由单因素实验得到果胶、结冷胶和CMC对核桃乳体系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在CMC添加量0.6%,果胶添加量0.04%,结冷胶添加量0.02%的优化条件下,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分别是以前的1.13倍和0.91倍,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较好。(3)通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发酵核桃乳在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添加0.016%的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酸的氧化,而且亚油酸、亚麻酸氧化产生的挥发性凤风味物质的含量,相对于其他抗氧化剂,也明显降低,发酵核桃乳饮料的脂肪氧化问题有所改善。(4)结合表观喜好度、气味喜好度、滋味喜好度和质地喜好度这4个感官属性进行感官评价,添加0.075%的核桃香精和10%白砂糖的发酵核桃乳的总体喜好度最高,达到5.8分,此时的产品呈灰白色,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兼具核桃香味和发酵风味。(5)通过加速实验,测定发酵核桃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感官、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离心沉淀率与感官评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从而建立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的发酵核桃乳货架期预测模型,推算出本成品在常温贮藏下的货架期为186 d。
訾雨歌[2](2020)在《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及功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多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但多酚在体内的直接利用率较低,一般需经过肠道微生物转化为活性较高的小分子,才能被吸收利用,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多酚经乳酸菌发酵,其产物活性可能提高,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并对该饮料的功效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体外高通量抗氧化能力筛选模型,筛选出发酵后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多酚与乳酸菌菌种,探究多酚经乳酸菌代谢对抗氧化活性影响的规律;通过响应面模型优化工艺条件,提高了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开发出一款新型的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通过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评价了该饮料的功效活性,明确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对氧化损伤细胞与高脂膳食氧化应激小鼠的干预作用,为多酚类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以三种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绿茶茶多酚提取物和苦荞黄酮提取物)与四种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以DPPH法、ABTS法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为评价指标,确定植物乳杆菌发酵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FRAP分别为97.4%、62.9%、1.97。以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和植物乳杆菌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模型优化了发酵工艺参数,确定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优化后的饮料具有较高的感官评分、理化特性、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优化工艺条件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0.15%、脱脂乳25%、饮用水75%、植物乳杆菌接种量4%、果胶0.15%,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0.1%、柠檬酸1%、白砂糖6%、海藻糖2%、甜菊糖0.04%、发酵温为37℃、发酵时间23 h。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达到53 mg/100m L,饮料活菌数达到3.5×108 CFU/m L,蛋白质含量(g/100g)为0.9,酸度为86.6。T。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抗氧化能力较高,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79.1%,65.2%。通过建立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评价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干预氧化应激的功效,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能显着增加氧化应激的HepG2细胞活力(p<0.05),显着增加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着减少细胞中MDA含量(p<0.05),显着增加谷胱甘肽含量(p<0.05),明显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原花青素经植物乳杆菌发酵比单一的原花青素和植物乳杆菌干预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原花青素与植物乳杆菌具有协同趋势。通过建立高脂小鼠模型,评价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抗氧化功效,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可以增强高脂小鼠血清及组织中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着增强组织中抗氧化活性(T-AOC、SOD、CAT和GSH指标),显着降低组织中MDA含量(p<0.05),显着增加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着降低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p<0.05)。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组的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单一干预的原花青素饮料组和植物乳杆菌饮料组,表明原花青素经植物乳杆菌发酵比单一的多酚和植物乳杆菌干预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原花青素与植物乳杆菌具有协同干预的作用。同时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可以显着性降低小鼠腹脂指数,可调节由高脂膳食诱导的血脂代谢异常,血脂指标TC、TG和AI指数均有显着降低(p<0.05),可以显着增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并显着增加肠道中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丁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发了一款新型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此饮料具有较高的抗氧能力和感官评价,通过细胞体外模型及动物体内模型评价了此款饮料的功能性,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中原花青素和植物乳杆菌具有协同抗氧化活性、干预氧化应激的作用。
宋艳菲[3](2019)在《铁皮石斛对益生菌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益生菌饮料由于特定的益生功能特性受到消费者的喜欢,利用植物性的原料与牛乳结合生产的复合型发酵益生菌饮料结合了植物和牛乳的营养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植物性多糖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同时还能增加产品的活性成分。铁皮石斛富含多糖,而且具有多种活性,具备促进益生菌生长的益生元,研究开发富含铁皮石斛的益生菌发酵乳饮料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目前,市场上铁皮石斛活菌型发酵乳饮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研究了铁皮石斛对常用益生菌发酵速度和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了添加铁皮石斛后发酵效果好的益生菌;研究了铁皮石斛处理方式对益生菌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铁皮石斛与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益生菌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的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研究开发出一款具有酸甜适宜、清爽口感的活性益生菌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三种益生菌为研究对象,考察铁皮石斛在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对益生菌发酵速度和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添加铁皮石斛的发酵液中生长较好,当发酵温度为40℃的条件下,发酵48h后,发酵液中活菌数可达8.00 109CFU/mL,滴定酸度为210.6°T,pH值为3.812。嗜酸乳杆菌在添加铁皮石斛的发酵液在发酵条件为43℃、72h后,发酵液活菌数为5.00 108CFU/mL,干酪乳杆菌在添加铁皮石斛的发酵液在发酵条件为37℃、72h,发酵液活菌数为3.50 109CFU/mL。通过比较分析,确定鼠李糖乳杆菌作为后续研究的发酵菌种。(2)研究了铁皮石斛榨汁上清液、铁皮石斛榨汁后残渣、去皮蒸煮匀浆与带皮蒸煮匀浆四种处理方式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影响,并以发酵液酸度、pH值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榨汁上清液对益生菌影响较好,添加上清液后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活菌数达8.90 109CFU/mL,而添加铁皮石斛去汁后残渣发酵液的活菌数为1.03 109CFU/mL,添加去皮蒸煮匀浆发酵液的活菌数2.75 109CFU/mL,添加未去皮蒸煮匀浆发酵液的活菌数3.78 109CFU/mL。低于铁皮石斛榨汁上清液的活菌数,故选择铁皮石斛打汁上清液为最佳处理方式;并进一步研究了铁皮石斛不同固液比在不同热烫时间对发酵液的影响,以发酵液的酸度、pH值、活菌数与粗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热烫时间为10 min、铁皮石斛固液比为1:30时,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活菌数和粗多糖含量影响较显着(p<0.05),此时活菌数为7.6 109CFU/mL,粗多糖含量为60.64 mg/100g。(3)试验研究了铁皮石斛益生菌发酵乳的工艺条件,在本试验中研究了脱脂乳粉用量、铁皮石斛汁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葡萄糖添加量等方面对铁皮石斛发酵乳的影响,以酸度、pH值与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出铁皮石斛发酵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脂乳粉用量为12%,铁皮石斛汁的添加量为20%,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40℃。此时铁皮石斛发酵乳的活菌数达到8.87 109CFU/mL,酸度为207.33°T,pH值为3.440。(4)对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大豆多糖、黄原胶等稳定剂单体对益生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对饮料影响较为显着的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大豆多糖3个稳定剂进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体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25%时产品稳定性及感官得分较好,最后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出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最佳稳定剂复配配方为:果胶添加量为0.06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063%,大豆多糖的添加量为0.063%。(5)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对照组与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酯类(合计33.40%)、酸类(合计45.70%)、酮类(合计78.57%)、醛类(合计96.76%)、醇类(合计55.17%)等。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酸类(合计57.13%)、酮类(合计5.38%)、醛类(合计17.12%)、酯类(合计3.75%)、醇类(合计4.98%)。与不加铁皮石斛的发酵乳饮料(对照组)相比酮类、醇类、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都有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风味成分种类增加。而这些发酵乳饮料风味成分较为复杂,为生产优良的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产品提供了参考价值。
邹正平[4](2018)在《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薏苡仁、红豆作为口感独特、受人喜爱、营养丰富的杂粮杂豆,其在食品中用途广泛。多酚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化合物,在其生理功效上,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有益功能。本研究是针对薏苡仁和红豆中多酚提取方式进行优化与测定。对薏苡仁中游离型与结合型多酚和红豆中多酚抗氧化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多酚改善肠道益生菌增殖能力进行探究。将薏苡仁、红豆经熬煮或烘焙等系列处理后,通过调配、脱气、杀菌、灌装,制备一种复合饮料,口感浓郁、营养丰富。具体研究过程及结论如下:(1)对薏苡仁的结合型与游离型多酚进行提取。采取丙酮水溶液振荡提取游离型多酚;采取NaOH消化法提取结合型多酚;离心取上清,重复操作3次,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红豆多酚的提取采取大孔吸附柱层析法。采用没食子酸丙酯作为标准曲线,测定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薏苡仁的游离型多酚含量为31.47±0.74mg没食子酸/100g样品;结合型多酚的含量为28.20±0.67mg没食子酸/100g样品;总多酚含量是59.45±1.32mg没食子酸/100g样品;红豆中多酚含量为66.73±7.52mg没食子酸/100g样品。(2)对多酚样品中的抗氧化活力进行评价。采用清除过氧化自由基能力测定实验、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测定实验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实验,评价薏苡仁中游离型多酚、结合型多酚、总多酚以及红豆多酚的抗氧化活力。(3)将从薏苡仁、红豆中提取出的多酚粗提物添加到培养基中,探究不同组分对益生双歧杆菌的增殖能力。对双歧杆菌的特性生长曲线、pH值和酸度变化进行分析。对薏苡仁多酚、红豆多酚以及葡萄糖添加量做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多酚提取物添加量及葡萄糖添加量,确定最优添加比例:双歧杆菌菌种添加量为0.003%时,薏苡仁多酚的添加量0.09%;红豆多酚的添加量为0.09%;葡萄糖的添加量为10%。(4)进行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开发设计。设计红豆汁添加量、薏苡仁汁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单因素实验,通过感官评价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相关参数可知:影响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感官评价总得分主次顺序为A、B、C,即红豆汁的添加质量分数、薏苡仁汁的添加质量分数、木糖醇的添加质量分数。分析k值得到优化后的最优方案为A2B2C2,即红豆汁的添加质量分数45%、薏苡仁汁的添加质量分数40%、木糖醇的添加质量分数为7.5%,以此条件配方,进行验证性试验,所得产品感官评价的得分平均值为46.9,高于因素组合试验得分,也高于单因素试验得分,说明用L9(33)正交法得到的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配方可行。产品颜色偏粉红色、色泽均匀,具有香醇的薏苡仁香味和红豆香味,甜味适当,口感爽滑细腻,均匀稳定,流动性好。(5)对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保藏期内的pH值、沉淀率、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9.34%,总固形物的含量为9.59g/100m L,功能特性指标总多酚含量为46.95mg/100mL。饮料pH值在4.24.6范围内,且沉淀率变化程度也较小,判断饮料稳定性良好。12个月内所有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对饮料的规范标准,其具有良好的卫生指标。
赖春香[5](2018)在《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眼在我国的种植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龙眼果肉富含多糖、多酚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改善记忆、肠道益生等功效。但是我国的龙眼加工品不到总产量的30%,且以龙眼干制品为主,产品形式单一,加工层次低。因此,开发高附加值的龙眼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龙眼的药食两用性,提高龙眼的加工利用率,为龙眼的精深加工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新鲜龙眼为原料,比较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制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建立龙眼果干常温粉碎工艺;研发了具有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龙眼燕麦营养餐粉(下面简称“餐粉”),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功能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比较直接干燥、超声、微波、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6种前处理对热泵干燥龙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可以降低龙眼干的水分含量,提高龙眼干的硬度,其中热烫前处理的效果最显着;超声、微波和热烫能降低龙眼干的褐变程度,且微波和热烫两者色泽较好。在营养上,干制过程会损失部分的多糖、多酚、黄酮,降低ORAC活性。NaCl浸渍和冻融会降低龙眼干的多糖提取率,同时冻融会降低龙眼干的多糖含量,其他前处理无显着性差异;超声和微波前处理可以提高龙眼干中游离酚、总酚含量和ORAC活性。新鲜龙眼和龙眼干以烯烃类和醇类物质为主,含量较高的风味物质有罗勒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乙醇等。在餐粉应用上,前处理可以通过缩短分散时间来提高餐粉的冲调性,而且热烫前处理可以很好提高餐粉的流动性;此外,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可以降低餐粉的吸湿率,延长餐粉的保质期。综合以上,热烫前处理为较适宜的前处理加工方式。2.龙眼常温粉碎技术研究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了龙眼常温粉碎中原料的最优配比为:龙眼果干60%、燕麦粉20%、大豆粉10%和大米粉20%,在此配方下粉碎4min,过筛率(20目)为93.46%,龙眼粉的WSI为57.15%,WAI为2.21,分散时间为40.13s,感官评分为81.19分。在龙眼粉中添加山药、麦芽糊精等辅料,制备成口感较好龙眼燕麦营养餐粉,测定其水分含量5.07%,碳水化合物含量76.12%,蛋白含量12.26%,脂肪含量4.96%,灰分1.59%,功能因子粗多糖含量达310mg/g。3.龙眼燕麦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阳性对照组、龙眼燕麦组和餐粉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进行30天饲养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小鼠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有显着性增加(P<0.05),肠球菌、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保健食品规范》(2003)判定,餐粉低中高剂量、龙眼燕麦具有改善肠道功能,而且餐粉高剂量组效果与龙眼燕麦组的相近,并优于阳性对照组,说明龙眼燕麦是餐粉发挥肠道改善作用的物质基础。16SrDNA分析发现餐粉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而提高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的含量。在肠道免疫方面,各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IgG、IgM含量和S-IgA含量,同时餐粉高剂量组能够显着提高IgE和IgA的水平。而且,龙眼燕麦导致IL-2升高,IL-4、INF-α和TNF-γ含量降低,三个餐粉剂量组导致IL-1、IL-5、INF-α和TNF-γ下降,但是餐粉高剂量组能够升高IL-2和IL-6水平,提示餐粉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餐粉中高剂量组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由此推断,餐粉中的多糖等物质在肠道中被菌群酵解成有机酸,促进了有益菌的增殖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增加了菌群的多样性。另外,有益菌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水平,刺激细胞因子的分化,从而加强免疫作用。
刘国荣,邱爽,王落琳[6](2018)在《一种双歧杆菌发酵沙棘汁活菌饮料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实验室自主筛选获得的一株益生功能优良且产抑菌活性细菌素的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BL-8为发酵菌株,以极具营养保健价值的沙棘为主要原料,研制双歧杆菌发酵沙棘活菌饮料。以活菌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逐级优化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活菌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2%、脱脂乳添加量9%、沙棘汁添加量30%、发酵时间29 h、接种量1%;在此条件下,产品活菌数可达(10.16±0.02)lg cfu/mL;货架期评价结果显示该活菌饮料在4℃下可贮藏21 d。同时,终产品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采用模糊数学七度标度法确定该活菌饮料综合感官得分为6.12,是一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饮料。
花榜清,张锋华,苏永红[7](2018)在《益生菌健康宣称的调研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市场上将益生菌进行健康宣称的食品主要涉及调制乳粉、酸乳、乳酸菌饮料和益生菌粉。本次调研主要从产品中添加益生菌的种类、产品包装正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和产品包装背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三方面进行。同时对比我国与国外益生菌健康宣称的法规,针对国内益生菌健康宣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产品的益生菌添加种类不同,调制乳粉中添加的益生菌一般为12种,而乳酸菌饮料、酸乳和益生菌粉中添加的益生菌大多在2种以上,有些产品达到10种以上;益生菌产品包装正面用语主要涉及"益生菌"、"活性"、"菌株名称"、"菌株来源"、"菌株添加量或菌落数"、"发酵时间"、"专利"和"肠道健康";产品包装背面宣称中,基本使用和正面宣称同样的用语或者不宣称。
卜晓斌[8](2016)在《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艺研究及其工厂设计》文中认为本实验主要以南瓜为原料,双歧杆菌为发酵菌种,对南瓜汁制备工艺及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年产3600t发酵南瓜汁加工工厂进行了工厂设计,研究结果为开发含有活性益生菌的南瓜汁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果胶酶澄清工艺的优化,对果胶酶用量、pH、温度、时间四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1.62.2 g/L,pH为3.04.0,温度为3545℃条件下,南瓜液澄清效果较好。正交试验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为2.0g/L,pH3.5,温度35℃。(2)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蔗糖、蜂蜜添加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产品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6%、蜂蜜添加量3%、CMC-Na添加量0.02%,产品色泽亮丽、酸甜适宜、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感官评分高。(3)通过对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液发酵条件的优化,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增加,酸度也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12h后,酸度增加缓慢,趋于稳定。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液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4h,得到的产品色泽亮丽,口感良好。(4)本文对年产3600t发酵南瓜汁加工工厂进行了工厂设计。从厂址选择、厂区平面设计。产品方案及工艺论证、质量标准、设备选型、工程方案、环保处理、物料衡算、成本、利润估算进行了分析研究。预测生产总投资为4721.76万元,纯利润1583.96万元,产量达到698t时可保本经营,经营安全率为73.5%,投资回收期为3年。
姚路[9](2016)在《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活性益生菌发酵乳饮料以独特的风味、色泽及多重营养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主流益生菌发酵乳饮料多以牛乳为基料,尚未出现以羊乳为基料的发酵乳饮料。现如今羊乳及其制品的营养特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渐成流行之势,消费者对羊乳制品种类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本课题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进行开发研究,有助于促进羊乳制品种类多样化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其附加值。活性益生菌发酵乳饮料在贮藏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其品质,本研究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的发酵剂、益生元增菌性能、发酵条件、调配工艺及贮藏期质量变化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主要结论如下:(1)发酵剂筛选:对应用效果较好的三种商业发酵剂A1、A2、A3和实验室自有的三种性能优良发酵剂B1、B2、B3,以活菌数目、滴定酸度、pH值为指标进行优选。结果表明:A1在羊乳中的活菌数目、产酸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五种发酵剂,其活菌数目可达109 CFU/mL,酸度达140°T以上,藉此判定A1可作为羊乳发酵饮料的优选发酵剂。(2)益生元的筛选与优化:以活菌数目为指标,研究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低聚异麦芽糖四种益生元的增菌效果,并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当菊粉与低聚果糖的比例为9:1时,对A1增殖促进作用最为显着,优于单独使用,此时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中的活菌数目达到2.86×109CFU/mL。发酵工艺技术研究:以滴定酸度和活菌数目为评价综合指标,对益生元的添加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益生元添加量1.50%,接种量4%,发酵时间40h。(3)产品稳定性研究:以离心沉淀率、平均粒径值及感官评价分数为指标,研究不同褐变时间、蔗糖添加量、pH值、稳定剂添加量及均质压力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20MPa、褐变时间120min、蔗糖添加量8%、pH值3.70、稳定剂添加量0.55%。(4)产品贮藏期评价:以活菌数目、滴定酸度、pH值、离心沉淀率、粒径分布为指标,对比4℃、25℃及37℃下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最佳贮藏温度为4℃,28d内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品质未发生明显变化。
刘秉杰,杨炳坤,江秋梅[10](2013)在《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双歧杆菌生理特性,通过添加双歧因子并结合乳酸菌的保健功能,促进人体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同时对双歧因子分类和原理进行了探讨;对乳酸菌保健饮料的配方和工艺流程进行研究。
二、双歧杆菌保健饮料的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歧杆菌保健饮料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核桃概述 |
1.1.1 脂类 |
1.1.2 蛋白质 |
1.2 共轭脂肪酸概述 |
1.2.1 共轭脂肪酸的结构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
1.2.2 共轭脂肪酸的来源及合成 |
1.3 发酵核桃乳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
1.4 发酵核桃乳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制备 |
2.1.5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2.2.2 核桃乳的制备 |
2.2.3 发酵核桃乳的制备 |
2.2.4 p H值的测定 |
2.2.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
2.2.6 脂肪酸分析 |
2.2.7 乳化稳定系数的测定 |
2.2.8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2.2.9 粘度的测定 |
2.2.10 粒径及粒度分布分析 |
2.2.1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2.2.12 喜好度评价 |
2.2.13 贮藏期内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
2.2.1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菌株在核桃乳中转化共轭脂肪酸的研究 |
3.1.1 料水比对不同菌株在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2 核桃乳中亚油酸、亚麻酸的转化情况 |
3.1.3 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转化条件的研究 |
3.2 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研究 |
3.2.1 抗氧化剂的筛选 |
3.2.2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和筛选 |
3.2.3 发酵核桃乳的产品配方及喜好度评价 |
3.2.4 发酵核桃乳的贮藏稳定性 |
3.2.5 发酵核桃乳的货架期预测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及功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酚 |
1.1.1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生理活性 |
1.1.2 多酚功能性饮料 |
1.2 乳酸菌 |
1.2.1 乳酸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
1.2.2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1.3 乳酸菌饮料功能评价的方法 |
1.3.1 体外抗氧化实验 |
1.3.2 细胞实验 |
1.3.3 体内实验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乳酸菌发酵多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试验原料 |
2.1.3 实验试剂 |
2.1.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多酚溶液的制备 |
2.2.2 四种乳酸菌活化、培养、保藏条件 |
2.2.3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2.2.4 苦荞黄酮提取物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5 绿茶茶多酚提取物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6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
2.2.7 不同浓度多酚提取物发酵液的DPPH清除能力测定 |
2.2.8 不同浓度多酚发酵液的ABTS清除能力测定 |
2.2.9 不同浓度多酚提取物发酵液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 |
2.2.1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发酵前后代谢产物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苦荞黄酮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 |
2.3.2 绿茶茶多酚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 |
2.3.3 葡萄籽提取物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 |
2.3.4 不同浓度多酚提取物发酵液的DPPH清除能力 |
2.3.5 不同浓度多酚发酵液的ABTS清除能力 |
2.3.6 不同浓度多酚提取物发酵液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 |
2.3.7 代谢产物初步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主要原辅料 |
3.1.3 试验仪器 |
3.2 饮料工艺优化试验方法 |
3.2.1 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制作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
3.2.2 发酵剂的制备 |
3.2.3 饮料感官评价方法 |
3.2.4 饮料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 |
3.2.5 饮料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3.2.6 饮料的稳定剂及甜味剂的选择 |
3.2.7 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8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3.2.9 总酚含量测定 |
3.2.10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3 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结果与分析 |
3.3.1 饮料发酵工艺条件单因素的确定 |
3.3.2 响应面法优化饮料发酵工艺 |
3.3.3 饮料的稳定剂及甜味剂的结果 |
3.3.4 饮料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3.3.5 饮料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结果 |
3.3.6 饮料储存期间品质变化测定结果 |
3.3.7 市售乳酸菌饮料品质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花青素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功效评价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
4.1.2 试验试剂 |
4.2 双氧水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方法 |
4.2.1 HepG2细胞的培养 |
4.2.2 实验分组 |
4.2.3 细胞活力的测定 |
4.2.4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试 |
4.2.5 总抗氧化性(T-AOC)测试 |
4.2.6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试 |
4.2.7 细胞凋亡测试方法 |
4.3 小鼠模型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动物模型及分组 |
4.3.2 样品采集 |
4.3.3 脏器指数测定方法 |
4.3.4 血脂指标的测定方法 |
4.3.5 血液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4.3.6 肠道菌群平板培养计数方法 |
4.3.7 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HepG2细胞活力结果 |
4.4.2 Hep G2 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 |
4.4.3 Hep G2 细胞总抗氧化性(T-AOC) |
4.4.4 HepG2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 |
4.4.5 HepG2细胞凋亡情况 |
4.4.6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变化 |
4.4.7 小鼠血清、脏器抗氧化指标 |
4.4.8 小鼠血脂指标结果 |
4.4.9 小鼠粪便平板培养计数结果 |
4.4.10 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铁皮石斛对益生菌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益生菌的概述 |
1.1.1 益生菌的种类 |
1.1.2 鼠李糖乳杆菌特性及研究进展 |
1.1.3 嗜酸乳杆菌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1.1.4 干酪乳杆菌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
1.1.5 益生元对益生菌发酵的影响 |
1.2 铁皮石斛概述 |
1.2.1 铁皮石斛的生物活性作用 |
1.3 益生菌的开发和利用 |
1.3.1 益生菌应用于果蔬发酵饮料 |
1.3.2 益生菌应用于发酵乳制品 |
1.3.3 铁皮石斛发酵乳饮料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皮石斛对益生菌发酵速度及活菌数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内容与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铁皮石斛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 |
2.2.2 铁皮石斛对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及发酵酸度的影响 |
2.2.3 铁皮石斛对干酪乳杆菌活菌数及发酵酸度的影响 |
2.2.4 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皮石斛处理方式对益生菌发酵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内容与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铁皮石斛处理方式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的影响 |
3.2.2 铁皮石斛处理方式的优化试验结果 |
3.2.3 验证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铁皮石斛的高活菌数益生菌产品的研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内容与设计 |
4.1.4 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铁皮石斛发酵乳基料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4.2.2 铁皮石斛发酵益生菌饮料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产品稳定性单因素试验 |
4.2.4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5 铁皮石斛乳饮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物质的测定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课题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薏苡的概述 |
1.1.1 薏苡仁的营养成分 |
1.1.2 薏苡的功能作用 |
1.1.3 薏苡的开发现状 |
1.2 红豆的概述 |
1.2.1 红豆的营养成分 |
1.2.2 红豆的功效作用 |
1.2.3 红豆的开发现状 |
1.3 多酚的概述 |
1.3.1 多酚的化学性质 |
1.3.2 多酚的来源 |
1.3.3 多酚的分离纯化 |
1.3.4 多酚的研究现状 |
1.4 谷物饮料的概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5.4 本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薏苡仁及红豆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主要原材料及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薏苡仁多酚提取物的制备 |
2.2.2 红豆多酚提取方法 |
2.3 定性鉴别 |
2.4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2.4.1 溶液的配制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数据统计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总多酚含量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薏苡仁红豆多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探究 |
3.1 材料 |
3.1.1 主要原材料及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薏苡仁及红豆多酚清除过氧化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3.3 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定 |
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4.1 多酚母液的配制 |
3.4.2 不同多酚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的比较 |
3.5 数据统计 |
3.6 结果分析 |
3.6.1 清除过氧化自由基(peroxylradicalscavenging capacity,PSC)分析 |
3.6.2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absorbance capacity,ORAC)分析 |
3.6.3 薏苡仁及红豆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多酚对益生菌的增殖能力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双歧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2 薏苡仁及红豆混合多酚对双歧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
4.2.3 两种多酚及葡萄糖的交互作用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 |
4.3.2 两种多酚对双歧杆菌存活率影响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豆薏苡仁饮料开发及工艺优化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工艺流程 |
5.2.2 具体技术路线 |
5.3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配方优化 |
5.3.1 单因素实验 |
5.3.2 正交试验设计 |
5.3.3 感官评价 |
5.4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配方单因素试验结果 |
5.4.1 红豆汁添加质量分数对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5.4.2 薏苡仁汁添加质量分数对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 |
5.4.3 木糖醇添加质量分数对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感官得分的影响 |
5.5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储藏稳定性探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储藏稳定性研究 |
6.2.1 pH值变化 |
6.2.2 可溶性固形物变化 |
6.2.3 离心沉淀率变化 |
6.3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卫生指标的测定 |
6.4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理化指标的测定 |
6.5 数据分析 |
6.6 储藏稳定性研究结果 |
6.6.1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pH值的变化 |
6.6.2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
6.6.3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沉淀率变化 |
6.6.4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卫生指标 |
6.6.5 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主要成分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龙眼研究进展 |
1.1.1 龙眼概况 |
1.1.2 龙眼果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功效 |
1.1.3 龙眼的加工利用现状 |
1.2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2.1 肠道菌群组成 |
1.2.2 肠道菌群与免疫 |
1.2.3 膳食与肠道菌群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 |
2.4.2 龙眼常温粉碎技术研究 |
2.4.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水分含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硬度的影响 |
3.1.3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褐变度的影响 |
3.1.4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色泽的影响 |
3.1.5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营养成分的影响 |
3.1.6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3.1.7 不同前处理方式龙眼干制成的餐粉的粉体特性 |
3.2 龙眼常温粉碎工艺研究 |
3.2.1 混料设计试验 |
3.2.2 粉碎时间对龙眼粉过筛率的影响 |
3.2.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基本成分 |
3.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3.1 受试物的基本营养成分 |
3.3.2 各组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 |
3.3.3 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 |
3.3.4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的含量 |
3.3.5 餐粉组小鼠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
3.3.6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的短链脂肪酸含量 |
3.3.7 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8 餐粉对小鼠营养状况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的影响 |
4.1.2 常温粉碎技术研究 |
4.1.3 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及机制 |
4.1.4 餐粉基于肠道菌群水平的肠道免疫机制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一种双歧杆菌发酵沙棘汁活菌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主要原辅料 |
1.1.2 发酵菌种 |
1.1.3培养基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加工工艺流程 |
1.3.2 双歧杆菌种子液的制备 |
1.3.3 沙棘汁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
1.4 工艺条件的优化 |
1.4.1 单因素试验 |
1.4.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1.4.3 模型的验证 |
1.5 感官评价 |
1.6 货架期评价 |
1.7 检测方法 |
1.8 数据处理[16]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 |
2.1.1 蔗糖添加量的影响 |
2.1.2 脱脂乳添加量的影响 |
2.1.3 沙棘汁添加量的影响 |
2.1.4 接种量的影响 |
2.1.5 发酵时间的影响 |
2.2 响应面法优化 |
2.2.1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2.2.2 响应曲面图及其等高线 |
2.2.3 回归模型的验证 |
2.3 双歧杆菌发酵沙棘汁活菌饮料的品质评价 |
2.3.1 感官评价 |
2.3.2 理化指标测定 |
2.3.3 货架期评价 |
3结论 |
4 讨论 |
(7)益生菌健康宣称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研对象与方法 |
1.1 调研对象 |
1.2 调研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产品中益生菌的添加情况 |
2.1.1 调制乳粉中益生菌的添加情况 |
2.1.2 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的添加情况 |
2.1.3 酸乳中益生菌的添加情况 |
2.1.4 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的添加情况 |
2.2 产品包装正面益生菌的宣称方式及用语 |
2.3 产品包装背面益生菌的宣称方式及用语 |
3 讨论 |
(8)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艺研究及其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南瓜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1.2.1 南瓜的简介 |
1.2.2 南瓜的营养成分 |
1.2.3 南瓜的功能特性 |
1.2.4 南瓜的研究与应用 |
1.3 益生菌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1.3.1 益生菌简介 |
1.3.2 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 |
1.3.3 双歧杆菌的应用研究 |
1.4 蔬菜汁 |
1.4.1 果蔬汁澄清工艺 |
1.4.2 果胶酶 |
1.4.3 益生菌在果蔬加工中的利用现状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瓜汁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南瓜汁制备工艺流程机操作要点 |
2.3.3 指标测定 |
2.3.4 果胶酶酶解条件的研究 |
2.3.5 南瓜汁的配方研究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果胶酶酶解条件的研究 |
2.4.2 南瓜汁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发酵南瓜汁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3.2 双歧杆菌发酵液的制备 |
3.3.3 指标测定 |
3.3.4 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接种量对发酵南瓜汁酸度的影响 |
3.4.2 发酵温度对发酵南瓜汁酸度的影响 |
3.4.3 发酵时间对发酵南瓜汁酸度的影响 |
3.4.4 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3.4.5 发酵南瓜汁的质量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年产 3600t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厂设计 |
4.1 引言 |
4.2 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
4.3 厂址建设条件 |
4.3.1 地形地貌 |
4.3.2 气候条件 |
4.3.3 交通运输 |
4.3.4 水源 |
4.3.5 供电 |
4.3.6 通讯 |
4.4 厂区总平面设计 |
4.4.1 基建工程总体布置原则 |
4.4.2 建筑物组成及总平面布置 |
4.5 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
4.5.1 产品年常量与班次设计 |
4.5.2 生产工艺流程图 |
4.5.3 产品质量标准 |
4.6 物料衡算 |
4.6.1 原辅料用量衡算 |
4.6.2 包装用量衡算 |
4.7 设备选型 |
4.7.1 设备选型所依据的原则 |
4.7.2 原料预处理阶段设备选型 |
4.7.3 南瓜汁制备阶段设备选型 |
4.7.4 种子液制备阶段设备选型 |
4.7.5 发酵灌装阶段设备选型 |
4.7.6 热冷却阶段设备选型 |
4.7.7 包装阶段设备选型 |
4.7.8 品质控制及研发设备选型 |
4.7.9 年产 3600t发酵南瓜汁生产工艺设备图 |
4.8 水、电、燃料的能耗估算 |
4.8.1 水 |
4.8.2 电 |
4.8.3 供热 |
4.9 环保处理 |
4.9.1 污染源概况 |
4.9.2 污染物治理措施 |
4.9.3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
4.9.4 节水、节能措施 |
4.10 投资估算 |
4.10.1 生产设备投资 |
4.10.2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
4.10.3 流动资金估算 |
4.10.4 投资总额 |
4.11 成本估算 |
4.11.1 原辅材料成本核算 |
4.11.2 包装成本核算 |
4.11.3 水、电、燃料成本核算 |
4.11.4 工资及福利费 |
4.11.5 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估算 |
4.11.6 生产成本核算 |
4.11.7 其他费用 |
4.11.8 生产总成本测算 |
4.12 项目收益预测 |
4.12.1 全年利润计算 |
4.12.2 总投资回收期计算 |
4.12.3 盈亏平衡点 |
4.12.4 经营安全率(η)分析 |
4.1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羊乳概况和发展 |
1.1.1 羊乳营养特性 |
1.1.2 羊乳膻味来源及去膻工艺 |
1.1.3 羊乳发展现状及展望 |
1.2 益生菌及益生元 |
1.2.1 益生菌分类 |
1.2.2 益生菌研究现状 |
1.2.3 益生元定义及种类 |
1.2.4 益生元研究现状 |
1.3 益生菌发酵乳饮料 |
1.3.1 益生菌发酵乳饮料分类 |
1.3.2 益生菌发酵乳饮料失稳机理 |
1.3.3 益生菌发酵乳饮料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活性益生菌发酵乳制品贮藏特性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发酵剂筛选与优化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培养基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仪器 |
2.1.5 试验方法 |
2.1.6 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A_1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2.2 A_2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2.3 A_3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2.4 B_1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2.5 B_2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2.6 B_3在羊乳中生长曲线和发酵曲线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培养基 |
3.1.3 试验试剂 |
3.1.4 试验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菊粉对A_1菌体生长的影响 |
3.2.2 低聚果糖对A_1菌体生长的影响 |
3.2.3 低聚半乳糖对A_1菌体生长的影响 |
3.2.4 低聚异麦芽糖对A_1菌体生长的影响 |
3.2.5 低聚糖复配 |
3.2.6 接种量对A_1菌体生长的影响 |
3.2.7 最佳发酵条件确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稳定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1.4 工艺流程 |
4.1.5 试验方法 |
4.1.6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褐变时间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2 稳定剂添加量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3 蔗糖添加量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4 pH值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5 糖酸比的确定 |
4.2.6 均质压力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7 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贮藏期品质变化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培养基 |
5.1.3 试验试剂 |
5.1.4 试验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贮藏温度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后酸化影响 |
5.2.2 贮藏温度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中A_1菌体生长影响 |
5.2.3 贮藏温度对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稳定性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双歧因子的分类 |
1.1 低聚果糖 |
1.2 部分蛋白质类物质和蛋白质水解产物 |
1.3 异麦芽低聚糖 |
1.4 天然植物提取物类 |
1.5 多糖类双歧因子 |
2 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的研制 |
2.1 原料和设备准备 |
2.1.1 原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研制流程 |
2.2.1 乳酸菌发酵奶研制工艺流程: |
2.2.2 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研制工艺流程: |
2.3 添加剂量的研讨 |
2.4 研究饮料中悬浮粒的稳定性 |
2.4.1 均质处理 |
2.4.2 合适的稳定剂的选择 |
2.4.3 需要添加足够量的白糖 |
2.5 产品技术指标 |
2.5.1 理化指标 |
2.5.2 微生物指标 |
3 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
3.1 具有双向调节体内菌群的作用 |
3.2 具有极好生理价值的蛋白质 |
3.3 可令血脂降低 |
3.4 防止肥胖 |
4 结束语 |
四、双歧杆菌保健饮料的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D]. 黄周群.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多酚提取物乳酸菌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及功效评价[D]. 訾雨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3]铁皮石斛对益生菌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D]. 宋艳菲.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薏苡仁红豆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活性研究[D]. 邹正平. 吉林大学, 2018(04)
- [5]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D]. 赖春香.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一种双歧杆菌发酵沙棘汁活菌饮料的研制[J]. 刘国荣,邱爽,王落琳. 食品科技, 2018(01)
- [7]益生菌健康宣称的调研分析[J]. 花榜清,张锋华,苏永红.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8(01)
- [8]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艺研究及其工厂设计[D]. 卜晓斌.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9]活性益生菌羊乳发酵饮料工艺技术研究[D]. 姚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10]双歧因子乳酸菌保健饮料的研制[J]. 刘秉杰,杨炳坤,江秋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