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数据库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主动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动机制通过将一些规则预先嵌入数据库系统的办法来实现。主动技术的关键之一是通过对事件的监测处理来激发DBMS对数据库状态的监控,因此,事件是主动数据库活动的“源泉”。数据库内外状态的变化引发事件的发生,被监测的事件发生才去评价相应的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预先定义的动作。随着主动数据库的发展,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ECA(事件-条件-动作)规则理论,ECA规则中的事件是引发主动性的关键。事件的表达和事件的监测模型是主动数据库事件模型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对这两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事件的知识模型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研究了事件的来源、定义、分类和运算,给出了事件的面向对象的描述,有利于用户自由构造和设置自己所需事件,而且增强了事件的可重用性。根据七种事件时态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段的新的事件运算方法。这种运算方法扩充了传统的基于某一时间点的事件运算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中描述事件发生不够丰富的不足。在事件监测的问题上,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应用比较广泛的四种主动数据库的事件监测方法,在充分分析这四种方法后,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监测方法:事件-时间图法,并给出了这种监测方法的实现算法描述。这种方法使得事件监测能力有所提高。本文以事件树结构进行存储事件,可以优化内存。最后,还设计了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件监测器,并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该事件监测器的概要设计。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事件模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二章 事件与主动数据库2.1 主动数据库与ECA规则2.2 事件监测2.3 主动数据库的知识模型与执行模型2.3.1 知识模型2.3.2 执行模型2.4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aDBMS)2.4.1 aDBMS的主动功能及任务2.4.2 主动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2.4.3 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2.5 事件监测器的实现机制及执行模式2.6 与事件模型相关的几个问题2.6.1 事件历史2.6.2 事件消耗及监测环境2.6.3 事件粒度及作用2.6.4 耦合2.6.5 触发粒度2.7 本章小结第三章 事件的知识模型3.1 事件的定义3.2 事件的来源种类3.3 事件间的时态关系3.3.1 先后关系(before/after)3.3.2 相遇关系(meets)3.3.3 重叠关系(overlaps)3.3.4 包含关系(during)3.3.5 同开始关系(starts)3.3.6 同结束关系(finishes)3.3.7 相等关系(equals)3.4 事件的分类及操作3.4.1 原子事件3.4.1.1 方法事件3.4.1.2 时间事件3.4.1.3 抽象事件3.4.1.4 监视事件3.4.2 复合事件表达与运算描述3.5 事件的形式化定义3.6 抽象事件的面向对象表达3.6.1 原子事件的面向对象描述3.6.2 复合事件的面向对象描述3.7 一种改进的复合事件表达与运算描述3.8 两种方法优缺点的比较3.9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一种新的事件监测方法4.1 一种高效复合事件监测方法的必备要素4.2 几种常见的主动数据库事件监测方法4.2.1 时间图法4.2.2 事件图法4.2.3 Petri网法4.2.4 有穷状态自动机(FSA)法4.2.5 四种方法的比较4.3 一种新的事件监测方法4.3.1 时间-事件图方法下的复合事件监测算法4.3.2 算法4.1 的可终止性和正确性证明4.3.3 算法4.1 的时间复杂度分析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事件监测器的设计及实现5.1 事件监测器的功能设计5.1.1 输入模块5.1.2 语义检查模块5.1.3 实时处理模块5.1.4 启动/恢复模块5.2 事件监测器的功能实现5.2.1 输入模块功能实现5.2.2 语义检查模块的功能实现5.2.3 实时处理模块的功能实现5.2.4 事件通知过程5.2.5 事件监测器类5.2.6 事件监测处理器的类结构5.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摘要Abstract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主动数据库论文; 规则论文; 事件模型论文; 事件表达论文; 事件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