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质完整性论文-张天翼,刘艳,陈静,党珊,李强

白质完整性论文-张天翼,刘艳,陈静,党珊,李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质完整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海洛因使用障碍,扩散张量成像,白质

白质完整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翼,刘艳,陈静,党珊,李强[1](2019)在《甲基苯丙胺与海洛因使用障碍所致脑白质完整性差异的DT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从脑白质结构变化角度揭示甲基苯丙胺与海洛因所致脑损伤的差异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人口学及吸毒时间匹配的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MAUD)患者23人,海洛因使用障碍(heroin use disorder,HUD)患者20人参与本研究。采用3. 0 T磁共振进行影像数据采集,TBSS进行数据处理,组间FA值差异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区内AD和RD值的组间差异;采用SCL-90量表进行精神症状评定; 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DTI指标和SCL-90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同吸毒时间的HUD患者较MAUD患者毒品吸食量更大,但与HUD患者相比,MAUD患者表现出更高的强迫和敌对症状评分,且在右侧额叶及内囊后肢等白质区域表现出显着降低的FA值和升高的RD值。MAUD组FA和RD值与多项精神评分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结论:甲基苯丙胺较海洛因具有更强的神经毒性作用,甲基苯丙胺导致的右侧额叶等区域白质完整性降低,可能是MAUD患者对负性情绪和攻击行为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变得冲动且具有攻击性的潜在神经生物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赵静,常文龙,宋伟丽,刘永刚,王潇[2](2019)在《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完整性及脑血流灌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白质完整性、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CSVD伴MCI患者为MC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测定脑血流量(CBF)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技术(DTI)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ADC)等。结果:MCI组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执行、命名、注意/计算力、语言、抽象思维及延迟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双侧半卵圆中心、额叶、顶叶FA值、CBF均降低(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顶叶的FA值与CBF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和顶叶的ADC值与CBF呈负相关(P<0.05);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的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的ADC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CBF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白质完整性损伤尤其是颞叶损伤是CSVD患者伴发MCI的重要标志,且与脑血流灌注有关。(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9年09期)

俞婷婷,尹震宇,张冰,李卫萍,徐运[3](2019)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腔隙性梗死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张量成像(dif 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合并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s,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6例MCI患者,行头颅MR检查发现合并陈旧性LI者14人(MCI-LI组),不合并陈旧性LI者12人(MCI-non LI组),同期招募16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受试者均完成认知功能评估及头颅DTI检查。比较3组间DTI参数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DTI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MCI-LI组较MCI-non LI组扣带束左侧海马、胼胝体束额部、右下额枕束和右颞叶上纵束等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显着降低(P<0.05),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显着升高(P<0.05)。MCI-LI组扣带束右扣带回FA值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显着相关(B=–50.2,95%CI:–77.7~–22.7,P=0.003)。MCI-LI组左侧丘脑前辐射FA值(B=443.8,95%CI:222.9~664.8,P=0.001)及左下纵束MD值(B=–318.5,95%CI:–534.7~–102.3,P=0.009)与韦氏数字符号测验(Wechsler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WDSS)评分显着相关。MCI-LI组左颞叶上纵束FA值与数字广度倒背(Backward Digit Span,BDSP)评分显着相关(B=12.5,95%CI:1.5~23.4,P=0.030)。结论:MCI合并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较MCI不合并LI患者明显减低,MCI合并LI患者认知功能与部分脑白质DTI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余传勇[4](2019)在《基于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的儿童良性癫痫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基于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的CAE患儿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的研究目的:儿童失神癫痫(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CAE)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全面性癫痫综合征,既往观点认为该病预后好,患儿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状,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AE患儿存在记忆功能、语言功能以及行为学方面异常。本文拟探讨CAE患儿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改变,以了解CAE患儿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我们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采集29名CAE患儿和年龄、性别匹配的24名健康对照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使用AFQ软件提取出脑内主要的20条纤维束,将所有纤维束均分为100个节点,提取出每个节点上的FA值、MD值、AD值及R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重比较校正,比较每个节点的差异,对被试纤维束的平均FA值、MD值、AD值及RD值同样进行t检验,比较CAE与对照组的差异。对CAE组按病程进行分组,分为早期组(小于等于6个月)及晚期组(大于6个月),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完整提取出18条脑内主要纤维束,在大部分纤维束中可观察到CAE患儿FA值下降,MD值及RD值升高,而AD值的变化尚不肯定,其中在钩束及弓形束的改变最为显着。对于病程分组中,尚未发现早期组与晚期组中的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CAE患儿在脑内存在广泛的白质纤维损伤,以钩束及弓形束损害最为显着。这一结果为揭示CAE患儿认知功能损害提供了结构基础。第二部分:基于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的BECT患儿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的研究目的: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特发性局灶性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BECTS曾被认为是预后很好的良性癫痫,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ECTS患儿至少存在一种认知、语言或运动功能异常。本文拟探讨BECTS患儿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改变,以了解BECTS患儿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我们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采集26名BECTS患儿和年龄、性别匹配的24名健康对照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使用AFQ软件提取出脑内主要的20条纤维束,将所有纤维束均分为100个节点,提取出每个节点上的FA值、MD值、AD值及R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重比较校正,比较每个节点的差异,对被试纤维束的平均FA值、MD值、AD值及RD值同样进行t检验,比较BECTS与对照组的差异。对BECTS组按病程进行分组,分为早期组(小于等于3个月)及晚期组(大于3个月),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完整提取出16条脑内主要纤维束,在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下纵束、双侧上纵束、双侧钩束及双侧弓形束等联络纤维中发现FA值下降,MD值及RD值升高,在双侧丘脑放射束及双侧皮质脊髓束中发现小节段纤维FA值下降,MD值及RD值升高,在连合纤维胼胝体中未发现FA值、MD值、RD值及AD值的显着变化。对于病程分组中,尚未发现早期组与晚期组中的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BECTS患儿在脑内存在广泛的白质纤维损伤,且以联络纤维为主。这一结果为揭示BECTS患儿认知功能损害提供了结构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刘鹭羽[5](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NRG1基因rs3924999多态性与脑白质完整性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SZ的发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调节蛋白1(euregulin1,NRG1)是SZ的候选风险基因之一。NRG1是神经元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诱导与分化。已经有研究表明,NRG1 rs3924999 G-A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SZ患病风险。既往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了SZ存在脑白质完整性的异常。但是在SZ患者中,rs3924999与大脑白质完整性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结合诊断与基因两因素析因分析方法,探索NRG1基因rs3924999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关系,以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与脑白质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进一步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14-50岁的56名精神分裂症(SZ)患者和118名健康对照者(HC)进行头部静息态磁共振的扫描。根据NRG1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将每组被试分成正常等位基因组(SZ-AA组34人,HC-AA组61人)和危险等位基因携带组(SZ-GG/AG组22人,HC-GG/AG组57人)。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4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两样本t检验以及两因素方差分析。对获得的影像学数据采取基于Matlab平台上的PANDA软件进行预处理,计算出各受试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用SPM8软件以年龄、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以诊断(SZ,HC)和基因型(AA,GG/AG)为组间因素,对4组FA图像进行两因素析因方差分析(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区域水平P<0.05),对有显着意义的脑区提值进行事后两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P<0.05)。结果: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诊断主效应:患者组在右后放射冠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基因主效应:G等位基因携带组在右下额枕束、右上放射冠的FA值低于A等位基因纯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交互作用: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和右侧扣带束的FA值存在诊断-基因交互作用,SZ-GG/AG组在上述脑区中的FA值低于HC-GG/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Z-GG/AG组在上述脑区中的FA值低于SZ-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SZ患者NRG1基因位点rs3924999 GG/AG基因型存在特定脑区结构的异常,表明NRG1基因rs39249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Z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参与SZ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曹龙龙,梁胜祥,郭明娟,吴大伟,聂彬彬[6](2019)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全脑白质完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白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探索BD-Ⅰ型患者的脑白质完整性。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BD-Ⅰ型患者22例为患者组,同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边社区招募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匹配的2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所有被试的脑白质结构相数据,使用FSL、SPM完成FA参数图计算、空间标准化、高斯平滑,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FA值增高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P<0.01),降低的脑区包括颞上回、小脑前叶、左侧岛叶和左侧尾状核(P均<0.01)。结论 BD-Ⅰ型患者白质完整性受损,边缘系统、颞叶和小脑白质完整性受损可能与BD-Ⅰ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本文来源于《四川精神卫生》期刊2019年02期)

陈学梅[7](2019)在《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均观察到显着的两性差异,然而这些差异背后的神经结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通过诊断与性别两因素析因分析方法,检测性别对BD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以期更深入的探索BD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使用3.0T磁共振,对招募的105例13-29岁的BD患者(女性60例,男性45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9例(女性63例,男性56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静息状态下DTI扫描,采集每例参与者的影像学数据。对获得的影像学数据采用基于Matlab平台上的SPM和PANDA软件进行后处理,计算出各受试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四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数据。采用诊断与性别交互作用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对BD患者脑白质完整性异常改变的影响。结果:1、当以诊断为主效应时,BD患者与HC相比在右侧尾状核、右额枕下束和胼胝体膝FA值存在显着差异(P<0.001),事后检验发现BD患者在上述脑区FA值显着减低(P<0.05)。2、当以性别为主效应时,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相比在右侧小脑上脚、胼胝体膝、右侧额枕下束、左侧外囊、左侧内囊前肢和左侧内囊晶体后部分/穹隆区域FA值存在显着差异(P<0.001),事后检验发现女性被试在上述脑区FA值显着增加(P<0.05)。3、诊断和性别交互作用结果显示FA值在右侧大脑脚、胼胝体膝及左侧枕叶视觉处理区存在显着性改变(P<0.001)。事后检验发现女性BD患者与女性HC比在右侧大脑脚、胼胝体膝和左侧视觉处理区FA值显着减低(P<0.05);男性BD患者与男性HC比在右侧大脑脚和左侧枕叶视觉处理区FA值显着增加(P<0.05)。结论:BD患者存在右侧大脑脚、胼胝体膝和左侧视觉处理区脑白质完整性的性别差异,为疾病的性别差异性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汇子[8](2019)在《女性抑郁症患者身体质量指数与脑白质完整性异常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发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脑白质存在微结构的改变。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探测脑白质完整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本研究应用DTI技术进行首发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身体质量分数(BMI)与脑白质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以探讨影响抑郁症脑白质完整性的相关因素,为疾病神经精神病学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收集于2017年10月-2018年10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符合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对58例女性MDD患者及57例年龄、BMI、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女性健康对照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同时完成一般资料调查及临床相关量表的评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基于Matlab的Panda软件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spm8软件的两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患者组与对照组的DTI数据比较。采用基于Matlab的dpabi软件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进行患者组与对照组的DTI图像与BMI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对相关脑区的FA值进行提值计算。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中偏相关性检验方法计算BMI与相关性脑区FA值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组与对照组DTI比较存在两簇差异脑区,分别位于胼胝体压部及体部、右下额枕束,患者组在胼胝体压部、体部及右下额枕束的FA值低于对照组。2.患者组BMI与右侧外囊的FA值呈正性相关(r=0.531,p<0.01);对照组BMI与胼胝体体部、膝部及压部的FA值呈负性相关(r=-0.497,p<0.01)。结论:1.女性抑郁症患者在胼胝体压部及体部和右下额枕束脑白质完整性存在异常,提示胼胝体压部、体部及右下额枕束白质完整性降低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脑损害的神经病理学标记。2.健康女性BMI升高损害白质部位与抑郁症损害白质部位均在胼胝体,提示胼胝体完整性异常可能是女性肥胖人群易患抑郁症的重要神经病理学基础。3.女性MDD患者BMI与右侧外囊存在正性相关,这种变化可能是与多巴胺水平减少,白质代偿保护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李云[9](2018)在《人格特质与白质完整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叁种人格量表与大脑核磁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健康成年人的人格特质脑神经生物学机制,采用弥散张量成像的方法从白质显微结构的层面探究在健康成年人当中人格特质的脑神经结构基础和关联,探索大脑白质纤维结构的完整性能否预测人格特征。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的人口学调查问卷和叁种人格量表对公开招募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被试进行人口学资料、人格数据的收集,之后通过做脑核磁的方法,采集被试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2)基于MATLAB R2014a平台,采用DPABI_V2.3软件从脑功能和结构图像中单独分离出每个被试的弥散张量成像图像,采用PANDA软件对弥散张量成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及FA、MD指标的运算,采用REST V1.8软件对量表数据和弥散张量成像指标FA、MD值进行相关分析,另外采用SPSS 22.0软件对叁种人格量表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艾森克人格的外倾性维度得分与FA值在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海马、右侧丘脑、右侧尾状核和右侧顶上回区域呈显着负相关(r=-0.196、-0.194、-0.155、-0.189、-0.197,P<0.005,AlphaSim校正,下同);与MD值在右侧颞上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上回、左侧梭状回和左侧枕中回区域呈显着正相关(r=0.188、0.172、0.156、0.179、0.182、0.156,P<0.005)。艾森克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得分与FA值在右侧豆状壳核和左侧枕中回呈显着负相关(r=-0.160、-0.185,P<0.005)。(2)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聪慧性维度得分与FA值在左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左侧梭状回和左侧海马区域呈显着正相关(r=0.239、0.256、0.240、0.257,P<0.005);与MD值在左侧丘脑、右侧缘上回和右侧丘脑区域呈显着负相关(r=-0.224、-0.235、-0.223,P<0.005)。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有恒性维度得分与MD值在左侧叁角部额下回、双侧丘脑区域呈显着负相关(r=-0.254、-0.174、-0.185,P<0.05)。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忧虑性维度得分与FA值在左侧尾状核、双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与右侧杏仁核区域呈显着负相关(r=-0.199、-0.210、-0.249、-0.194,P<0.05);与MD值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区域呈显着正相关(r=0.219、0.176,P<0.05)。(3)大五人格的外倾性维度得分与MD值在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与右侧颞上回区域呈显着正相关(r=0.210、0.221、0.200,P<0.005)。大五人格的开放性维度得分与MD值在左侧枕中回和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区域呈显着正相关(r=0.275、0.231,P<0.01)。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维度得分与FA值在左侧脑岛呈显着正相关(r=0.185,P<0.005);与MD值在左侧额上回和右侧颞中回呈显着负相关(r=-0.184、-0.196,P<0.005)。结论本研究对叁种人格量表共24种人格特质和白质纤维完整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其中8种人格特质与白质纤维完整性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这8种人格特质分别为艾森克人格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有恒性、忧虑性和聪慧性,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开放性和宜人性。其中艾森克和大五人格的外倾性维度具有比较一致的结果,这说明人格特质是具有一定的脑结构基础的,大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与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研究为人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实践中提示我们今后在对临床人格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可以参考白质纤维完整性的检查结果,这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6-05)

刘俊朋[10](2018)在《利用DTI探索右侧叁叉神经痛患者白质髓鞘的完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叁叉神经痛(TN)是一种以间歇性疼痛发作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该疾病的原因包括神经血管压迫(NVC)、多发性硬化、肿瘤、动静脉畸形、面部损伤等,其中NVC为其最常见病因。NVC可导致叁叉神经慢性脱髓鞘和异常传导,进而发生结构混乱,异常放电和萎缩,疼痛随之而来。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TN可能会引起继发的脑白质改变,但TN的中枢性改变的病因与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DTI图像以及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弥散定量分析(TBSS)方法对TN患者脑白质的继发改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对29例右侧TN患者和35例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DTI扫描,通过TBSS方法进行体素水平的分析。弥散指标包括: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以及径向弥散率(RD),找到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的白质纤维脑区后,再以这些存在显着差异的白质脑区为感兴趣区(ROI)研究DTI弥散指标和临床变量(疾病持续时间和VAS)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在右侧TN患者和健康被试之间白质改变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右侧TN患者左侧大部分白质FA值显着降低,RD值显着升高(p<0.05,FWE校正)。FA值显着降低的白质脑区包括:双侧上放射冠、双侧前放射冠、胼胝体体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左扣带束、左上额枕纤维束、双侧内囊前支、左侧内囊后支、左侧外囊、左侧穹隆、内矢状层以及左侧大脑脚;RD值显着升高的白质脑区包括:双侧上放射冠、双侧前放射冠、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左扣带束、左上额枕纤维束、双侧内囊前支、双侧内囊后支、双侧外囊、左侧豆状核后部、左侧穹隆、脑桥交叉束、皮质脊髓束以及左侧大脑脚。TN患者组与对照组的MD值,AD值无统计学差异。此外,我们还发现右侧TN患者部分白质脑区的FA、RD值和疾病持续时间以及VAS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FA值与病程呈显着负相关的白质脑区包括:左前放射冠、胼胝体膝部、左侧外囊和左侧大脑脚;FA值与VAS呈显着负相关的白质脑区包括:左前放射冠,左侧外囊、左侧大脑脚;RD值与病程呈显着正相关的白质脑区包括:左前放射冠、右侧外囊、左侧穹窿和左侧大脑脚;RD值与VAS呈显着正相关的白质脑区包括:左前放射冠、左侧外囊。结论:右侧TN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白质完整性存在显着差异,表明TN患者存在白质损伤。利用TBSS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白质的损伤主要机制可能是白质脱髓鞘和神经纤维炎症。此外,我们的研究还显示白质损伤随着病程的增加以及疼痛的加重越来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白质完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白质完整性、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CSVD伴MCI患者为MC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测定脑血流量(CBF)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技术(DTI)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ADC)等。结果:MCI组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执行、命名、注意/计算力、语言、抽象思维及延迟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双侧半卵圆中心、额叶、顶叶FA值、CBF均降低(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顶叶的FA值与CBF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和顶叶的ADC值与CBF呈负相关(P<0.05);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的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的ADC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CBF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白质完整性损伤尤其是颞叶损伤是CSVD患者伴发MCI的重要标志,且与脑血流灌注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质完整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翼,刘艳,陈静,党珊,李强.甲基苯丙胺与海洛因使用障碍所致脑白质完整性差异的DTI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9

[2].赵静,常文龙,宋伟丽,刘永刚,王潇.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完整性及脑血流灌注的关系[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

[3].俞婷婷,尹震宇,张冰,李卫萍,徐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腔隙性梗死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余传勇.基于纤维束自动定量分析的儿童良性癫痫脑白质纤维完整性改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5].刘鹭羽.精神分裂症患者NRG1基因rs3924999多态性与脑白质完整性的关联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6].曹龙龙,梁胜祥,郭明娟,吴大伟,聂彬彬.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全脑白质完整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9

[7].陈学梅.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8].李汇子.女性抑郁症患者身体质量指数与脑白质完整性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9].李云.人格特质与白质完整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10].刘俊朋.利用DTI探索右侧叁叉神经痛患者白质髓鞘的完整性[D].天津医科大学.2018

标签:;  ;  ;  ;  

白质完整性论文-张天翼,刘艳,陈静,党珊,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