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鹿生茸特性和规律及其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甘肃马鹿生茸特性和规律及其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论文摘要

选择肃南鹿场的甘肃马鹿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甘肃马鹿生茸特性及其规律。同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66头甘肃马鹿血液蛋白8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甘肃马鹿血液蛋白各多态位点与产茸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如下:1、甘肃马鹿茸角于3月底至6月中上旬脱盘,6月底至8月上旬收茸,总生长天数在5991d之间。从脱盘到收茸各阶段所需时间分别为1119d、58d、1121d、1525d、1722d和69d,不同锯别生长各阶段所需时间有差异。角柄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变短。2、5锯马鹿两侧茸眉二间距和11锯马鹿的两侧茸冰枝长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左右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甘肃马鹿各茸尺之间相互关联,两侧茸均为茸尖围与其他各茸尺无相关或者负相关,眉二间距与其他茸尺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余茸尺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产茸量影响显著的左右两侧茸尺均为茸干围(X3)、眉枝围(X4)、茸长(X8)和中枝长(X11),依据这些茸尺因子建立了茸重与茸尺间的线性回归方程。3、甘肃马鹿110锯鲜茸产量逐年增加,10锯达到最高水平(5.69±1.16kg),10锯以后开始下降,其中6锯开始进入稳定高产期。茸角平均日生长速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到10锯生长最快(67.9±14.1g/d),10锯以后开始降低。4、位点Tf、Hb、Alb、Pa、Prt1、Prt2、血清ES分别有3、1、1、2、2、2、3种基因型,未检测到红细胞ES的存在。Tf和Prt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Tf的变异程度最大(杂合度为0.5863),杂合度的大小顺序为Tf﹥Prt2﹥ES﹥Pa﹥Prt1﹥Hb=Alb,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3505。5、位点Tf与角基围、眉枝围和茸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Prt1与产茸量、茸颈围、茸干围、眉枝围、眉枝长和茸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Tf的AC型对角基围和眉枝围以及Prt1的AA型对产茸量、茸颈围、茸干围、眉枝围、眉枝长和茸长的效应估计值已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应用Tf的AC型和Prt1的AA型标记甘肃马鹿的品种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况
  • 2 茸鹿生茸规律及其特性研究现状
  • 2.1 鹿茸的形态
  • 2.2 鹿茸生长各阶段变化规律研究
  • 2.3 有关鹿茸茸尺的研究
  • 2.4 产茸量和日增长速度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 3 鹿科动物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进展
  • 3.1 电泳原理和特点
  • 3.1.1 基本原理
  • 3.1.2 凝胶聚合原理
  • 3.1.3 不连续聚丙烯酞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特点
  • 3.2 鹿科动物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概况
  • 3.3 鹿科动物血液蛋白多态性的应用状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4.1 目的意义
  • 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甘肃马鹿茸角生长规律及其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鹿茸形态
  • 2.2 甘肃马鹿茸角生长规律
  • 2.3 茸尺分析
  • 2.3.1 不同锯别左右茸尺比较
  • 2.3.2 产茸量与茸尺的关系
  • 2.4 产茸量变化规律
  • 第三章 甘肃马鹿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实验设备
  • 1.2 方法
  • 1.2.1 血样采集
  • 1.2.2 样品处理
  • 1.2.3 试剂配制
  • 1.2.4 凝胶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
  • 1.2.5 测定指标
  • 1.2.6 电泳测定
  • 1.2.7 判型标准
  • 1.2.8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电泳图谱遗传分析结果
  • 2.1.1 转铁蛋白(Tf)
  • 2.1.2 血红蛋白(Hb)
  • 2.1.3 白蛋白(Alb)
  • 2.1.4 后白蛋白(Pa)
  • 2.1.5 前转铁蛋白-1(Prt1)
  • 2.1.6 前转铁蛋白-2(Prt2)
  • 2.1.7 血清酯酶和红细胞酯酶(ES)
  • 2.2 血液蛋白位点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分析
  • 2.3 血液蛋白位点的Hardy - Weinberg 平衡状态分析
  • 2.4 各蛋白位点变异程度分析
  • 2.5 线性模型筛选甘肃马鹿的生化遗传标记
  • 2.5.1 多态蛋白位点与产茸量的关系
  • 2.5.2 多态蛋白位点与角基锯的关系
  • 2.5.3 多态蛋白位点与角基围的关系
  • 2.5.4 多态蛋白位点与茸颈围的关系
  • 2.5.5 多态蛋白位点与茸干围的关系
  • 2.5.6 多态蛋白位点与眉枝围的关系
  • 2.5.7 多态蛋白位点与冰枝围的关系
  • 2.5.8 多态蛋白位点与中枝围的关系
  • 2.5.9 多态蛋白位点与茸尖围的关系
  • 2.5.10 多态蛋白位点与茸长的关系
  • 2.5.11 多态蛋白位点与眉枝长的关系
  • 2.5.12 多态蛋白位点与冰枝长的关系
  • 2.5.13 多态蛋白位点与中枝长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1 鹿茸形态变化
  • 2 甘肃马鹿茸角生长随锯龄的变化规律
  • 3 茸尺分析
  • 4 甘肃马鹿鲜茸产量和茸角生长速度随锯龄的变化规律
  • 5 关于甘肃马鹿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 5.1 转铁蛋白(Tf)多态性
  • 5.2 血红蛋白(Hb)多态性
  • 5.3 白蛋白(Alb)多态性
  • 5.4 后白蛋白(Pa)、前转铁蛋白-1(Prtl)和前转铁蛋白-2(Prt2)多态性
  • 5.5 血清酯酶和红细胞酯酶(ES)多态性
  • 6 多态蛋白位点的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分析
  • 7 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 8 线性模型筛选甘肃马鹿的生化遗传标记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甘肃马鹿生茸特性和规律及其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