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介绍非骨水泥髋臼假体结合结构性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及重建髋臼结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6髋)患者应用该方法修复骨缺损并重建髋臼骨性结构的临床经验。本组中翻修患者16例,初次置换患者9例;女性14例,男性11例,平均年龄56岁;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骨缺损分类法,所有患者的骨缺损均为节段型(AAOSⅠ型)。臼杯置于真性髋臼水平后由于骨缺损均需进行结构性骨移植,植骨块来源于自体股骨头或冷冻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块覆盖假体面积均<50%。平均随访时间5.2年(1.2-7.4年)。采用改良Harri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植骨块均获得放射学上骨愈合。无植骨块塌陷或骨折,2髋的植骨块出现轻度的骨吸收。翻修患者无1例假体需再次翻修,初次置换患者均无临床髋假体松动症状,仅一例在X线上出现髋臼侧透亮线,但并无进行性增宽表现。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0分提高到88分。结论使用非骨水泥臼杯结合结构性骨移植修复髋臼骨缺损是重建髋臼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在植骨块覆盖假体面积<50%时,髋臼假体可获得良好的固定,并有效恢复髋臼骨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量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多孔非骨水泥臼杯翻修髋臼大面积骨缺损的中期疗效[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05)
- [2].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多孔非骨水泥臼杯在AAOSⅢ型髋臼大面积骨缺损翻修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01)
- [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非骨水泥臼杯高旋转中心安放的短期随访结果[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5(02)
- [4].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在中国年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6年随访结果[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