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与演变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

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与演变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利用NCEP/NCAR等再分析资料和全国站点降水资料,通过对比季节转换期间东南亚区(92.5°~120°E,10°~20°N;SEAA)和南亚区(70°~85°E,10°~20°N;SAA)的环流变化特征,结合统计和动力诊断方法研究了印缅槽演变及其在亚洲热带夏季风爆发和季节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印缅槽的建立具有促进槽前上升运动与增强水汽输送的双重作用,是SEAA季风早于SAA爆发的一个重要机制。并强调了冷空气活动与东南亚季风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最后联系我国西南地区,探讨了东南亚季风活动对这一地区天气与气候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亚洲热带季风的爆发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SEAA季风的爆发时间比SAA的平均提早了13天。与SEAA季风爆发对应的是,SEAA及其南部地区低空西风的突然增强和空高空东风的增大,同时印缅槽增宽加深,低空正涡度环流和垂直上升运动在槽前强烈发展,低层湿度迅速增大,同时在东亚中高纬地区还伴有冷空气活动的特征。在SAA季风爆发期间,SAA上空也出现了与SEAA季风爆发时相似的环流条件,即原来位于SEAA的有利于对流发展的环流条件,在SAA区季风爆发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西移”。 (2) 季节转换期间,印缅槽的发展与夏季风在亚洲热带地区的建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它是影响季风爆发的一个重要系统。首先,位于对流层中低层印缅槽的加深可增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从而加强槽前的上升运动。另一方面,印缅槽的发展可增强槽前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并形成对流不稳定层结。这两方面的作用可能是导致SEAA季风早于SAA季风爆发的重要原因。 (3) 云南夏季风的爆发与印缅槽加深西扩及其槽前上升运动的迅速增强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热带印度洋至孟加拉湾地区的西南风水汽输送也迅速增强,云南上空湿度明显增大,为季风降水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另外,分析显示中高纬冷空气的入侵则可能是触发季风降水的重要原因。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来看,与初夏5月多雨对应的环流形式是印缅槽的异常加深和槽前上升运动的异常增强。大尺度水汽输送异常对初夏旱涝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 (4) 通过对2004年7月我国西南地区三次强降水过程的分析,探讨了盛夏时期东南亚季风与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发现,7月上旬和中旬西南地区出现的三次强降水都与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大规模向南爆发有关。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内容
  • §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爆发与推进
  • §1 引言
  • §2 资料和研究方法
  • §3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建立
  • §4 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及环流演变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印缅槽演变与季风爆发期间垂直运动的发展
  • §1 引言
  • §2 资料和研究方法
  • §3 诊断平衡模式介绍
  • §4 印缅槽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气候学分析
  • §5 1998年季风爆发期间垂直运动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 §6 讨论
  • §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季节转换期间大尺度水汽输送和能量的的变化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季节转换期间的水汽输送变化
  • §4 季节转换期间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析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云南夏季风爆发与5月旱涝变化的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云南夏季风爆发的日期的确定
  • §4 季风爆发期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变化
  • §5 环流及水汽输送异常与云南5月旱涝
  • §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东亚冷空气活动对季风降水影响的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2004年盛夏东亚冷空气活动与我国西南地区暴雨
  • §4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冷空气活动对垂直运动场的影响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原夏季风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研究[J]. 高原气象 2018(01)
    • [2].高原夏季风强弱和南亚高压的关系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05)
    • [3].基于可预测模态分析技术的亚澳夏季风统计—动力季节预测模型及其回报技巧评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4)
    • [4].黄土高原地区1766—1950年雨季开始时间及其对夏季风的响应[J]. 地球环境学报 2014(06)
    • [5].立夏的本领[J]. 少儿科技 2017(05)
    • [6].永远的牧歌[J]. 泉州文学 2009(06)
    • [7].长江源区夏季径流量变化及其与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10)
    • [8].亚非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协同作用[J]. 大气科学学报 2020(01)
    • [9].江淮梅雨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变异的关系[J]. 气象科学 2020(02)
    • [10].亚非夏季风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长期变率研究综述[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6)
    • [11].“锦绣四川·好戏连台”——多彩四川夏季风演出季即将启动[J]. 四川戏剧 2017(07)
    • [12].高原热力作用对高原夏季风爆发的指示意义[J]. 高原气象 2016(02)
    • [13].没有学术支撑,难言商业成功——夏季风访谈[J]. 画刊 2016(06)
    • [14].青藏高原夏季风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及与南亚高压的联系[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2)
    • [15].1951—2009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J]. 中国沙漠 2013(05)
    • [16].东北地区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J]. 高原气象 2008(S1)
    • [18].地表反照率与高原夏季风爆发关系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06)
    • [19].夏季风:保持在场发声,拓展市场内循环[J]. 艺术市场 2020(09)
    • [20].别样的夏季风潮[J]. 中外鞋业 2019(08)
    • [21].一个新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的定义[J]. 气象学报 2017(02)
    • [22].高原夏季风对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15(06)
    • [23].孟加拉湾春季海温增暖对其夏季风爆发的影响[J].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4)
    • [24].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基本模态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2012(04)
    • [25].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夏季风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12(04)
    • [26].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与中国汛期开始时间[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8)
    • [27].东北地区夏季风强度的年代际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 [28].高原夏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04)
    • [29].南亚和东亚热带夏季风分界域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 2014(05)
    • [30].亚非夏季风及其降水的年代际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标签:;  ;  ;  ;  ;  

    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与演变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