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批准我国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曹楠楠[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刘菲[2](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徐龙[3](2010)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公共物品特征,国家投资一直是其建设的主导形式。其中,投资管理体制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滞后于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林业生态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对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的改革,商品林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其经营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基数法”管理模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在管理权限上强化了国家综合部门计划资金管理职能,弱化了部门管理职能,明显表现出“一放一收”的特征。第二,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特征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工程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其中,自然属性将导致投资管理的不可控性加大;社会属性将导致诸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投资效果的潜在威胁更加明显;而经济属性中的公共物品特征将导致投资管理中可供选择的激励和约束等市场工具明显缺乏。第三,显然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其投资管理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构建合理投资管理体制的有效依据。为此本文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对目前中国“五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在投资结构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政府主导投资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投资总体规模上,林业生态工程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但单位投资增长并不明显;在投资管理上,虽然明确责任到省,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林业生态工程的责任主体实际处于虚置状态;在投资规划与决策方面,尚未建立起十分有效地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第四,划分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实践,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后管护阶段与后评估阶段,明确了不同投资建设阶段的特点与任务。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资渠道、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结构模式,研究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系统应按矩阵式设置;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构建的框架与建议等。第六,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建设单位、政府与社会,客体是经济业务与投资管理活动;提出了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投资内部控制的重点架构;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与内部控制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包括四十个点的矩阵等。
苏宗海[4](2010)在《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建设,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并赋予林业以重大使命:“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林业建设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将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总要求来构建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格局。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完善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机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在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体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明确提出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财政政策仍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其次,分析了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应该借鉴的相关政策;第三,依据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判断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林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需要,越来越依靠政府职能亦即公共财政配置资源;第四,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的构成框架、实现机制和政策使用取向,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在科学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重点。从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入手,客观评述了现代林业的内涵、特征、主要建设任务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探讨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一般理论和实践、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财政政策与现代林业的关系,系统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研究探索现代林业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而探讨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规律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林业财政政策支持机制,使林业发展稳定地、更好地、有效地契合于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支持现代林业生态、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借鉴国际林业发展经验,为我国林业财政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现代林业是以多目标可持续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与现代林业内在关联的纽带是不断增加社会福利。(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有广泛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所制订的林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采取的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并具有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加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形成财政有效支持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深入研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信我国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变化,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的逻辑关系,确定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4)通过对现代林业发展目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原则与理论依据,并以现代林业的需求为基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建设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及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现代林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构想和各项机制措施。
邢美华[5](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杜群[6](2008)在《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现共赢成效的法律评析——基于县级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国务院对我国林业生产力进行了战略调整,系统整合并正式批准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这六大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如何?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农民增收)效益和社会(消除贫困)效益的共赢成效如何?本文立足于四个县级调查,从实证角度考察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中的利益驱动关系,剖析了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中值得重视的若干法律问题——综合决策、集体林权改革、合作造林模式、公平配置国家财政投资、民众普遍受益与特殊群体受益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补偿等,对工程实施的经验作了理性分析,为未来林业工程的更好实施和制度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王心同[7](2008)在《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效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为加快林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其中充分肯定了林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由于林业既可以是一种天然资源,也可以进行人工培育,既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林业资源的培育,既不可能仅仅靠市场来完成,也不必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但在林业经济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林业进行支持和调控。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政策学、林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借鉴,同时借鉴森林经营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林业经济政策展开研究。本研究基于林业发展,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实施上述林业经济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林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对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等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这些政策在林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设计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并对这些林业经济政策在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评价;(2)设计了包括林业产业政策、林业财政政策、林业税费扶持政策、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林业贸易政策和林业国际化政策等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3)提出了在现阶段具有现实操作性、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林业财政投入、产权改革、国际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具体政策措施。
刘振清[8](2007)在《走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林业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现代林业发展道路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三个发展阶段。传统林业发展道路强调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现代林业发展道路主要表现为多功能兼顾,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强调的是林业建设要高举生态建设旗帜,以生态建设为主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历史评价,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建设和环境关系方面的历史经验。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组成。导论部分着重介绍选题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主要研究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和论文的基本框架等。第一章,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选择(1949—1977)。在这一章简要地交待这一期间我们选择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国际国内背景,走这样的林业发展道路,党和国家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林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处理建设与环境关系的得失。目的在于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演进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介绍改革开放初期现代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1978—1991)。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林业系统实现了拨乱反正。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林业选择了现代林业发展道路,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期间,国家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注重林业法制建设。总体来说,既强调木材生产,也注重生态建设。但是,由于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惯性影响,林业发展还是以木材生产为主。第三章,详细介绍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启(1992—1998)。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开启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中共十四大后又明确提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这一阶段,虽然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开启,但是由于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加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在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林业走的仍是现代林业发展道路,虽强调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但在实践上,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惯性影响仍未消除,大量的木材仍被砍伐。第四章,重点介绍严重自然灾害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确立(1998—)。20世纪90年代后期严重自然灾害后,党和国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完善林业法制,开创生态建设的新时代。这一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逐步形成和进一步成熟,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尤其是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确立起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真正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保障,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若干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结束语为总体评说与经验启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演进进行总体评析,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经验教训,为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程默[9](2007)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引动”一词,“引”本文取“引导、带领和诱使”之意,“动”本文取“推动、驱使和促进”之意。因此,本文应用的“引动”一词涵盖了“带动、驱动、诱动和促动”的涵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投资体制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第一章导论。任何研究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本文的选题基于4个原因: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普遍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相对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而言,生态工程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有很大的绩效提升空间。本文创新在4个方面:(1)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模型;(2)总结出政府投资体制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模式;(3)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应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定点的论点,并界定了该区间的上、下限。(4)指出社区合作是充分发挥社区促动作用的内核;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理论基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和正外部性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态建设中的成本和收益外溢现象导致经营者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很低,要想使政府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主要是生态效益),必须对生态工程建设的执行主体——林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激励,而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和社会林业理论为对经营者的行为激励提供了理论工具。因此,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和社会林业理论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机制。众多的林业从业者可抽象为经营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可以看作政府的统一范畴,从而抽象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经营者”关系域。从短期来看这一关系域存在着利益冲突,而这种利益冲突将决定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政府投资带动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得以启动的基础,产权交易驱动、利益补偿诱动和社区参与是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最主要手段,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从而形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模型。该模型中,经营者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整个模型始终以引导和矫正经营者的行为为目的。政府投资机制是前提,产权交易机制是基础,利益补偿机制是核心,社区促动机制是保障。该模型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体现了政府、市场和社区三者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带动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机制,但这一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不断稳定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数量,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投入机制,形成“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投资运行机制,完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健全资金安全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产权交易驱动机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机制,实际上就是培育和完善林业的产权交易市场,促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福利性质,生态建设的需求方在市场上是由政府来代表的。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虚拟市场。在这个虚拟市场上,需求方表现为政府,购买方式是产权的全部购买(生态购买)或部分购买(生态补偿)。在虚拟市场的内部还存在一个实体市场,它承担着林权在供给方(生态建设者)内部的流转任务。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共同作用,形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市场模式。虚拟市场是整个双层市场的基础,实体市场是双层市场得以运转的动力。双层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了产权交易和生态建设补偿的成功对接。另外,明晰产权、保持林业经营者的林地和林木使用权的稳定性、保护弱势群体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权利、在法律许可内保障林业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与决策权是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生态建设产权市场的重要措施;第六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利益补偿诱动机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十分必要。在生态工程建设初期,资金补偿是最为重要的补偿手段。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后,产业补偿和智力补偿将更为重要,这些补偿措施关系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持续性和长久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补偿的实质是解决生态工程建设区利益相关者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诱导他们积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因此,补偿标准是否合适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和经营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目的在于维持森林外部经济的持续存在与发展,而不是以一种真实的市场交易行为去“购买”森林提供的生态产品(森林外部经济)。所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尺度(补偿标准),从根本上说应该基于成本因素。只有把公益林的直接经营成本,连同部分或全部机会成本补偿给经营者,经营者才可以获得足够的动力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由于经营者在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的初始收益、之后的机会成本及生态建设成本在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因此,补偿标准更应该是一个合理区间,该区间的上限应为建设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下限应为生态建设成本。对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退耕还林(草)工程8年补偿期的利益补偿机制,期满后应选用以机会成本法来核定新的补偿标准;第七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社区促动机制。社区合作强度是社区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传统的社区里,人际关系、社区纽带、声望体系、社区资源价值观和社区归属感是促进社区合作的保障机制。而在国家权力不断向下渗透、市场经济对社区影响不断增加、现代教育不断摧毁村民对自然的朴素崇拜和合理利用伦理的情况下,只有给社区成员增权、发展社区民间林业组织、培训和提升社区成员的能力和从法律上保障社区成员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权益,才能使社区促动机制得以强化。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07)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国务院批准我国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批准我国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木材供给理论 |
2.1.2 均衡理论 |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
2.2.7 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
3.3.2 供需预测方法 |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
3.4 小结 |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
4.4 小结 |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
5.1 理论分析 |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
6.1 理论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
6.4 小结 |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
7.1 理论分析 |
7.1.1 研究理论 |
7.1.2 分析框架 |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
7.2.1 基础数据收集 |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
7.2.3 模型参数估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
7.3.2 灵敏度分析 |
7.4 小结 |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
8.4 小结 |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
9.3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 |
2.1.2 林业投资与林业投资管理体制 |
2.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与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征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范畴特征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范畴特征 |
2.2.3 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范畴特征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公共选择理论 |
2.3.5 委托—代理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演进及变革趋势 |
3.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
3.1.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1.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1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类别 |
3.2.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3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
3.3 中国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3.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4 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1 自然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2 社会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3 经济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评价 |
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与投资概况 |
4.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4.1.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概况 |
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主体与结构 |
4.2.1 投资主体 |
4.2.2 投资结构 |
4.2.3 投资规模 |
4.2.4 责任主体 |
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规划与决策 |
4.3.1 投资规划 |
4.3.2 投资立项决策 |
4.3.3 投资风险约束 |
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与标准 |
4.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计划管理机制 |
4.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4.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4.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标准机制 |
4.5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监督与调控 |
4.5.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审计机制 |
4.5.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效益评价与调控机制 |
4.6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与控制机制 |
4.6.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机制 |
4.6.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内部控制机制 |
4.7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7.1 组织管理存在着责任管理建设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
4.7.2 规划管理存在着建设目标不科学且缺乏操作性的问题 |
4.7.3 计划管理存在着投资下达时效性差的问题 |
4.7.4 项目管理存在着项目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
4.7.5 资金管理存在着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 |
4.7.6 工程评估与评价存在着投入产出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 |
4.7.7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缺乏组织实施和管理工程建设的手段 |
4.8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源 |
4.8.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
4.8.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没有实行项目管理 |
4.8.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忽视过程管理 |
4.8.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5.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及主要国家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 |
5.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5.2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建设投资管理 |
5.2.1 美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2 英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3 日本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4 法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5 印度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6 国外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与实施影响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 |
6.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前期准备阶段 |
6.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阶段 |
6.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 |
6.1.4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后管护阶段 |
6.1.5 林业生态工程后续评估阶段 |
6.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的影响因素 |
6.2.1 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
6.2.2 实施主体的影响因素 |
6.2.3 目标群体的影响因素 |
6.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风险分析 |
6.3.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多目标管理风险 |
6.3.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风险 |
6.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风险 |
6.3.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监督评价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 |
7.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与基本框架 |
7.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的制度选择 |
7.1.2 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中具有局限性 |
7.1.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政府失灵" |
7.1.4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7.2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机制 |
7.2.1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主体 |
7.2.2 健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原则 |
7.2.3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程序 |
7.2.4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内容 |
7.3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保障机制 |
7.3.1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入渠道 |
7.3.2 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范畴 |
7.3.3 细化和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财政投入政策 |
7.3.4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
7.3.5 完善林业基金制度 |
7.3.6 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
7.3.7 完善有利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优惠政策 |
7.4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科学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机制 |
7.4.1 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7.4.2 影响组织管理结构设计的因素 |
7.4.3 建立组织结构模式 |
7.5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7.5.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7.5.2 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
7.5.3 实行"三制"管理制度 |
7.5.4 投资计划直接到项目建设单位 |
7.5.5 明确建设单位前期和管理经费 |
7.6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7.6.1 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 |
7.6.2 资金使用报帐制 |
7.6.3 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
7.7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机制 |
7.7.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考核内容 |
7.7.2 建立投资质量全过程管理制度 |
7.8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机制 |
7.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分析 |
7.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原则 |
7.8.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
7.9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
7.10 本章小结 |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
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
8.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 |
8.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客体 |
8.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
8.1.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原则 |
8.1.5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组成要素 |
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重点与环节 |
8.2.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
8.2.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前期准备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的内部控制 |
8.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 |
8.3.1 信息与沟通 |
8.3.2 投资管理内部监督 |
8.4 本章小结 |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1 三北工程的主要内容 |
9.1.1 三北工程实施范围与期限 |
9.1.2 三北工程任务目标 |
9.2 三北工程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
9.3 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3.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
9.3.2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
9.3.3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
9.3.4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
9.3.5 建立质量管理机制 |
9.3.6 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
9.3.7 建立监督评价与核查验收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10.研究结论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4)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现代林业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林业财政政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认识与评价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总体思路 |
1.3.3 研究基本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
2.1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 |
2.1.1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法正林学说) |
2.1.2 近自然林业理论 |
2.1.3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1.4 林业分工论 |
2.1.5 新林业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方法) |
2.1.6 生态林业理论 |
2.1.7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 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 |
2.2.1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
2.2.2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
2.2.3 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 |
2.2.4 现代林业建设的任务 |
2.2.5 现代林业建设的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3 公共财政理论、体制和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
3.1 公共财政理论 |
3.1.1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
3.1.2 我国公共财政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
3.2 公共财政体制 |
3.2.1 公共财政体制内涵 |
3.2.2 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特征 |
3.2.3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演进及发展趋势 |
3.3 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
3.3.1 我国财政政策的内涵 |
3.3.2 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 |
3.3.3 我国财政政策的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投入分析与政策评价 |
4.1 我国现行国家林业投入分析 |
4.1.1 国家林业投入总规模分析 |
4.1.2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来源构成分析 |
4.1.3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分配结构分析 |
4.2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
4.2.1 林业丛建投资政策成效评价 |
4.2.2 专项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
4.2.3 财政经费政策成效评价 |
4.2.4 育林基金与林业基金政策成效评价 |
4.2.5 林业贷款贴息及林业金融政策成效评价 |
4.2.6 税收优惠政策成效评价 |
4.3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
4.3.1 林业投入数量赶不上林业建设"量"的扩张要求 |
4.3.2 林业投入基本未考虑林业建设"质"的改善要求 |
4.3.3 建设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 |
4.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标准低 |
4.3.5 分级、分类财政扶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
4.3.6 林业财政投入增长幅度小 |
4.3.7 财政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
4.3.8 林业财政相对分散 |
4.3.9 林业金融支撑不足 |
4.4 林业财政政策总体评价 |
4.4.1 不同时期林业财政政策侧重不同 |
4.4.2 林业多功能是现在和未来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
4.4.3 林业政策政策需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外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演变与发展 |
5.1 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
5.1.1 财政补贴 |
5.1.2 特殊奖励 |
5.1.3 生态补偿 |
5.1.4 科技支出 |
5.2 林业税收优惠政策 |
5.2.1 美国税收政策稳定 |
5.2.2 日本税收优惠多 |
5.2.3 德国税费规范 |
5.2.4 瑞典政策鼓励 |
5.2.5 法国税收优惠大 |
5.2.6 巴西税收激励 |
5.2.7 芬兰税政透明 |
5.2.8 南非税制规范 |
5.2.9 加拿大优惠明显 |
5.2.10 俄罗斯政策灵活 |
5.2.11 新西兰税制统一 |
5.2.12 马来西亚依法纳税 |
5.3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制度 |
5.3.1 美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
5.3.3 英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4 日本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5 法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6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
5.3.7 芬兰的森林改造基金制度 |
5.3.8 印度解决林业资金的主要措施 |
5.3.9 巴西的林业投资基金 |
5.3.10 菲律宾的林业重点项目 |
5.4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点 |
5.4.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 |
5.4.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6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1 社会对现代林业需求变化分析 |
6.1.1 历史时期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
6.1.2 20世纪中后期我国林业的主导需求 |
6.1.3 影响现代社会对林业需求转变的有关因素 |
6.1.4 我国对林业需求呈现明显多样化趋势 |
6.1.5 国际社会对林业定位的变化 |
6.2 财政政策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2.1 财政政策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2 财政政策对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3 财政政策对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 |
6.2.4 财政政策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6.3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1 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2 林业产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4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3.5 林业改革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构建 |
7.1 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 |
7.2 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 |
7.2.1 坚持导向性原则 |
7.2.2 坚持协调性原则 |
7.2.3 坚持效率性原则 |
7.2.4 坚持稳定性原则 |
7.3 框架构建依据 |
7.3.1 理论依据 |
7.3.2 实践依据 |
7.4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构成框架 |
7.4.1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内容 |
7.4.2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 |
7.5 框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7.5.1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必要性分析 |
7.5.2 现代林业建设资金需要与公共财政体制吻合度分析 |
7.5.3 现代林业建设的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可能支持度分析 |
7.6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实现机制 |
7.6.1 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总量增长机制 |
7.6.2 建立适宜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
7.6.3 建立"分级"财政支出机制 |
7.6.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7.6.5 建立林业发展财政补贴机制 |
7.6.6 建立林业税费激励机制 |
7.6.7 建立林业金融支持和服务机制 |
7.6.8 建立健全林业资金监督保障机制 |
7.7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使用方向 |
7.8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简述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 |
8.2.2 形成林业投入规模增长的长效机制 |
8.2.3 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研究探索新财政政策 |
8.3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8.3.1 创新或新颖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分析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现代林业理论 |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水平 |
4.1.3 技术水平 |
4.1.4 政策环境 |
4.1.5 制度 |
4.1.6 影响因素评述 |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3.3 评价结果分析 |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
9.3.1 制度保障 |
9.3.2 政策保障 |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6)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现共赢成效的法律评析——基于县级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的利益驱动关系判别 |
(一) 国家直接投资是多方利益关系的直接诱因 |
(二) 林业民事利益主体和林业民事利益关系 |
(三) 林业重点建设工程行政管理关系 |
1.主管部门。 |
2.组织部门及分工协作。 |
3.综合决策和协调机制。 |
(三) 林业重点建设工程中行政利益与民事利益的制约与博弈 |
二、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现共赢成效的主要法律问题和合理经验分析 |
(一) 关于林业行政与林业经营的体制关系 |
(二) 关于行政综合决策、管理权下放 |
(三) 关于集体林权改革 |
(四) 关于合作造林模式与公平配置国家投资 |
(五) 民众普遍受益与特殊群体受益的社会责任问题 |
(六) 关于生态补偿 |
三、结语 |
(7)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林业理论的发展 |
2.1.2 经济政策理论 |
2.2 林业经济政策的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林业经济政策现状 |
2.2.2 我国学者对于林业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 |
3 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
3.1 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
3.1.1 气候 |
3.1.2 地貌 |
3.1.3 土壤 |
3.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
3.3 中国林业的开发与利用 |
3.3.1 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
3.3.2 我国林业发展的成就 |
3.3.3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4 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4.1 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4.1.1 对林业发展的依赖 |
4.1.2 对林业发展的促进 |
4.1.3 对林业发展的负面作用 |
4.1.4 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 |
4.2 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4.2.1 林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2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 |
4.2.3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森林生产的外部性) |
4.2.4 林业发展与贫困问题 |
4.3 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的互动发展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5.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5.1.1 林业产权的演变 |
5.1.2 森林资源产权 |
5.2 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政策 |
5.3 林业税费政策 |
5.3.1 林业税费改革历程 |
5.3.2 农林特产税 |
5.3.3 所得税 |
5.3.4 增值税 |
5.3.5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5.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政策 |
5.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5.6 林产品贸易政策 |
5.7 封山育林政策 |
5.8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6 中国林业经济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 天然林保护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生态方面的影响 |
6.1.2 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 |
6.1.3 天然林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6.2 退耕还林政策对林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
6.2.1 退耕还林政策在生态方面的影响 |
6.2.2 退耕还林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6.2.3 退耕还林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6.3 封山育林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有利于顶极群落或稳定性较强的混交次生林的形成 |
6.3.2 森林结构优化 |
6.3.3 增加了天然生幼树,植被类型增多 |
6.3.4 林木生长量增加 |
6.3.5 林地植被的盖度增加 |
6.3.6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 |
6.3.7 封山育林投资效率高 |
6.3.8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
6.3.9 增加收入 |
6.3.10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
6.4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
6.4.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必然选择 |
6.4.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6.4.3 非公有制林业面临的问题 |
6.5 林业产权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5.1 当前林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6.5.2 林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6.6 林业流通和市场政策的影响分析 |
6.6.1 当前林业市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6.7 林业税费政策的影响分析 |
6.7.1 当前林业税费政策的弊端 |
6.7.2 林业税费改革的建议 |
7 当前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
7.1 林业产权改革的分析评价 |
7.2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分析评价 |
7.3 林业税费政策分析评价 |
7.4 林业市场改革的分析评价 |
7.5 林业重点工程政策的分析评价 |
8 促进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 |
8.1 林业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中国林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目标 |
8.3 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
8.4 林业产业政策 |
8.4.1 林业产业政策的目标 |
8.4.2 林业产业结构政策 |
8.4.3 林业产业组织政策 |
8.4.4 林业产业布局政策 |
8.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8.5 林业财政政策 |
8.5.1 林业财政政策的构成 |
8.5.2 建立促进林业投资的政策框架 |
8.5.3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
8.6 林业税费扶持政策 |
8.7 林业贸易政策 |
8.8 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8.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8.8.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9 林业国际化政策 |
8.9.1 林业国际化政策构成 |
8.9.2 利用林业国际化规则完善林业发展 |
9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走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四、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基本框架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选择(1949—1977) |
一、建国初期传统林业发展道路的客观选择 |
(一) 国家建设对林业的迫切需要 |
(二) 苏联林业发展模式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林业沿着传统林业发展道路曲折前行 |
(一)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 |
(二) 可贵的初步探索: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林业的全面认识 |
(三) “大跃进”对林业的严重破坏 |
(四)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反思 |
(五)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业发展道路探索的中断 |
三、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现代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1978—1991) |
一、改革开放初期探索现代林业发展道路的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林业沿着现代林业发展道路负重行进 |
(一) 林业系统的拨乱反正 |
(二) 制定改革措施推动林业生产力发展 |
(三)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
(四) 林业建设的成绩与失误 |
三、小结 |
第三章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开启(1992—1998). |
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 |
(一) 会议的筹备 |
(二) 会议的召开 |
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开启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确立 |
(二) 《中国21 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
(三) 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提出 |
三、中国林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艰难行进 |
(一) 确立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二) 探索新的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 |
(三) 开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林业 |
四、小结 |
第四章 严重自然灾害后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确立(1998—) |
一、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严重自然灾害 |
(一) 创纪录的黄河断流 |
(二) 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 |
(三) 空前频繁的沙尘暴 |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 |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
(二) 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 |
(三) 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支持林业的可能 |
(四) 十六大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三、新形势下中国林业迈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二) 完善林业政策法律 |
(三) 开创生态建设的新时代 |
四、小结 |
结束语 走向科学发展——总体评说与经验启示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的总体评说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二) 人与自然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落实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范围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特性 |
2.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
2.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外部经济性 |
2.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本和外溢收益 |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市场失灵” |
2.2.1 “市场失灵”的定性分析 |
2.2.2 “市场失灵”的模型分析 |
2.3 激励理论 |
2.3.1 行为发生理论 |
2.3.2 行为评价理论 |
2.3.3 行为改造理论(行为激励理论) |
2.4 社会林业理论 |
第三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四轮引动”机制 |
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分析 |
3.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 |
3.1.2 “经营者——政府”关系域的界定 |
3.1.3 “经营者——政府”的利益冲突 |
3.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化解 |
3.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演进 |
3.2.1 “政府提供+政府生产”林业生态建设阶段 |
3.2.2 产权交易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阶段 |
3.2.3 利益补偿诱动生态建设阶段 |
3.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的构架 |
3.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因素分析 |
3.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模型 |
第四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带动机制 |
4.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政府投资属性 |
4.1.1 政府投资的特点 |
4.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式 |
4.1.3 生态建设中“政府提供”和“政府生产”的关系 |
4.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概况 |
4.2.1 政府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 |
4.2.2 我国政府对六大林业工程投入概况 |
4.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现状分析 |
4.3.1 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机制初步形成 |
4.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投资存在的问题 |
4.4 优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带动机制的构想 |
4.4.1 稳定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数量 |
4.4.2 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投入机制 |
4.4.3 完善“政府提供+市场生产”的投资运行机制 |
4.4.4 完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 |
4.4.5 健全资金安全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驱动机制 |
5.1 产权交易理论及林业产权交易 |
5.1.1 产权交易理论 |
5.1.2 林业产权交易 |
5.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产权交易的意义 |
5.2.1 林业产权交易促使立业产权制度完善 |
5.2.2 林业产权交易对经营者具有激励作用 |
5.2.3 进一步的现实分析 |
5.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产权固化 |
5.3.1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产权固化 |
5.3.2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的产权固化 |
5.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模式 |
5.4.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市场的特性 |
5.4.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双层产权交易市场 |
5.5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其交易体系的对策措施 |
5.5.1 明晰产权主体,健全责任制度 |
5.5.2 稳定农户(林场)的林地和林木使用权 |
5.5.3 保障林地使用者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 |
5.5.4 保障弱势群体有同等机会获得林地、林木产权 |
5.5.5 完善林地和林木产权交易的市场体系 |
5.5.6 完善并落实有关林权的法律法规 |
第六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的依据 |
6.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分析 |
6.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给经营者带来的利益损失——以天保工程为例 |
6.2 国内外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政策与实践 |
6.2.1 生态建设利益补偿的国际实践 |
6.2.2 国内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进展 |
6.2.3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的经验与启示 |
6.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构架 |
6.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利益补偿诱动机制的实质 |
6.3.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主体 |
6.3.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标准 |
6.3.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补偿资金来源 |
6.3.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补偿方式 |
6.4 案例研究――退耕还林(草)工程利益补偿机制 |
6.4.1 退耕还林(草)利益补偿的投入主体 |
6.4.2 退耕还林还草利益补偿的对象主体 |
6.4.3 退耕还林还草利益补偿标准的实证分析 |
6.4.4 退耕还林(草)补偿期满后生态林的补偿标准设想 |
第七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社区促动机制 |
7.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社区参与 |
7.1.1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社区 |
7.1.2 哈丁的“公地灾难”模型 |
7.1.3 社区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优势 |
7.2 林业生态建设社区促动机制的核心——社区合作 |
7.2.1 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是社区合作的基础 |
7.2.2 社会纽带和声望体系是社区合作的条件 |
7.2.3 环境资源的信仰价值与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合作的保障 |
7.3 对我国农村社区的现实分析 |
7.3.1 我国农村社区特征的现实判断 |
7.3.2 现代社会因素对传统社区的破坏 |
7.4 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社区参与的构想 |
7.4.1 国外社区参与生态建设的案例与经验 |
7.4.2 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7.4.3 社区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强化措施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国务院批准我国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2]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 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4]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 苏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国家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实现共赢成效的法律评析——基于县级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杜群. 法学评论, 2008(05)
- [7]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 王心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8]走向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发展道路演进[D]. 刘振清.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D]. 程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政报,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