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基于RS与GIS的内蒙古正蓝旗草原沙化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森林培育学
作者: 吕子君
导师: 卢欣石
关键词: 草原沙化,遥感,景观格局,监测评价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荒漠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草原沙漠化。草原沙化问题已成为制约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科学地制定草地沙化预防对策与措施,建设布局合理的区域草原沙漠化防治工程,科学地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准确地评价该区草地沙质荒漠化发生的程度。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为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正蓝旗近13年来(1991—2004)四个时期草原沙化的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和变化规律,并对正蓝旗近十年来的沙化草地景观格局动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得到以下结论: 正蓝旗2004年沙化草地面积占总土地总面积的70.49%,其中,中度沙化草地最多,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19%;其次是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3.70%;面积最少的是轻度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14.59%。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极重度、重度类型沙化草地的呈连片状分布,中度和轻度沙化草地呈现交错相间分布。 近13年来动态监测表明:1991年来正蓝旗沙化草地面积在增加,而且程度在不断加深,极重度、重度沙化草地不断增加,而中度沙化草地和未沙化土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 不同沙化等级草地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草原沙化动态变化的特点是以程度稳定型为主、程度发展型略大于程度逆转型的趋势。程度稳定型以极重度和中度稳定型为主,程度发展型以弱发展为主,程度逆转型以弱逆转为主。程度逆转型主要形式是重度逆转为中度和中度逆转为轻度,而程度发展型的主要形式是轻度发展为中度。草原沙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形式说明:由于比较关注沙化程度较重类型草原的治理,而对轻度沙化草地变化重视不够,这是草原沙化面积扩大的原因之一。 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预测未来研究区域的不同沙化类型草地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30a内,正蓝旗中度、极重度沙化草地的面积比例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而未沙化土地的面积将有一定比例减少。 用景观格局分析了1991至2004年间沙地景观格局变化,正蓝旗沙化草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有增加的趋势,反映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所占比例的差异在减少。景观优势度指数有减少的趋势,说明中度、轻度沙化草地控制沙地景观能力在减弱;景观均匀度指数也增加了,但变化不是太大,表明沙地景观向着均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整个沙地景观的斑块分维数由1.23,降到1.22,说明组成景观的沙化斑块形状更趋向于有规律、简单,说明沙化草地斑块受人类干扰影响有增加趋势。在各沙化类型草地斑块中,轻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分维数最小,说明这两类沙化草地的斑块形状受人类活动影响也最大。 正蓝旗的草原沙化的扩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表现在人口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草原沙化与荒漠化
1.2.2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荒漠化调查与监测技术进展
1.2.4 3S技术在荒漠化监测和评价中应用
1.2.5 沙漠化遥感的分类方法
1.2.6 景观生态学在沙漠化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3 遥感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选择
3.2 遥感图像处理
3.2.1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3.2.2 波段选择与合成
3.2.3 图象拼接
3.2.4 影象裁剪
3.3 草原沙化信息的解译
3.3.1 草原沙化指标的确定
3.3.2 草原沙化遥感信息解译
4 近13年来正蓝旗草原沙化动态监测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监测方法
4.2 13 年来正蓝旗草原沙化的动态变化
4.2.1 不同时期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4.2.2 草原沙化的面积变化
4.2.3 不同沙化等级草原的发展速率
4.2.4 不同研究时段的草地沙化等级转移矩阵分析
4.2.5 草原沙化等级的空间变化
4.3 小结
5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和预测正蓝旗草地沙化的动态演变
5.1 概述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获取
5.2.2 马尔科夫过程简介
5.2.3 马尔可夫稳定状态预测
5.2.4 草地沙化动态模拟和预测
5.3 小结
6 草原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6.1 概述
6.2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6.3 正蓝旗草原沙化景观动态分析
6.3.1 研究区两个时期沙化草地各景观要素特征变化特点
6.3.2 草原沙化景观动态分析
6.4 小结
7 正蓝旗草原沙化的驱动机制分析及其防治策略
7.1 草原沙化发生的的潜在因素
7.2 正蓝旗草原沙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7.2.1 气候驱动力分析
7.2.2 人为活动对草原沙化的影响
7.3 正蓝旗草原沙化防治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问题讨论
8.3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的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7-12
参考文献
- [1].基于“3S”技术的草原生物量与碳贮量遥感监测研究[D]. 金云翔.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相关论文
- [1].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 [2].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D]. 陈四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
- [3].基于RS和GIS的绿洲植被与荒漠化动态研究[D]. 高志海.北京林业大学2003
- [4].荒漠化评价与监测研究——以盐池县荒漠化评价监测为例[D]. 张克斌.北京林业大学2003
- [5].中国及中亚地区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D]. 刘爱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
- [6].基于3S技术的锡林郭勒草原时空动态研究[D]. 刘桂香.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 [7].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D]. 史志华.华中农业大学2004
- [8].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系统退化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D]. 吕世海.北京林业大学2005
- [9].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 李昭阳.吉林大学2006
- [10].沙化土地遥感监测机理和方法研究[D]. 王晓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