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研究背景寰椎和枢椎位于生命中枢对应的部位,具有独特及复杂的解剖结构,被称为“上颈椎”。上颈椎疾患极易造成脊髓受压,导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极为棘手。寰枢椎后路手术是治疗上颈椎疾患常用的手术方式,先后有寰枢椎的线缆固定技术(Gallie技术和Brooks技术)、椎板夹(Halifaxclamp)和椎板钩(Apofix)技术、经关节螺钉技术(Magerl技术)、寰椎侧块螺钉技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和枢椎椎板螺钉+寰椎侧块螺钉技术,各种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生物力学特性。Margel+Gallie法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在治疗寰枢椎不稳方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同,但显露困难,容易引起颈髓、C2神经根和椎动脉的损伤;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的钉板固定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且无需显露寰枢椎侧块关节,但进钉标志不明显,显露困难,影响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目前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技术研究主要有谭明生、马向阳和校佰平等提出的方法,三种进钉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均非准确和简易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技术。马向阳等对单层皮质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层皮质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及单层皮质C3椎弓根螺钉固定之间比较,认为在寰椎椎弓根固定时,单皮质螺钉的固定强度就已经足够。上颈椎位置深在,解剖复杂,变异较大,上颈椎疾患多样,单从解剖学研究显然是不够的,不能提供个体化的处理方案,而三维CT能直观地、形象地和多角度地显示复杂的上颈椎的结构改变,显示其空间位置变化,能充分弥补普通X-ray、常规CT、常规MRI和导航系统的不足,可提供治疗上颈椎疾患个体化方案。因此,本研究从应用解剖学、剖面解剖学、生物力学和三维CT影像学进行寰枢椎的观察和测量,寻找简易和准确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的骨性标志,明确进钉深度,为临床提供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可行性依据、进钉点、进钉方向和进钉深度;探讨和判定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诊断指标和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强调不同患者需提供不同的个体化处理方案,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依据。2.目的2.1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的骨性标志,提出简易和准确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技术。2.2探讨寰枢椎皮质骨的分布情况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技术的限制因素。2.3探讨不同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技术和不同进钉深度的生物力学特性。2.4探讨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诊断指标和脊髓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判定依据。2.5探讨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三维CT影像学特点,强调不同患者需提供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3.研究方法3.1寰枢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选取60例120侧无破损和畸形的寰椎(C1)和枢椎(C2)防腐头颈标本,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解剖出C1和C2湿骨标本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精确度0.02mm),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精确度0.1度),观察寰枢椎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测量其相关解剖学参数。3.2寰枢椎的剖面解剖学研究选取30例60侧无破损和畸形的寰椎(C1)和枢椎(C2)防腐头颈标本,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解剖出C1和C2湿骨标本后即进行剖面解剖和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精确度0.02mm),量角器测量角度(精确度0.1度),测量其相关解剖学数值。3.3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螺钉拔出力测定选取28具年龄20-40岁的寰枢椎防腐湿骨标本,排除颈椎外伤、变性疾病、肿瘤和骨质增生等,采用3.5mm直径皮质骨螺钉分别随机选用左右交叉组合固定方式固定于寰椎和枢椎,固定于WDW31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的特殊底座和专用的把持器,测量不同进钉技术的不同深度的螺钉最大拔出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4正常人的寰枢椎三维CT应用研究选用30例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因外伤导致下颈椎骨折但不涉及寰枢椎损伤的青壮年患者进行寰枢椎螺旋CT(SOMATOM Plus 4型)扫描,采用配备的三维重组软件(SUN magic view 1000)进行三维CT重建和测量相关的三维CT参数,观察寰椎和枢椎的形态及其形态变化。3.5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寰枢椎三维CT应用研究选用和收集12例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并进行寰枢椎螺旋CT(SOMATOM Plus 4型)扫描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三维CT影像学资料,采用配备的三维重组软件(SUN magic view 1000)进行回顾性三维CT重建,观察寰椎和枢椎的形态及其形态变化,测量相关的三维CT参数并与病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3.6颅底陷入症的寰枢椎三维CT应用研究选用和收集10例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初步诊断为颅底陷入症并进行寰枢椎螺旋CT(SOMATOM Plus 4型)扫描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三维CT影像学资料,采用配备的三维重组软件(SUN magic view 1000)进行回顾性三维CT重建,观察寰椎和枢椎的形态及其形态变化,测量相关的三维CT参数并与病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3.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分析的q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4.结果4.1后面观见寰椎后弓上缘呈坡状,接近50%左右后弓于椎动脉最内切迹处明显下降后接近水平与侧块和横突相连接,称之为“典型后弓”,可分为顶部、平稳下降部、明显下降部、接近水平部和连接部等五部,少数不规则连于侧块和横突;左、右侧面观多数见后结节隆起,后弓前缘-椎弓根上缘-侧块后缘连成一线,类似“U”形,称“U”形线;后弓前缘-椎弓根上缘-横突上缘连成一线,类似“L”形,称“L”形线,两线底部为椎弓根。后弓典型时,椎弓根螺钉垂直进钉点位于明显下降部和接近水平部交汇处的后弓中央;后弓不典型时,寰椎椎弓根螺钉垂直进钉技术的进钉点应位于距离后中线18mm,向内不能小于14mm,向外不能大于22mm。椎弓根螺钉内倾进钉点位于接近水平部和连接部交汇处的后弓中央。4.2寰椎侧块的宽度和高度明显大于螺钉的直径(3.5mm),说明侧块可经过直径为3.5mm的螺钉,寰椎后弓(椎弓根)最薄处的宽度明显大于螺钉的直径(3.5mm),大多数寰椎后弓(椎弓根)最薄处的高度>4mm,说明大多数寰椎后弓(椎弓根)可经过直径为3.5mm的螺钉;寰椎垂直进钉技术的进钉深度为椎弓根中点至侧块前缘的距离,约为28mm,寰椎内倾进钉技术的进钉深度为侧块的长度,约为24mm;寰椎垂直进钉技术的进钉方向为上倾50(上倾角),不内倾,寰椎内倾进钉技术的进钉深度为内倾250(侧块角),不上倾;少数寰椎后弓最薄处的高度<4mm,是寰椎垂直进钉技术的限制因素,寰椎内倾进钉技术的限制因素是暴露范围大,内倾角度大,损伤椎动脉和C2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可能性大。4.3枢椎椎弓根宽度和高度明显大于螺钉的直径(3.5mm),说明枢椎椎弓根可置入直径为3.5mm的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进钉深度为椎弓根+侧块的长度,约为28mm;进钉方向为内斜约150(内斜角),上倾约350(上倾角)。4.4寰椎椎弓根部的皮质骨较厚,松质骨较少,甚至没有松质骨;枢椎椎弓根部的皮质骨较厚,松质骨较少。4.5相同进钉深度(分别进钉1/3、2/3、3/3和4/3)的C1垂直进钉组、C1内倾进钉组和C2进钉组之间的最大拔出力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C1垂直进钉的不同深度最大拔出力均>相应C1内倾进钉的不同深度最大拔出力均>相应C2进钉的不同深度最大拔出力;进钉1/3的最大拔出力最小,进钉2/3的次小,进钉3/3的次大,进钉4/3的最大拔出力最大,但容易出现崩裂,三种进钉方式的进钉1/3组、进钉2/3组、进钉3/3组和进钉4/3组之间的最大拔出力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6 SAC/矢状径比值的正常范围为0.55-0.65,比值<0.50,可考虑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或颅底陷入症的存在;比值<0.40,可能存在脊髓神经的损伤,SAC/矢状径比值越小,ADI/矢状径比值越大,JOA评分分数越小,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越大。4.7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寰椎中轴角>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寰椎中轴角>正常成人的寰椎中轴角,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寰椎中轴角与正常成人的寰椎中轴角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寰椎中轴角的正常范围为100-350,角度>350,可考虑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存在;角度>400,可能存在脊髓神经的损伤,寰椎中轴角越大,SAC/矢状径比值越小,ADI/矢状径比值越大,JOA评分分数越小,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越大。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寰椎中轴角与正常成人的寰椎中轴角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角度>300,可能存在颅底陷入症,但寰椎中轴角分别与SAC/矢状径比值、ADI/矢状径比值和JOA评分分数的统计学分析均无相关性(P>0.05)。4.8大多数齿状突和枢椎椎体连接处可见线形、柱形、椭圆形、类圆形的骨质未融合区,长轴与齿状突纵轴垂直,内含纤维组织,沿骨质未融合区长轴划一横线,位于齿状突枢椎椎体连接处,称“齿体间线”;少数齿状突和枢椎椎体连接处骨质完全融合,未见骨质未融合区。正常的齿体比值为0.50-0.60,比值>0.65,可考虑为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比值>0.70,可考虑为颅底陷入症。4.9三维CT个体化地发现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寰枢椎形态改变和寰椎旋转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并成角移位等,并进行个体化的测量。个体化地发现颅底陷入症的寰枢椎形态变化,并进行个体化的测量齿状突顶点至Chamberlain线的距离和齿状突顶点至McRae线距离,分别为-7.9mm±1.5mm和-4.9mm±1.7mm。5.结论5.1寰椎后弓典型时,寰椎椎弓根螺钉垂直进钉点位于明显下降部和接近水平部交汇处的后弓中央;后弓不典型时,寰椎椎弓根螺钉垂直进钉技术的进钉点应位于距离后中线18mm,向内不能小于14mm,向外不能大于22mm。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进钉点位于接近水平部和连接部交汇处的后弓中央。5.2大多数寰椎椎弓根螺钉垂直进钉技术是可行的,进钉深度约为28mm,进钉方向为上倾约50,不内倾,限制因素是寰椎后弓最薄处的高度<4mm;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倾进钉技术也是可行的,进钉深度约为24mm,进钉方向为内倾约250,不上倾,限制因素是暴露范围大,内倾角度大,损伤椎动脉和C2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可能性大。5.3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可行的,进钉深度约为28mm,进钉方向为内斜约150,上倾约350。5.4寰枢椎椎弓根部的皮质骨较厚,松质骨较少,提醒术者注意。5.5寰椎垂直进钉技术,寰椎内倾进钉技术和枢椎进钉技术的螺钉具有均等的抗拔出力,进钉3/3足以稳定,不必超过皮质。5.6 SAC/矢状径的比值是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或颅底陷入症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反映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5.7寰椎中轴角是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反映先天性寰枢椎脱位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5.8齿体间线是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齿体比值是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指标之一,也是颅底陷入症的诊断指标之一。5.9三维CT可个体化地观察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和颅底陷入症的寰枢椎形态改变并可进行个体化的测量,从而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