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与花

唐代文人与花

论文摘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盛时期,由于朝廷的提倡和支持,赏花在唐代社会广泛流行,不仅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唐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有关唐代文人与花的研究虽有一些研究成果,却不能全面展示唐代文人与花的关系。鉴于此,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拟用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借鉴历史地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试图对唐代文人与花做一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认识、理解当时文人与花的关系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分析唐代文人与花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局限性;二是说明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三则是介绍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的写作方法。第二章历史渊源与唐代花卉概况。此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追溯文人与花的历史渊源,对唐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文人与花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指出由于各个时段人们对花卉的认识不同,故而使各个时期的文人对花的钟爱也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总体看来,唐以前,只是有少量花卉的观赏性被人们发现。人们对花的认识主要还是以其实用价值为主。文人们对花的喜爱也是逐渐发展变化的,所以各个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爱花的代表性文人,如先秦时期的屈原,魏晋时的陶渊明。他们对花的钟爱对唐代及以后各代乃至现代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二部分则是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介绍唐代花的种类及其品种、花色,同时对唐代重要的产花城市也进行简单的探讨。第三章唐代赏花的兴盛及文人的恋花情结。本章首先对唐代从开元、天宝年间兴起的赏牡丹热潮所带动的赏花之风进行整体的概述,指出在这个时段里,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大都热衷于赏花。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文人。然后分析唐代赏花重牡丹以及大多伴随着宴会的特点。接着就对这种大规模的赏花运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指出赏花之风在带动了唐代花卉业的发展、为唐代文化注入了新元素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赏花之风的盛行,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其次针对唐代文人的恋花情结作详细且具体的阐述。与之前各个时期相同,唐代文人对花也是推崇备至,尤其是对牡丹那种热烈而又痴狂的喜爱,以至于他们在歌颂、赞美牡丹的色、香、美等的同时,又给牡丹花赋予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内涵,这就促进了牡丹文化的发展。唐代文人在生活中赏花、种花、食花、簪花,在创作里吟花、赞花,又以各种花为依托抒发自己内心各种各样的感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花的精神内涵。最后,结合之前的论述,将唐代文人与花的关系做一个小结。指出这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花美化了文人的生存环境,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并为其创作提供素材;而文人则是赋予花更多的含义,由于文人的出名也使一些花名声大振。所以说本章主要是通过唐代文人涉足花的各种活动,来论述花在唐代文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第四章唐代文人爱花的原因。本章主要是针对唐代文人为何如此爱花这个问题展开的。指出花之所以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普遍喜爱,这是与花本身的颜色、香味、姿态等自然属性密不可分的。花的自然属性就成为古代文人喜爱它们的共同原因。可是唐代文人爱花也有其特殊的原因。这原因不仅与唐代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有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唐代文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及当时社会的心理文化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一、研究现状与局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本文的基本结构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历史渊源与唐代花卉概况
  • 第一节 历史渊源
  • 一、先秦时期
  • 二、秦汉时期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唐代花卉的概况
  • 一、可供观赏花卉的种类
  • 二、主要的产花城市
  • 第三章 唐代赏花的兴盛及文人的恋花情结
  • 第一节 赏花之风概述
  • 一、赏花之风的兴起及特点
  • 二、赏花之风的影响
  • 第二节 文人的恋花情结
  • 一、牡丹情结
  • 二、花与文人生活
  • 三、花与文人创作
  • 四、小结
  • 第四章 唐代文人爱花的原因
  • 第一节 历代文人喜爱花的共同原因
  • 一、花色
  • 二、花香
  • 三、花的姿态
  • 四、花卉强身健体的药用价值
  • 第二节 唐代文人喜爱花的独特原因
  • 一、适宜的社会条件
  • 二、时代文化心理及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
  • 三、唐代文人爱花的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唐代桃源诗看唐代文人仕与隐的矛盾[J]. 语文学刊 2011(03)
    • [2].唐代文人的旅游生活与文化[J]. 飞天 2011(20)
    • [3].唐代文人旅游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4].唐代文人和医学关系初探[J]. 榆林学院学报 2017(01)
    • [5].唐代文人园审美嬗变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4)
    • [6].论科举制度对唐代文人旅游风尚的影响[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7].唐代文人的音乐态度与西域音乐的吸收[J]. 兰台世界 2015(06)
    • [8].从唐代祭礼看唐代文人的心态变迁与文学选择[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9].由盛唐诗歌看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唐代茶诗与酒诗的比较研究[J]. 福建茶叶 2017(06)
    • [11].李白的书剑飘零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02)
    • [12].唐代文人自然观的嬗变及其园林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评《唐代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研究》[J]. 中国蔬菜 2020(07)
    • [13].唐代文人宦游视域下的岭南饮食题材诗歌文化表达[J].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3)
    • [14].试论唐代文人的儒侠精神及其社会原因[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02)
    • [15].唐代文人的诗思禅心及其传达的途径[J]. 前沿 2011(16)
    • [16].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7].敦煌遗书保存的唐代文人佚诗——敦煌的唐诗讲座之二[J]. 丝绸之路 2012(16)
    • [18].论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J]. 现代交际 2018(15)
    • [19].唐代文人阶层的春游[J]. 青年文学家 2014(02)
    • [20].唐代田园诗与唐代文人的淑世精神[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1].唐代文人不得志[J]. 人才资源开发 2012(02)
    • [22].唐代文人“行路难”考论[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3)
    • [23].试论唐代文人城市情结的心理结构[J]. 嘉兴学院学报 2018(04)
    • [24].寺院中的“花开富贵”——试论唐代文人隐逸观[J]. 鸡西大学学报 2016(02)
    • [25].唐代文人的交游活动及其文学影响[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6].从唐诗中的灯意象品读唐代文人的情深与思深[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1)
    • [27].论唐代文人的恋京情结[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28].“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身处困境中的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9].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30].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J]. 文史知识 2010(05)

    标签:;  ;  

    唐代文人与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