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

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改革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以往社会需求与大学课程的关系研究中,从社会对大学课程影响的角度研究较多,而大学内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回应的研究较少;从市场或政府对大学课程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市场、政府、第三部门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背景,从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个社会需求的主体入手,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认知、理解和回应的过程与机制。在收集6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等三类共18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强势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招生市场和院校之间市场竞争对大学课程影响不大,各校为了应对就业市场在课程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尽管存在一些消极应付行为;第三部门对大学课程的影响微乎其微。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虽已形成了一定的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借助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揭示,在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中,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回应是大学对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观念和制度这三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协调关系的综合考虑的—个能动、能知的决策过程。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大学内部成员对这三个因素的价值判断和甑别的选择性回应,而不是机械的或复制式回应。根据影响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理解因素的分析,论文建议在今后我国大学课程改革中要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过度干预,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并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从而达成行政与学术、学科与市场的平衡,实现政府、市场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大学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 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外部环境的新特点
  • 二、大学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途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价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理论框架
  • 一、大学课程外部社会需求主体的认识与界定
  • 二、"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三、"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功能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重要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及其选择缘由
  • 二、案例学校的选择
  •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可靠性
  • 二、研究伦理
  • 第五节 研究过程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过程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在大学课程变革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一节 政府对大学课程意识形态的掌控
  • 一、牢固确立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二、强制性统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第二节 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定制大学课程基准
  • 一、专业目录: 对大学课程的官方控制
  • 二、专业规范: 对大学课程进行具体框限
  • 第三节 教学评估和项目建设引导大学课程改革
  • 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大学课程实行过程控制
  • 二、"精品课程"项目引导大学课程建设
  • 第四节 强势政府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及其弊端
  • 一、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必要性
  • 二、强势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不利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对大学课程变革的影响
  • 第一节 以"空壳化"的专业应对招生市场
  • 一、学生升学中挑大学选专业的局限性
  • 二、大学本科专业的"空壳化"
  • 三、课程信息资源匮乏加剧"空壳化"
  • 第二节 确保学生向"工作生活"过渡
  • 一、大学就业压力倍增
  • 二、大学"教育生活"中的课程变革
  • 第三节 构建与院校定位相匹配的课程
  • 一、责任促使一流大学领跑大学课程改革
  • 二、生存迫使地方普通高校实施特色化课程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部门对于大学课程变革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 一、第三部门的内涵
  • 二、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 一、中美学术第三部门的个案分析与比较
  • 二、我国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和困境
  • 第一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
  • 一、不同层次类型大学课程回应策略
  • 二、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课程回应策略
  • 三、高等教育系统转型时期的的课程回应策略
  • 第二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困境
  • 一、大学课程变革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 二、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内部困难和阻力
  • 三、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外部困难和阻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大学课程变革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 第一节 社会需求主体对大学课程的影响机制
  • 一、政府对大学课程的政策干预机制
  • 二、市场对大学课程的利益驱动机制
  • 第二节 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回应的新模式
  • 一、课程纵向结构由"三层楼"向"三平台"转变
  • 二、引进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 第三节 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 二、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 第二节 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一、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干预
  • 二、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
  • 三、大力提升教师参与大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水平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推广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推广
  • 三、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案例大学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框架
  • 附录二: 访谈征询信
  • 附录三: 案例大学访谈资料编码表(隐去)
  • 附录四: 案例大学文本资料编码表(隐去)
  • 附录五: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务处长版)
  • 附录六: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院长版)
  • 附录七: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授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