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意义:强直性脊柱炎(AS)高发于15—30岁的男性青年,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其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等,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目前临床一般按照骶髂关节的病损程度来分早、中、晚三期。本病早期难以确诊,晚期难以治疗,治疗关键时期在中间阶段。有学者提出目前AS的分期过于笼统,不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临床上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在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不尽一致。有些患者受累关节存在严重的功能受限,然而X线显示关节间隙仍然存在,并无骨桥形成。经过适当的治疗(如药物、理疗、银质针等)后,其功能受限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纤维性强直期的观点。通过中等样本AS病例的X线、临床表现等的研究发现,骶髂关节的受累程度并不能很好的代表髋关节、脊柱的受累程度;而且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即使受累严重如不全脱位或者骨性融合也不会对人体功能产生太大的影响,而脊柱、髋关节等的受累可导致残废等严重后果。因此我们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一种新的分期方法——按照脊柱、髋关节等受累最严重的部位来分期。分为早期、进展期、纤维性强直期、骨性强直期四期,从而使临床治疗更有针对性。目的:通过观察随机收集的AS病例的X线和临床表现,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与脊柱和/或髋关节X线表现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更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方法。探讨新、老两种分期与BASMI、髋关节活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BASDAI、BASFI的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新分期是否能较好的代表AS病情的严重度。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检验新分期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并评价两种分期各自的优缺点。方法:随机收集南方医院具备完整颈、腰椎正侧位和骨盆正位片(包括双髋关节)的AS病例37例,由两名医生对X片各自进行两次盲法阅片评分,对颈椎、腰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均按BASRI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每个部位的最高评分为4分,最低0分,明确的损害为评分达2分以上,将结果取平均值后用统计软件分析骶髂关节与脊柱(颈椎+腰椎)、髋关节BASRI之间的相关性。第二阶段随机收集南方医院具备所需完整病例资料的AS病例45例,分别进行Bath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评分(BASMI)、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按照新、老两种分期标准分别分期后,分析两者同BASMI、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三阶段集齐所需完整病例资料的AS病例28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进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标(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标(BASFI)评分,评价两种分期同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7例患者(男30例,女7例,平均年龄28.49岁)中脊柱受累Ⅱ级以上30例,占81%,髋关节受累Ⅱ级以上15例,占40.5%。骶髂关节评分与脊柱之间r=0.459,骶髂关节评分与髋关节评分之间r=0.465,说明这种相关的强度不大。骶髂关节Ⅱ级10例中,4例脊柱未见明显受累,7例髋关节未见明显受累,1例有髋关节损害者其程度要重于骶髂关节;Ⅲ级16例中,5例脊柱为0—轻度受累,12例髋关节未见明显受累,1例有髋关节损害者其程度要重于骶髂关节;Ⅳ级11例中,3例脊柱为0—轻度受累,3例髋关节未见明显受累。临床研究第二阶段的45例患者中,22例按髋关节受累严重程度分期,其髋关节功能活动方面相关性与老分期比较的r值分别为0.891、0.650;38例按照脊柱受累程度分期,其BASMI相关性与老分期比较的r值分别为0.789、0.687。第三阶段研究的28例患者中,新分期与BASDAI、BASFI的r值分别为0.540、0.648,老分期中则为0.330、0.459。BASDAI与BASFl分数之间的相关性为0.742。结论:1、根据AS放射学评分标准BASRI的相关性研究,骶髂关节损害严重度并不能很好的代表AS脊柱及髋关节损害严重度,老分期按骶髂关节改变来分期难以全面反映病情。2、提出并初步完善了一种新的分期方法——按照脊柱、髋关节等受累最严重的部位来分期。3、新分期比老分期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符合患者功能受累评分的严重度。4、在患者自我评分的BASDAI、BASFI上,新分期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而老分期相关的强度不大。5、通过本研究,新分期在各项评分指标上均优于老分期,说明这种分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便于采取针对性治疗,减少残疾发生,适宜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