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认为,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本论文分为六部分。序论部分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对象、调查过程和研究方法,从杂技、民间艺术研究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在民间艺术研究回顾中特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对民间艺术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对本文解释理论传统再造、记忆理论和有限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系统考察了杂技在吴桥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作者指出,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充满波折——封建政府的打压、民国时期的“改造”和文革期间的否定,然而,杂技的诱惑力使得学艺、从艺行为从未中止,并且形成绵延至今的规模大、影响力广的吴桥杂技学童和艺人群体。第三部分考察吴桥杂技教育形式的变迁。发现:第一,学艺方式呈现由家族行为向个人行为转变的趋势,第二,国家力量的介入,使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和历史上延续而来的草根传承模式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杂技教育形式。第四部分剖析当代吴桥杂技学童群体学艺传统的再生产。详细分析学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学艺动因的变化、群体构成及不同人士的学艺态度。着重探讨时代背景的变化,即改革开放后客观环境对学艺行为的许可,以及吴桥杂技从业者状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的学艺动因和构成情况。作者认为,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的学艺动因已由单纯的生存抉择发展为对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和名誉声望等更深、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在构成方面,该群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从而使学艺传统经历再生产。第五部分从拜师仪式的消失、学艺日常生活和主要社会关系变化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学艺过程的再造。作者认为,伴随学艺机构、学艺类型的变化,学艺过程也被再造,如进入学艺领域的程序的简化,即历史上拜师仪式消失;学艺行为由附属于演出到步入规范化程序;杂技学童从由师傅完全负责到学校和家长共同负责等。这些表明,历经30年(改革开放至今)的“再造”,学艺行为正在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迈进,吴桥杂技文化传统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更为健康的生命力。结论部分从个人(吴桥杂技学童)、单位(吴桥杂技团校)与国家三者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述吴桥杂技艺人再造。作者认为,吴桥杂技学艺行为的存在和发展,应置于时代背景和地方文化传统中加以考察。吴桥杂技学艺传统的再造过程表明,国家力量在延续地域文化传统上具有深层影响,它提供了有利后者发展的空间和相关支持;而在此空间中的学艺机构改变着学艺行为中家族的作用方式,使学艺呈现新景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理论运用
  • 五、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 六、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吴桥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杂技艺人社会地位的变动
  • 第一节 吴桥的地域背景
  • 一、近代的华北
  • 二、吴桥杂技的形成与文化圈的界定
  • 第二节 历史上杂技艺人社会地位及其形成
  • 一、杂技的历史流变及被边缘化的轨迹
  • 二、杂技艺人的历史社会地位
  • 第三节 建国后国家力量的作用和吴桥杂技艺人社会地位的变动
  • 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力量对杂技和杂技艺人的塑造
  • 二、艺人下放及其对老艺人学艺、从艺态度的影响
  • 三、改革开放后杂技艺人的重生
  • 小结
  • 第三章 吴桥杂技教育形式变迁
  • 第一节 杂技教育历史形态
  • 一、历史上吴桥杂技的传承模式
  • 二、历史上吴桥杂技传承中的家族特征
  • 第二节 当今杂技教育多元并存
  • 一、传统的变奏—家族传承方式
  • 二、纳入正统的尝试—团带班的培养方式
  • 三、领军者—公立杂技学校
  • 四、主体构成—民办杂技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群体构成和学艺传统再生产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学艺传统恢复动因分析
  • 一、学艺传统的恢复
  • 二、杂技学童群体壮大动因
  • 第二节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构成分析
  • 一、吴桥杂技学童群体基本构成
  • 二、构成特征及其类型分析
  • 第三节 学艺动因
  • 一、杂技世家孩童学艺动因
  • 二、农村孩童学艺动因
  • 第四节 学艺态度
  • 一、杂技学童
  • 二、非世家出身的杂技学童家长态度
  • 三、杂技演员
  • 四、圈外人士
  • 小结
  • 第五章 杂技艺人再造
  • 第一节 拜师仪式的消失
  • 第二节 学艺日常生活
  • 一、历史上学艺状态
  • 二、当今食宿条件的改善
  • 三、学艺行为独立
  • 第三节 主要社会关系变化
  • 一、历史上师徒关系
  • 二、当今主要社会关系的变革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学艺行为的个体化倾向
  • 二、传统社会关系的现代运作
  • 三、国家力量的嵌入与学艺传统的再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塑民族艺术精品 促产业链条升级——吴桥杂技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研究[J]. 杂技与魔术 2019(01)
    • [2].吴桥杂技大世界助力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J]. 杂技与魔术 2015(06)
    • [3].吴桥杂技学校再收非洲留学生[J]. 杂技与魔术 2015(06)
    • [4].燕赵风骨与吴桥杂技艺术[J]. 杂技与魔术 2015(01)
    • [5].试论吴桥杂技服装的民族化表现[J]. 大众文艺 2015(06)
    • [6].吴桥杂技艺术之民族精神[J]. 大众文艺 2015(05)
    • [7].吴桥杂技大世界 2015大型暑期促销演艺活动完美收官[J]. 杂技与魔术 2015(05)
    • [8].吴桥杂技[J]. 思维与智慧 2020(15)
    • [9].从河北走向世界的“吴桥杂技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31年的发展历程[J]. 乡音 2018(07)
    • [10].走近艺术[J]. 散文诗 2017(13)
    • [11].吴桥杂技公园漫步[J]. 小学生优秀作文 2017(29)
    • [12].“吴桥杂技大世界”一游[J]. 辅导员 2015(26)
    • [13].有一种病叫“过度”[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3(01)
    • [14].吴桥杂技,因“运”而兴[J]. 浙江画报 2013(11)
    • [15].当代吴桥杂技人文社会环境研究[J]. 作家 2010(04)
    • [16].对吴桥杂技演出市场现象的调查分析[J]. 杂技与魔术 2018(02)
    • [17].吴桥“杂技进校园”开启杂技传承新途径[J]. 杂技与魔术 2018(02)
    • [18].吴桥杂技大世界 演千年杂技传奇[J]. 杂技与魔术 2017(01)
    • [19].“十一”黄金周 吴桥杂技大世界奏响国庆欢乐颂[J]. 杂技与魔术 2016(05)
    • [20].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绝技闯天下[J]. 神州 2014(19)
    • [21].杂技人生——贺吴桥杂技大世界开园运营二十周年[J]. 杂技与魔术 2013(03)
    • [22].旅游节庆消费群体的培育——以吴桥杂技节为例[J]. 经济与管理 2008(07)
    • [23].“奖学之旅”访华团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J]. 杂技与魔术 2015(05)
    • [24].沧州旅游景区语言景观实探——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例[J]. 风景名胜 2019(10)
    • [25].吴桥杂技大世界[J]. 中国老区建设 2013(09)
    • [26].吴桥杂技大世界:永不落幕的艺术节[J]. 杂技与魔术 2012(02)
    • [27].吴桥杂技大世界:永不落幕的艺术节[J]. 中国农业信息 2012(17)
    • [28].吴桥杂技入围上海世博会[J]. 杂技与魔术 2010(01)
    • [29].吴桥杂技品牌的未来发展[J]. 大众文艺 2009(24)
    • [30].论吴桥杂技的保护与传承[J]. 四川戏剧 2008(01)

    标签:;  ;  ;  ;  ;  

    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