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哈尔滨银行)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发展虚拟经济。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作用。本文在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转换条件及转移模式。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转换条件转移模式关系
0引言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实现的基础和源泉。实体经济:是生产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并完成产品最终消费的必要的空间位移或布局(如制造、采掘、加工等行业)。这里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生产出实实在在的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二是完成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必要的空间位移或布局。虚拟经济是指只增加价值而不增加使用价值的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如金融业、部分流通企业等)。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由这两种经济形式组成,只是由于国家发展的程度不同二者的相对比重不一样。当一个国家虚拟经济的份量与实体经济份量比重失调时,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发展中的国家通常是虚拟经济部分不足,相对制约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而对于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比重,且将虚拟经济发挥到了极限。用一句通常的话来说:发展中国家需要资金补充(只要不是过度注入,则成为一种经济发展正常的需要),发达国家有资本输出的冲动(若这种资本输出是寻求正常利润,则不足为怪),问题是这种资本输出形式往往容易变异成对外掠夺财富的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或者通过虚拟经济手法转换以非常的廉价获取他国的实体经济,以达到对他国经济的总体控制。
2虚拟经济产生的必然性及转换的条件
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时候,他的剩余资本就要寻找扩张新的出路,显然由于实业投资获利速度及风险性远远慢于金融及流通参与的速度和效益,而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间断由于资本的匮乏,需要注入资金进行生产扩大,因而构成了资金供求关系。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家占多数,经济发展竞争激烈,因而虚拟经济部分就有了充分的市场,并且显得愈来愈有份量了。若某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货币具有代表性,则由这种货币形成的虚拟经济就可以无限的膨胀,且不具备任何风险。虚拟经济典型表现为:一是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通过种种形式进行金融控股或热钱流入。二是流通过程价值链的不增加使用价值环节部分。由于这个价值链构成中有实用价值的部分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虚拟部分占的比例非常大,所以除去生产部分和完成空间位移部分的,其他部分基本可以看作虚拟的经济部分。而恰恰虚拟经济引进国家所处环节部位弱势导致产出低效益或无效益。
3虚拟经济的冲击力度及转移模式
虚拟经济由于实体生产的转移导致弱势国家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才流失、企业贱卖、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则说得直接:如果中国停止平均每星期几十亿美元的美债购买量,美国经济就会有大麻烦;但是,中国经济由于对美国出口萎缩,也会有大麻烦。德龙(BradfordDeLong)认为:“庞大的外汇储备事实上相当于中国为富裕的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巨额补贴。”中国用占GDP相当分量的资金购买美元债券和资产——美国短期国债、长期国债、以房地产抵押作担保的证券等等,中国央行与其他亚洲国家央行一道,实际上承担着美国几千亿美元的全部经常性项目赤字。世界最大债务国,长年投资净收益。身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贸易经常项目逆差了20多年,美国却还保持了20多年的投资收益顺差、净流入。“欠了别人大量债务,不但不需要向别人付息,反而要从别人那里收取利息。”。因为“美国作为主要货币储备国,拥有无限的美元储备。”,因为“只有美国能够成为一个巨大的净债务国,而不会危及本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因为通过虚拟经济运动,“美国人什么也不用干,单凭美元霸权,坐收巨额利润。”。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美国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达15%,是当年银行利息的3倍。其中,投资中国和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回报率更是高达36.9%。有中国和日本们大力吸纳美元,不惜让外汇储备额屡创新高,才有美国用赤字财政大力发展“战争经济”、保持连续20多年经济平稳增长的余地。靠血汗工厂出口廉价产品,几经辛苦换回的美元,还会乖乖回到美国,投资低回报的美债;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则在中国理所当然地收取高额投资回报。而“中国纺织品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而这些流通中的虚拟经济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转换表明:由于虚拟经济对一国经济的冲击犹如太极内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强势国家将通过虚拟经济运动使本国经济越变越强,而弱势国家将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虚拟运动使本国经济越变越弱。形成了先通过虚拟经济掠夺入手,再廉价收购实体经济拥有结果,直到有一天控制和掌握了相对弱势国家的一切,逐步使之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转换模式。
4虚拟经济的运动及其带来的后果
虚拟经济是依靠金融、流通等优势而为转移利润、转嫁危机存在(产业转移与赤字减债),它的每一次到来和每一次离开都是危机的蕴藏和危机的发生,它在运动中一步步蚕食和掠夺了弱势国家的财富和资源,而且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它的过度的运动对弱势国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一是失了公平、丢了效率。本来弱国想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公平和效率间进行取舍时比较注重效率,而且的确给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了效率,但由于对大量的过度的外部虚拟经济的运动无法控制,导致了效率的转移。且效率越高,转移得越多越快。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曾发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感叹。
二是枯了资源、毁了环境。大量外来的过度的虚拟经济的运动,是需要资源来予以匹配的,是需要环境来承受的。对于弱国来说资源和环境过度的承受能力,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格局的改变(既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减少和环境恶化),哪还谈得上经济持续的发展?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将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的产业竞争能力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领导能力,也空前加强。分散的发展中国家,成了西方的生产线、车间、甚至是大“排污池”。
三是弱了国家,苦了人民。大量外来的过度的虚拟经济的运动,它相应的代价将由弱势国家和人民来承担,必然导致经济的对外的依赖性增加,使国家意志变弱。而由于效率转移、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企业贱卖,将使人民生活水平更加降低、生存条件更是缺乏保障。如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大幅升值,随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一蹶不振了近20年。美国经济却在稳定地蓬勃发展。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日本尚且如此,其他相对经济较弱的国家就可想而知了。麦金农分析得十分透彻:“由于美元具有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美国可以独自背负巨额的本币债务,不会像较不发达、存在原罪问题的债务国那样,受到货币攻击。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美国几乎可以无休止地从国外借债,弥补其巨额财政赤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安迪森·维金说:“如果在一个能够真正实现货币自由流通的体系里,美元恐怕早已经土崩瓦解了。”事实上,美国成了国际金融体系中惟一不受监督的特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