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DH群体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及QTL检测和效应分析

普通小麦DH群体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及QTL检测和效应分析

论文题目: 普通小麦DH群体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及QTL检测和效应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贾高峰

导师: 陈佩度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群体,加性效应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小麦重要病害,能造成产量损失,影响种子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作物轮作制度的改变和气候的变迁,我国部分小麦产区赤霉病呈蔓延加重趋势。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对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赤霉病造成的危害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麦品种望水白和苏麦3号是公认的抗赤霉病优良种质,用它们作亲本选育了一大批赤霉病抗性强的品系和品种。苏麦3号抗赤霉病的遗传研究和利用相对较多,以望水白作亲本构建DH群体进行OTL的检测和效应分析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利用望水白×Alondra’s、苏麦三号×Alondra’s杂交组合构建2个DH群体,分析群体赤霉病抗性的分布、分类、稳定性和年度间相关性,比较不同抗源材料的抗性遗传机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不同环境条件下赤霉病抗性QTL,分析主效QTL效应,QTL上位性效应以及QTL和环境互作效应,筛选作为辅助选择的SSR分子标记。 1.望水白×Alondra’s DH群体植株高度呈连续的单峰正态分布;利用Alondra’s的1RS·1BL易位片断上特异性RAPD引物OPH20,扩增DH群体,多态性比例为69∶65,符合1∶1随机分离比率。该DH群体基本符合分子标记作图要求。 2.望水白×Alondra’s DH群体2001年病小穗平均数为8.75,2002年为6.85,2003年为4.87。2001年气候条件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和发展。赤霉病抗性年度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用不同时期的病小穗数、病小穗率作聚类因子,采用最小方差法对DH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群体分成稳定的抗赤霉病DH系、稳定的感赤霉病的DH系、稳定的中等抗性DH系以及抗性在年度间表现不稳定的DH系。各类型的划分与育种上赤霉病病级分类标准一致,可以作为赤霉病病级的量化指标。 3.苏麦3号×Alondra’s DH群体2001年病小穗平均数为9.15,2002年为6.82,2003年为5.26。望水白×Alondra’s DH群体赤霉病抗性好于苏麦3号的群体,但群体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赤霉病的发生和发展

2.赤霉病的遗传研究

3.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

4.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检测

5.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6.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部分 普通小麦DH群体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及QTL检测和效应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DH群体分布分析

2.2 DH群体赤霉病抗性年度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2.3 赤霉病抗性聚类分析

2.4 望水白×alondra's DH群体遗传模型分析

2.5 苏麦3号×alondra's DH群体赤霉病抗性比较分析

2.6 望水白×alondra's DH群体SSR标记筛选

2.7 DH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2.8 SSR标记辅助选择

3.讨论

3.1 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定位结果比较

3.2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与QTLMapper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QTL定位的遗传群体

3.4 赤霉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和标准

3.5 赤霉病抗性类型

3.6 QTL定位群体大小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冬小麦耐热性及相关性状数量位点遗传剖析[D]. 李世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 [2].水稻DH群体的构建与微卫星标记分析[D]. 冯英.浙江大学2002
  • [3].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分析[D]. 赵勇.河北农业大学2014
  • [4].水稻F2群体SSRs连锁分析及分子标记作图模型研究[D]. 谭军.浙江大学2001

相关论文

  • [1].小麦高密度PCR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赤霉病QTL近等基因系的选育[D]. 薛树林.南京农业大学2007
  • [2].小麦赤霉病菌与寄主小麦的互作研究[D]. 史建荣.南京农业大学2000
  • [3].根据抗病基因保守区克隆小麦抗病基因及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双单倍体作图群体的构建[D]. 秦跟基.南京农业大学2001
  • [4].水稻DH群体的构建与微卫星标记分析[D]. 冯英.浙江大学2002
  • [5].小麦抽穗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分析[D]. 宋彦霞.四川农业大学2005
  • [6].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力鉴定、毒素检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 武爱波.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抗赤霉病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鉴定及聚合[D]. 刘光欣.南京农业大学2005
  • [8].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分析及抗赤霉病侵染QTL的分子标记开发[D]. 赵冬梅.南京农业大学2006
  • [9].普通小麦毒素(DON)积累抗性种质筛选、配合力分析和QTL定位[D]. 裴自友.南京农业大学2007
  • [10].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的开发[D]. 余桂红.上海交通大学2008

标签:;  ;  ;  

普通小麦DH群体赤霉病抗性遗传研究及QTL检测和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