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小灶性脑梗塞的疗效与~(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

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小灶性脑梗塞的疗效与~(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

论文摘要

目的:本试验试图利用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研究氟桂利嗪对脑局部血流量(rCB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钙超载和钙拮抗剂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同时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氟桂利嗪对急性小灶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门诊急性小灶性脑梗死病人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OCSP分型为局限的PACI;③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31分;④发病在24小时以内;⑤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者;⑥既往无脑卒中史。随机分为2组:基础用药对照组(n=30),氟桂利嗪治疗组(n=30)。基础用药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300ml加胞二磷胆碱1.0静脉点滴2周,每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氟桂利嗪治疗组给予基础用药,同时口服氟桂利嗪10mg/次,每晚一次,连续服用4周。每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均行首次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治疗结束时再次显像,两次成像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处理,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各组治疗前后rCBF(以半定量值RJ表示),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Sc)及残疾水平评分(Barthel指数,BI)。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发病后28天内(治疗结束前),复查头颅CT/MRI。梗死灶直径小于1.5cm或大于3cm的患者不进行统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的RI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的差异,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分析氟桂利嗪治疗组RI变化值与神经功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早期~(99m)Tc-ECD SPECT脑血流显像的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10)
    • [2].~(99m)Tc-ECD 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两种不同半定量指标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的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03)

    标签:;  ;  ;  ;  ;  ;  ;  

    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小灶性脑梗塞的疗效与~(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