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学院宜宾644000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与原则,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石,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促进科学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归宿。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科学发展观Discusse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workspecialcharacteristic
ZhouGuangjun
Abstract:Thesciencedevelopmentviewi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workimportantinstructionandtheprinciple,humanisti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workcornerstone,improvestheeducationqualityi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supervisoryworkcore,thepromotionsciencedevelopmenti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workhometoreturnto.
Keywords:TheuniversityEducationadministrationEducatesthesuperintendentSciencedevelopmentview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114-0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理论纲领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顺利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工程和德政工程。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关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自由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教育是民生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1.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是指导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对高校管理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坚持人本思想,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关爱每一个被管理者,做到严慈结合、尊重与信任他们。
1.1关爱被管理者。关爱被管理者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育被管理者是一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要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管理者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关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被管理者的爱,而不是面向一部分被管理者,也就是无论被管理者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个人喜好、利益来选择。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故而师爱是“泛爱”,而不能是“偏爱”。高校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工作能力、业务精湛的教师和品德优良的学生,而且更要关注师生中的“弱势群体”。因为被管理者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管理者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特别是被管理者家庭环境、社会地位、及个人阅历等各不相同,管理者更应处事公正,平等对待。
1.2严慈结合。高校管理者对师生的情感是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对被管理者的爱应是“严慈相济”,也就是说既要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要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在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严格要求、细心关怀。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用规范的言行、奉献的人格,净化塑造每个被管理者的心灵。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被管理者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被管理者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个别差异,灵活处理教育管理出现不同问题,使被管理者如沐春风、在愉悦之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1.3尊重信任被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尊重信任应是管理者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尊重、信任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而已。如果缺乏对被管理者的尊重信任,不仅不能令行禁止,而且更谈不上管理育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具体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任何不尊重,都应受到谴责。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没有把被管理者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对他们为人的尊严及权利损害、践踏,会对被管理者的身心产生严重的损害。尊重信任被管理者并不是放弃对被管理者的批评教育,假使那样,又变成了放任。管理者可以批评教育被管理者,但不能污辱被管理者的人格,不能漠视被管理者应有的学习与管理权。漠视或污辱被管理者人格尊严和人格,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会带来被管理者的畸形发展。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被管理者,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被管理者,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被管理者,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被管理者的美好心灵,使高校教师真正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使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2.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应以人为本,而且必须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引领自身行为,不断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2.1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充实管理理论知识,切实推进民主管理。首先,高校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写写文件、上情下达,它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与经验、技能技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专业、有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尽量充实、完善自身的管理知识与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育人。其次,高校组织存在学术与行政两方面的职责,高校教育管理应走向民主化。实践证明,在高校管理中,如果只由管理者决定管理内容和程序,而管理对象对此无权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意愿,管理对象的许多与管理内容高度相关的信息就难以搜集,其合理要求也将受到压制。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把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评价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形式,调动高校各类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人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和机会。[1]
2.2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法,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益。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主要环节,教育管理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学院的教育管理水平与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效的社会效益。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而且还应学会如何管理、如何育人。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调动师生的主体性,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将管理和服务、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管理创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育人环境,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情感和行为的高度契合,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达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智慧,减少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收益。
2.3积极参与教育管理改革与研究,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管理改革与研究既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也是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与研究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青睐,“以研促教”、“以研促管”效果明显;但是,仍有不少教育管理工作者仍不重视教育管理改革与研究,认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只要搞好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就行了,没能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改革与研究的真正意义。我们认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就应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在教育管理反思、教育管理研究中成长。同时,教育管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高校教育管理者在组织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中必须以人为中心,把人看成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主旋律;[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从而有效激发师生的创造精神和自身潜能,促进高校管理的不断创新。
总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技巧,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被管理者,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被管理者,切实提高教育管理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3.促进科学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归宿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主要生产者与传播者,人才资源的总量和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促进师生和谐进步、学校特色的达成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归宿。
3.1高校教育管理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一切的发展均以自我发展为基础,高校教育管理应培养个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3]高校管理者必须坚持以学生权利为本位,在肯定学生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的前提下,以学生权利而不是以学生义务为起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4]必须建立起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教育机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教育意识、自我创造意识,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德才兼备是全面发展的标准,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人文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底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3.2高校教育管理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也应是发展的主体,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发展潜能。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应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更多强调教师的“蜡烛”般地奉献精神、“园丁”般的服务意识、“小草”的顽强意志,当然,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和顽强意志,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蜡烛”就会失去光辉、“园丁”和“小草”就失会生命力,就不能更好地奉献与服务。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中不能以牺牲教师的发展来获得学生的成长、不能以牺牲一部分的发展而嬴得另一部分甚至个别教师的发展,相反,只有师生的共同成长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的成长。
3.3高校教育管理应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师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只能师生的和谐发展,才能学校的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中不仅要关注与促进个体的教育主体的发展,而且要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着眼于高校自身长期、高效的发展。只有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师生的和谐发展才能物质基础与环境支持。其次,高校教育管理应凸显自身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校某些方面的潜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与特征。大学的生命在发展学术,发展学术重在追求真理,追求真理则意味着知识创新,大学管理必须尊重学术自由,恪守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的运行机制;[5]高校教育管理只有充分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地促进特色的形成,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总之,高校不仅是师生成长的摇篮,而且是学术传承创新的基地。高校教育管理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谈红.从人的本质属性谈教育管理的人性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3(2)
[2]徐广东.“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杨立军.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3(7)
[4]魏小琳.从大学生权利看高校的教育管理[J],江苏高教,2006(6)
[5]杨元业.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民主性与高效性关系之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