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由于比普通纳米单体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能,因而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ZnO是一种新型的Ⅱ-Ⅵ型半导体材料,纳米级ZnO出现的量子尺寸效应,使其能隙变宽,导带电位更负,价带电位更正,从而获得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大大提高了催化活性。SnO2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其理论初始容量高,目前已在电池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中孔多面体密堆积碳材料集合了多种优点于一身,它将使不同应用领域发生重大的变革,如气体分离、水净化、催化剂和电化学应用中的电极材料等。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新颖的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其中包括蒲公英状镓掺杂的ZnO/硬脂酸复合物材料、核壳结构的SnO2@C纳米链材料以及中孔多面体密堆积的碳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晶型、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还采用荧光光谱(PL)、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性质等进行了进一步表征,并初步探讨了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对其中相关材料还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模拟污染物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定义、性质、常用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就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合成及生长机理做了简单的概述。分别就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和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原理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蒲公英状镓掺杂氧化锌/硬脂酸纳米复合物(Ga-doped ZnO/SA-NCs)的合成、表征、可能的形成机理及其光催化性能。采用水热法合成由直径为20-50 nm,长1-4μm的纳米棒并列构成的蒲公英状Ga-doped ZnO/SA-NCs,并从改变镓金属掺入量,改变反应时间等方面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如果镓不参与反应便会形成纳米片状样品,纳米棒则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长。以这些结果为依据,我们推测蒲公英状样品可能的形成机理是:前驱物分解后的产物着附在镓液滴表面,镓液滴在不断传送分解产物供纳米棒生长的同时自己也发生化学反应参与到样品生成中,最终以镓液滴耗尽结束反应。为了探讨这种蒲公英结构镓掺杂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我们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作为光催化剂进行罗丹明B的光降解测试,最后测得样品在氙灯光照(模拟太阳光)下的光降解率可达60%。第三章介绍了核壳结构SnO2@C纳米链超结构材料的合成、表征、可能的形成机理及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壳厚为2-10 nm,以6 nm粒径左右的Sn02纳米簇为核的核壳粒子组成的纳米链,并从改变焙烧过程中保护气体的流速以及焙烧温度、时间,葡萄糖加入量等对比实验,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得到核壳结构SnO2@C的关键是控制好保护气体为低流速,通过调整水热过程中葡萄糖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的碳层厚度,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样品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只是Sn02纳米粒子的粒径会稍微变大。以这些结果为依据,我们推测核壳结构SnO2@C纳米链超结构样品可能的形成机理中碳多聚物起主要的作用,适当含量的碳可以将团聚的SnO2NPs分散成纳米簇,还像桥梁一样成为SnO2NPs之间连接的介质,碳包裹在外层促进形成了核壳结构的纳米链。我们将不同碳层厚度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结果发现具有8 nm碳层壳的SnO2@C纳米链材料电极,在300 mA/g电流密度下,经过100个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仍能高达650 mAh/g。第四章介绍了中孔多面体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可能的形成机理。采用葡萄糖水热碳球经醋酸锂处理后,再经高温焙烧制得了孔径约30 nm的多面体碳球,并且碳球自发密堆积成宏观可裁剪的块体材料。通过改变试剂用量、改变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对比试验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样品可能的形成机理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把葡萄糖水热碳球溶胀后,醋酸锂对其实施锂离子嵌入,随后的高温处理使得碳酸锂熔盐析出,从而制得了这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碳材料。第五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的名词简称表
  • 本文中所用的测试仪器的情况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纳米材料简述
  •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1.3 目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1.3.1 水热与溶剂热法
  • 1.1.3.2 气相-固相生长法
  • 1.1.3.3 溶液-液相-固相法
  • 1.1.4 纳米材料的表征
  • 1.1.4.1 纳米材料的结构分析
  • 1.1.4.2 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析
  • 1.1.4.3 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分析
  • 1.2 纳米超结构材料
  • 1.2.1 纳米超结构材料概述
  • 1.2.2 纳米超结构材料合成
  • 1.2.3 纳米超结构材料生成机理
  • 1.2.3.1 取向依附生长
  • 1.2.3.2 柯肯达尔(Kirkendall)效应
  • 1.2.3.3 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熟化
  • 1.2.4 纳米超结构材料应用
  • 1.3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概述
  • 1.3.1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特点和应用
  • 1.3.2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
  • 1.3.3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的研究状况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Bs)概述
  • 1.4.1 LIBs负极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 1.4.2 LIBs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状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溶液-液相-固相法合成蒲公英状镓掺杂的氧化锌/硬脂酸纳米复合物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制备方法
  • 2.2.3 样品的表征和测试
  • 2.2.4 光催化降解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成分分析
  • 2.3.2 形貌与结构表征
  • 2.3.3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4 能谱分析(EDX)
  • 2.3.5 可能的生长机理
  • 2.3.6 发光光谱(PL)分析
  • 2.4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2@C核壳纳米链的可控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第3章 新颖3-D超结构SnO2@C核壳纳米链的可控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制备方法
  • 2@C核壳结构纳米链的制备(SCNCs)'>3.2.2.1 SnO2@C核壳结构纳米链的制备(SCNCs)
  • 3.2.2.2 锂离子电池活性极片的制备
  • 3.2.2.3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 3.2.3 样品的表征和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成分分析
  • 3.3.2 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3 可能的生长机理
  • 2@C 3-D超结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3.4 SnO2@C 3-D超结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孔多面体碳球的制备及其自发密堆积成块体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制备方法
  • 4.2.2.1 胶状碳微球(CCMs)的制备
  • 4.2.2.2 中孔多面体密堆积碳材料的制备
  • 4.2.2.3 中孔多面体密堆积碳的宏观块体材料的制备
  • 4.2.3 样品的表征和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物相分析
  • 4.3.2 形貌和结构分析
  • 4.3.3 可能的形成机理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结构逻辑形态的建筑语言辨析[J]. 华中建筑 2013(02)
    • [2].超结构聚苯乙烯膜在织物上的呈色性能[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04)
    • [3].树枝状大分子液晶的分子设计及其自组织超结构[J]. 化学进展 2009(Z2)
    • [4].声学黑洞轻质超结构的低频宽带高效隔声机理及实验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10)
    • [5].菲波纳契准周期超结构光纤光栅[J]. 光子学报 2009(08)
    • [6].应变和温度变化对超结构光纤光栅光谱的影响[J]. 光通信研究 2013(03)
    • [7].一种新型的利用重构等效啁啾超结构光纤光栅消啁啾技术研究[J]. 物理学报 2009(10)
    • [8].间歇过程多杂质用水网络的超结构模型及求解[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11)
    • [9].基于枝状超结构的蒸汽管网优化及禁忌搜索策略[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2)
    • [10].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J]. 农家参谋 2018(24)
    • [11].炼油厂氢气分配系统超结构优化方法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19(34)
    • [12].超结构法分步综合热集成的质量交换网络[J]. 化工学报 2010(10)
    • [13].嵌入式轻质超结构设计与振动控制研究[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S1)
    • [14].“珠串”堆叠超结构的介孔铁酸锌的制备与表征[J]. 材料工程 2013(10)
    • [15].Al-O化合物中的有序超结构与取向畴[J]. 电子显微学报 2020(05)
    • [16].基于超结构光纤光栅的编/解码器的发展和应用:第二部分(英文)[J]. 光学仪器 2014(05)
    • [17].超结构α-Fe_2O_3纳米棒作为新型无黏结剂阳极用于高性能纤维状镍/铁电池(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10)
    • [18].基于超结构的BN随机搜索学习算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7(11)
    • [19].聚乙二醇辅助水热法组装锑纳米片为三维纳米超结构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0].我校教师首次在《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7(05)
    • [21].超结构光栅DBR半导体激光器的数值模拟[J]. 半导体光电 2008(01)
    • [22].非标准模型的性质[J]. 时代金融 2015(03)
    • [23].多元超结构Berkson测量误差模型的分析[J]. 应用概率统计 2012(01)
    • [24].一族新的并超运算(英文)[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3)
    • [25].基于最大水回用规则的遗传算法用水网络优化[J]. 化工学报 2008(02)
    • [26].Zr-0.75Sn-0.35Fe-0.15Cr合金在250℃去离子水中的初期腐蚀行为[J]. 金属学报 2020(02)
    • [27].基于P-图的流程知识自动生成方法[J]. 化工学报 2019(02)
    • [28].超结构光纤光栅在自发布里渊散射测量中的应用[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8(03)
    • [29].100GPa条件下BC_4N(C_2)/(BN)_(2×1)(111)超结构的电子特性及光学性质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30].多反馈混合模式振荡介质中超结构行波的模拟与分析[J]. 山东化工 2018(23)

    标签:;  ;  ;  

    低维纳米超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