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免疫性不孕约占不孕症中10-30%,抗精子抗体(AsAb)是引起免疫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其占了免疫性不孕的9-36%。目前在临床上已受到广泛关注。西医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因副作用较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本病与肾密切相关。肾为生殖之本,肾之精气充盛,是孕育的先决条件。肾为免疫之本:《内经》曰:“肾生骨髓”,“其充在骨”。肾主骨生髓,骨髓的充养依赖于肾的功能,肾精充足,则骨髓化生有源。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的发源地,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骨髓产生的T细胞和B细胞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肾的涵养下,免疫系统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调节功能。这与中医在对肾与免疫关系的认识上不谋而合。如果肾阴阳失调,则可发生免疫调节失衡,因而认为肾为免疫之本,生殖与免疫同为中医肾脏所立,所以,肾虚是免疫性不孕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故而在治疗上,多采用滋阴补肾之法,配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及活血化瘀等法。大量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表明,具有上述作用的方药对免疫性不孕的治疗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少,易于为病人所接受。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益真2号胶囊对不孕症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影响的临床研究,探讨滋阴补肾法对免疫性不孕的治疗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并初步探讨抗精子抗体免疫性不孕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在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纳入患者51例,按2:1比例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隔绝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益真2号胶囊治疗,对照组在隔绝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强的松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的下降率、转阴率、患者的妊娠率及临床症候的改善情况;并将上述数据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妇科资料等输入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下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清ASAB平均下降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血清ASAB的转阴率、妊娠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8.33%,41.67%;对照组血清ASAB的转阴率、妊娠率及总有效率为20%,0,20%;两者转阴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中药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有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纳入的51例患者中O型血的为82.4%;具有生殖道炎症病史的为74.55%,过敏体质的为25.49%。结论:口服益真2号胶囊及强的松均可使不孕症妇女的血清ASAB水平下降,但中药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水平,且总有效率及症候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口服益真2号胶囊是一种治疗血清ASAB免疫性不孕症更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说明滋阴补肾中药治疗血清ASAB免疫性不孕具有临床疗效。另外,ASAB免疫性不孕的发生可能与夫妇间血型、生殖道炎症、过敏体质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