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技术对传统地图印刷出版业的冲击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吴爽[2](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孙茂宁[3](2021)在《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摄影、印刷技术的成熟与发达,图像开始在上海的印刷出版物中大量出现,成为记录和反映上海都市社会和市民生活的常用媒介载体。在民国末期连续发行十年的《永安月刊》就将图像作为办刊的一大特色,其刊载的各类图像记录下民国末期“光怪陆离”的上海社会的同时,也建构了上海市民对“摩登都市”的现代想象。本文以118期《永安月刊》中的图像史料等原始文献为主要分析依据,以封面图像、电影剧照、艺术摄影、讽刺漫画、广告画等图像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图像与现代性二者的关系这一研究视角下,通过对上述类型的图像史料进行归纳和解读,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永安月刊》的产生环境、《永安月刊》中图像对现代都市娱乐和消费生活的想象和建构、图像被《永安月刊》选择的原因及意义、《永安月刊》中被赋予都市现代想象意涵的图像所具有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发现,出版于盛世之后的乱世的《永安月刊》,背靠四大百货之首的永安百货,以一贯的版式、栏目,扎实的内容,严谨的排版坚持出版10年之久。《永安月刊》基于永安百货的商业基因,生来就带有娱乐、消费等都市特质,而这种都市特质也恰如其分地符合风行现代生活方式的上海。自创刊开始,《永安月刊》就将“消闲”作为办刊宗旨,使其通过图像大力倡导正当娱乐休闲的同时,亦揭示其美学价值,推进现代都市的建设和健康唯美生活态度的养成,从而营造符合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及审美价值的时尚。除此之外,《永安月刊》还通过图像所表达的有关女性消费和商品广告的内容,引导读者和都市市民朝着现代消费观念及行为改变,并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认可和广泛传播。本文认为,《永安月刊》利用图像作为传达永安百货消费理念的方式,不但呈现了有形的消费品,更帮助读者想象了消费生活的氛围,使其成为营造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镜像呈现。此外,《永安月刊》的编者们把抚慰都市市民的焦虑精神作为自我调适之道,将《永安月刊》塑造成为深受生存压力困扰的读者们的精神家园,引导读者对未来现代生活的想象产生追求与热望。但在这一过程中,《永安月刊》中的图像并未将“孤岛”时期上海都市市民的战时娱乐和消费生活的全貌完全表现出来,而是迎合了那些隐藏在畸形繁荣的社会环境背后的异质的社会阶层和矛盾的市民心理,有意无意地造成了读者和都市市民对国难的“忽视”并宣扬了“孤岛”的殖民属性。因此,当时上海存在的种种意象昭示着上海的都市现代性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距离都市市民想象中的图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永安月刊》图像中呈现的上海现代都市形象可以认为仅仅是想象中的纸上的城市。
张志强,王鹏飞,魏玉山[4](2020)在《“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研究丰富多元。论文方面,涵盖了出版史、编辑学相关理论、阅读文化、数字出版、学术出版、主题出版、出版营销与管理、出版改制、出版"走出去"等九大主题;专着方面,则在出版学理论、出版史、编辑学、出版经营管理、新媒体与数字出版等五个领域多有拓展。当前出版学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研究不深入、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极分化、对现代出版技术研究不足、研究问题扎堆等问题。对于"十四五"期间出版学研究,可以在出版学学科史研究、出版融合发展研究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吕赛熠[5](2020)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化的阅读要求促使数字阅读成为人们的主流阅读方式,数字出版产业保持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出版业,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顺应出版行业的发展潮流,很多传统出版社不断探索创新进行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然而,碍于资金、技术方面的障碍,一些出版社并未成功实现这一华丽的转身。在一个良性的出版生态中,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时代不仅需要大型的部委社,也应该有地方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他们彼此滋养相互供给,才能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知识的共享、平台的开放将是创新的第一要义。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新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最有力的见证者,凭借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很早就开展了数字出版业务,实现了从单一的专业科技社向大型综合性出版社的转型,在众多出版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专业出版社在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研究对象,结合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实践,为其他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利的建议。由于每个出版社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PEST及SWOT分析法来丰富论文的理论研究;全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专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融合发展的四个进程;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第四章以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案例,剖析该社在内容资源、数字技术、平台、人才等方面进行的发展策略;第五章是通过对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具体分析,为其他专业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提供策略思考;第六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及展望。
齐永光[6](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任环环[7](2020)在《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物质的承载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传播类的出版产业—音乐出版物—一种以受众为产业终端的产品,自然也就会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新的改变与调整。数字化时代伴随的是数字化的出版,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本文以音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对于传统音乐期刊的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再从宏观上从企业、政府、出版社对于数字化音乐出版物的调控进行近一步探析。进而得出数字化出版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等问题的阐述。正文首先是从音乐期刊的演变与出版媒介变革入手,去发现媒介阶段性发展特征予以音乐期刊发行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出音乐期刊在数字化媒介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从编辑、发行、销售、营销甚至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宏观上出发,认为当前的企业应当进行革新与优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应进行扶持与引导的宏观调控。结论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我们要追寻数字化期刊的行走脚步,把握潮流与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共赢。
刘雪艳[8](2020)在《5G时代出版业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移动通信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抢夺的技术高地,我国在这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5G技术的普及,势必将会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而以内容生成作为源头的出版业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将会呈现出何种新的业务形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对于出版业来说,只有在基于新技术的基础上,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提前的预判与准备,才能真正做到“适者生存”和“强者领跑”。要想对5G技术可能催生的业态进行一个正确的预见,首先需要深刻理解5G技术的典型特征:容量大,速率高和低延时,不难预见,在5G技术的自身特点与发展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其势必将对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内容传播、生产发布、渠道建构及市场营销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界限将再次被扩展,在智慧出版以外,可能增加类似立体出版这样的新业态形式,出版产业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庞大。只有对出版业的业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对企业的顺利转型与稳定经营带来帮助。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通过文献分析法探讨总结出当前5G时代下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次,主要从概念、内容、业态的特征等方面来论述了5G时代下出版业可能会出现的新业态形式,以及这些新的出版物形态在5G的高速度、低延时、强计算、富场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出版业优质内容的优势,构建新型的编辑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新的出版发展模式。对于这些与传统出版业在各个流程都有显着差异的新型出版,一定需要有新的方式与之适应,基于此理念,文章从战略定位,人才培养,内容形式、产权保护与监管、技术更新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王秀珊[9](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的知识大爆炸浪潮带动了科学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现代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社会发展与国计民生规划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与之相对应的,是各个学科与行业部门的技术升级与革新。内容是数字出版的核心,是智媒时代重要的流量入口,也是吸引受众进而维持用户黏度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的技术储备与人才市场的成熟,无形中给予了数字出版内容生产重构秩序的最大便捷条件。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对媒介生态而言,其已然从工具论范畴转变为本体论存在。在人工智能主导下的媒介场域中,语音交互应用和智能机器人成为一种新载体。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催发,使得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领域的革新主要表现为人机协同使内容生产不再以“人”为绝对主体;算法主导使内容生产方式向精准定制化发展;用户导向思维使内容生产涌现了对话式等新理念。人工智能为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开辟新路径的同时,也重构了数字出版内容以算法分析辅助选题策划,以机器创作创新内容生产,以自动编校提速编辑加工,以场景感知催生新的反馈模式的全新出版业态。跨界融合发展因各自标准体系的不同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应用的深入化,人工智能的程序性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无形性与不确定性,使得二者标准化的构建尤为重要。协同性、安全性、开放性原则是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内容标准化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当然,标准化的统一构建,必须建立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标准化共性之上,二者共性主要体现在基础标准、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但因信息茧房、技术局限、人才缺乏、设备普及区域失衡等因素的限制,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仍存在发展瓶颈。所以,为使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创新升级带来更大的产业效应,需加强和完善人工智能技术、新标准化构建以及外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服务等。人工智能对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推动,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数字出版内容的可计算性增强给人工智能的腾飞提供了加速剂,而人工智能又为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带来了潜在的革命性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断深入,理智看待人工智能热,稳步尝试,提供优质内容,加强出版队伍建设,助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新发展。
王瑶[10](2020)在《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图的本质是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传承方式,然而惯性思维总是将地图默认为认知空间环境的科学工具而忽视地图的文化功能。民国时期风云巨变,一方面政治制度上经历封建专制向共和制的转变,另一方面各方思想论战交锋,出版物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走向历史舞台。本文选取民国作为时间节点,研究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地图出版群体,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角度研究地图编绘的意义探索民国时期地图出版业的发展动态及编辑特色,以此丰富民国出版史的内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研究民国地图出版的缘由和意义,并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说明。第二部分是地图出版发展历史的回顾,以民国为时间节点划分然后分别概括,古代地图部分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归纳出各时期的地图特征、编绘特色等;民国地图部分则围绕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机构分布进行宏观描述,力求给读者以全面而整体的印象。第三部分是对民国时期地图出版兴起的动因分析,地图与其他出版一样兼具文化性和商品性,因此除了考虑到时代背景还需要考虑读者的知识需求与出版社的商业驱动。第四部分对地图进行个案分析结合上文的宏观分析,进一步阐释民国地图的编绘特征和出版特色,与现代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民国地图出版的总体评价,亦是对前文的总结。总的来说,民国地图出版是民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在传统舆图与现代地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地理知识极度匮乏的年代地图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市场的空白还是读者自然科学知识的“启蒙书”,对开拓视野、启迪民智、推广地理科学等方面启到了重要作用。
二、新技术对传统地图印刷出版业的冲击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技术对传统地图印刷出版业的冲击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
1.2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永安月刊》的相关着述 |
1.2.2 关于《永安月刊》的相关论文 |
1.2.3 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相关着述 |
1.2.4 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相关论文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基于图像文本的研究 |
1.3.2 对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关注 |
1.4 文章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
第二章 生于“孤岛”:畸形繁荣下的上海和《永安月刊》 |
2.1 繁荣与落寞同在:孤岛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
2.1.1 畸形繁荣的社会环境 |
2.1.2 崇尚消闲的文化环境 |
2.2 自带永安基因:源于永安百货的《永安月刊》 |
2.2.1 永安百货公司的创办和发展 |
2.2.2 企业办刊风潮下的《永安月刊》 |
2.3 小结:“孤岛”之不孤与《永安》之现代 |
第三章 消闲“使命”:《永安月刊》图像中的都市娱乐 |
3.1 传播“现代”的都市映像 |
3.1.1 电影剧照中的现代意涵 |
3.1.2 艺术摄影中的现代元素 |
3.2 融合“传统”的审美旨趣 |
3.2.1 传统中国元素的勃发 |
3.2.2 多元文化观念的交融 |
3.3 小结:重新发现“美”的现代都市娱乐 |
第四章 “摩登”范儿:《永安月刊》图像中的现代消费 |
4.1 “描绘”未来的图像广告 |
4.1.1 被广告“定义”的市民消费 |
4.1.2 被广告“描绘”的消费都市 |
4.2 “推动”消费的女性形象 |
4.2.1 利用女性形象 |
4.2.2 营造女性空间 |
4.3 小结:被女性和广告“包围”的都市现代消费 |
第五章 “选”与被选:图像与《永安月刊》的互动关系 |
5.1 潜移默化:作为营销策略的《永安月刊》图像 |
5.1.1 配合永安经营方针 |
5.1.2 体现编者理念认同 |
5.2 都会镜像:作为想象现代的《永安月刊》图像 |
5.2.1 融入都会摩登风潮 |
5.2.2 建构读者精神家园 |
5.3 小结:图像的都市归属与现代想象 |
第六章 逃离与迎合:基于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图像特征 |
6.1 主动逃离:对国难的“忽视” |
6.1.1 异质性的社会阶层 |
6.1.2 矛盾性的市民心理 |
6.2 被动迎合:对殖民性的“默许” |
6.2.1 时代浪潮的影响 |
6.2.2 商业利益的追求 |
6.3 小结:未完成的都市现代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论文评述 |
(一)出版史 |
(二)编辑学相关理论研究 |
(三)阅读文化 |
(四)数字出版 |
(五)学术出版 |
(六)主题出版 |
(七)出版营销与管理 |
(八)出版改制 |
(九)出版“走出去” |
二、“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研究专着评述 |
(一)出版学理论方面的代表性着作 |
(二)出版史方面的代表性着作 |
(三)编辑学方面的代表性着作 |
(四)出版经营管理方面的代表性着作 |
(五)新媒体与数字出版方面的代表性着作 |
三、出版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研究不深入 |
(二)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
(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极分化 |
(四)对现代出版技术研究仍不足 |
(五)研究问题呈现扎堆化现象 |
四、“十四五”的出版学研究重要课题 |
(一)出版学学科史研究 |
(二)出版融合发展研究 |
(三)中外出版发展比较研究 |
(四)出版学学科建设研究 |
(五)出版机构与出版人物研究 |
(六)疫情后出版发展研究 |
(5)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PEST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 |
1.6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字出版 |
2.2 转型升级 |
2.3 出版融合 |
2.4 知识服务 |
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3.1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内部优势 |
3.2.2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内部劣势 |
3.2.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外部机遇 |
3.2.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外部威胁 |
3.2.5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应对策略 |
3.3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1 图书出版 |
3.3.2 期刊出版 |
3.3.3 信息咨询 |
3.3.4 图书分销 |
3.3.5 数字出版 |
3.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 |
3.4.1 未充分利用内容资源 |
3.4.2 数字出版流程不健全 |
3.4.3 营销渠道比较单一 |
3.4.4 产业链条不完善 |
3.4.5 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
4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 |
4.1 策略一:创新内容生产模式,实现内容共享 |
4.1.1 开发研制数字化手册 |
4.1.2 建立共享出版平台 |
4.2 策略二:构建全媒体出版业态,完善出版流程 |
4.2.1 利用云系统实现整体运营 |
4.2.2 打造数字出版部门 |
4.3 策略三:拓宽营销渠道,打造私域流量 |
4.3.1 线上线下多元化发展 |
4.3.2 打造私域流量 |
4.4 策略四:强化IP思维,延伸出版产业链 |
4.4.1 开发衍生产品 |
4.4.2 连接上下游渠道 |
4.5 策略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4.5.1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
4.5.2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4.6 小结 |
5 对其他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启示 |
5.1 建立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
5.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
5.3 主动探索数字文化创意产业 |
5.4 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
5.5 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
一、文学的媒介 |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
二、文学接受 |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
一、文本的数字化 |
二、视听的数字化 |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
一、全民参与 |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
一、网络文学 |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信息茧房 |
二、产权争议 |
三、隐私保护 |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
一、注重读者反馈 |
二、紧抓优质内容 |
三、提高媒介素养 |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变革与音乐期刊之关系 |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传播媒介所发生的快速变革 |
一、印刷媒介 |
二、电子媒介 |
三、数字媒介 |
第二节 国内音乐期刊的演变历程 |
一、期刊与杂志的定义与关系 |
二、中国音乐期刊的出版与发展研究 |
第三节 音乐期刊出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互动” |
一、音乐期刊发展的现状 |
二、音乐期刊出版发行新时期“转型之路” |
第二章 数字化时代对音乐期刊办刊活动之影响 |
第一节 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面貌” |
一、传统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 |
二、当前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出版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编辑的影响 |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
二、编辑方式的改变 |
三、营销手段的转变 |
四、音乐编辑需要的“新”素养 |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期刊出版活动的改变 |
一、编辑、作者、读者沟通方式的简易化 |
二、资源整合的便利化 |
三、编辑流程的数字化 |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的发行方式的调查与认识 |
一、音乐期刊发行方式的变革 |
二、音乐期刊发行的数字化 |
三、音乐期刊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面临的“转型”之道 |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方式 |
一、音乐期刊出版流程方面 |
二、企业层面问题—内生动力不足 |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外部调控不够 |
第二节 对当前所采取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 |
一、出版流程方面 |
二、企业应对之策 |
三、政府转型之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5G时代出版业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局限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局限 |
第2章 5G时代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1 5G时代出版面临的机遇 |
2.1.1 数字化产业布局大放异彩 |
2.1.2 信息多维传播特征加速出版融合发展 |
2.1.3 新技术支撑出版物增强用户体验 |
2.1.4 催生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
2.1.5 重塑出版生态格局,开拓产业边界 |
2.2 5G时代出版面临的挑战 |
2.2.1 激烈竞争加速出版市场的优胜劣汰 |
2.2.2 出版与科技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
2.2.3 用户对三维信息的阅读需求更强烈 |
2.2.4 内容归属相关版权问题构成现实挑战 |
2.2.5 隐私泄露使得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
第3章 5G时代出版业态分析 |
3.1 人工智能+出版 |
3.1.1 基于人工智能的流程再造 |
3.1.2 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的机器撰稿 |
3.1.3 基于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推荐 |
3.1.4 基于知识服务图谱的知识融合出版 |
3.2 VR/AR+出版 |
3.2.1 利用VR/AR技术的富媒体出版 |
3.2.2 利用VR/AR技术的短视频知识服务 |
3.2.3 利用VR/AR技术的特殊领域教学 |
3.3 在线教育+出版 |
3.3.1 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 |
3.3.2 5G技术下在线教育的应用场景 |
第4章 5G时代出版业发展对策 |
4.1 把握5G时代出版业转型战略选择 |
4.1.1 从整体上把握产业发展转型方向 |
4.1.2 树立新理念,积极布局新业务 |
4.2 注重5G时代出版业人才培养 |
4.3 满足5G时代出版内容新要求 |
4.4 加快5G时代技术与出版有机融合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作品 |
(9)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性 |
第1章 人工智能对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 人工智能技术主导下的媒介生态成为一种泛化存在 |
1.1.1 语音交互应用成为数字内容搜索新途径 |
1.1.2 智能型机器人将成为数字内容新载体 |
1.2 人工智能提升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效率 |
1.2.1 人工智能助力纸质媒介的数字化工作 |
1.2.2 人工智能精简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流程 |
1.3 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中运用的可行性 |
1.3.1 国家针对性政策鼓励推动产业联动 |
1.3.2 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的产业共性 |
1.3.3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加速催发产业融合 |
第2章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发展方向 |
2.1 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主体:人机互补与同构 |
2.1.1 自然语言处理使内容生产主体智能化 |
2.1.2 智能语音系统使内容生产主体多样化 |
2.2 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方式:算法主导 |
2.2.1 算法机制下的精准化发展 |
2.2.2 用户图谱下的定制化发展 |
2.3 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理念:用户导向思维 |
2.3.1 以对话式理念为趋向的社交化生产 |
2.3.2 以用户连接为导向的社会化生产 |
第3章 人工智能在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具体应用 |
3.1 选题:千人一面与独树一帜共生 |
3.1.1 大众:定位效益市场 |
3.1.2 个性:精准用户画像 |
3.2 创作:机器创作创新内容生产 |
3.2.1 深度学习技术助力自动化内容生产 |
3.2.2 人机交互助力数字出版内容生产 |
3.3 审核:人工智能精准内容校对检测 |
3.3.1 快速校对基本内容 |
3.3.2 精准监测敏感内容 |
3.4 反馈:人工智能催生新反馈模式 |
3.4.1 场景感知催生内容宽度 |
3.4.2 互动反馈增加内容广度 |
第4章 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标准化构建 |
4.1 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标准化构建重要性 |
4.2 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标准化构建原则 |
4.2.1 内容生产主体:协同性原则 |
4.2.2 内容生产方式:安全性原则 |
4.2.3 内容生产理念:开放性原则 |
4.3 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标准化构建路径 |
4.3.1 基础术语标准的共性支撑 |
4.3.2 内容平台标准的规范协调 |
4.3.3 关键技术标准的核心竞争 |
第5章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应用瓶颈与对策 |
5.1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应用瓶颈 |
5.1.1 弱智能水平与高思维能力脱节 |
5.1.2 出版伦理及法律的矛盾对立 |
5.1.3 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单一 |
5.1.4 智能技术与设备的普及不足 |
5.2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应用对策 |
5.2.1 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强智能水平 |
5.2.2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标准新体系 |
5.2.3 建立AI人才体系,加速产业AI化 |
5.2.4 加强知识创新服务,提高受众信息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地图出版的时间脉络 |
2.1 古代地图出版概况 |
2.1.1 原始地图时期(西晋之前) |
2.1.2 传统地图时期(西晋至明初) |
2.1.3 实测地图时期(明清) |
2.2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概况 |
2.2.1 地图出版时间分布 |
2.2.2 地图出版空间分布 |
2.2.3 地图出版机构分布 |
2.3 民国时期地图对古代地图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兴起动因 |
3.1 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需求 |
3.1.1 “睁眼看世界”的地理意识觉醒 |
3.1.2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身发展需求 |
3.1.3 划分界限、收归主权的军事需求 |
3.2 读者的知识需求 |
3.2.1 地理教学用图 |
3.2.2 实用性科普用图 |
3.2.3 反映局势的时局图 |
3.3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
3.3.1 民国时期各地的舆图出版的机构统计 |
3.3.2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经营模式分析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地图编绘及出版特色 |
4.1 地图的编辑群体 |
4.1.1 学者型人才 |
4.1.2 技术型人才 |
4.2 地图的编稿与编绘——以《申报》地图为例 |
4.2.1 信息采集 |
4.2.2 地图编辑 |
4.2.3 地图印制 |
4.3 地图的出版特色 |
4.3.1 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教学地图 |
4.3.2 爱国主义影响下的国耻图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评价 |
5.1 军事色彩鲜明 |
5.2 政治性和商业性并存 |
5.3 中西合璧的过渡产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新技术对传统地图印刷出版业的冲击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D]. 孙茂宁. 兰州大学, 2021(02)
- [4]“十三五”以来的出版学研究[J]. 张志强,王鹏飞,魏玉山. 出版发行研究, 2020(10)
- [5]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合发展策略研究[D]. 吕赛熠.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6]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7]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D]. 任环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8]5G时代出版业态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刘雪艳. 湘潭大学, 2020(02)
- [9]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研究[D]. 王秀珊. 湘潭大学, 2020(02)
- [10]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D]. 王瑶.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