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寄宿在胃粘膜表面的革兰阴性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多数专家认为萎缩性胃炎或合并肠化时建议根除Hp,是因为根除Hp可改善胃粘膜炎症,甚至可以逆转粘膜萎缩、肠化和基因不稳,进而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但是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否需要进行Hp根除,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甚至出现是否根除依据患者的意愿决定,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根除Hp对患者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改变的影响,而后结合随访,明确根除Hp对我国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带来的益处。二、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对照的队列研究,对内镜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Hp阳性根除组(根除组)、Hp阳性不根除组(不根除组)和Hp阴性组。Hp根除组治疗方案分为两种:1.序贯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每天二次共5天,随后埃索美拉唑20mg+替硝唑0.5g+克拉霉素0.5g每天二次共5天;2.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共7天。不根除组和阴性组治疗方案:饭前口服铝碳酸镁1.0,每日3次,共8周。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复查胃镜,并检测Hp和评价消化道症状、胃镜下表现、胃粘膜炎症改变情况。统计学方法:所有CRF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统计录入,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美国的SAS统计分析软件,试验数据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分析、Kruskal-Wallis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非参数统计等方法分析。定义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1例病例,在试验期间因各种原因脱落的病例数为100例。经过8周治疗,三组治疗前后在症状总评分、内镜下糜烂、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方面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根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差值为3.56±1.37,显著高于未根除组(2.80±1.30,P<0.01)和阴性组(3.13±1.17)。根除组治疗后胃黏膜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的分值下降分别达到1.08±1.34和1.42±1.09,亦显著高于未根除组(0.49±1.47和0.61±1.34,P<0.01),但两组在内镜糜烂的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根除组和Hp阴性组之间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还证实,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达到85.4%,显著高于经典三联的Hp根除方案(66.0%,P<0.05)。四、结论对于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尽管根除Hp不能显著改善内镜下的糜烂评分,但是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慢性炎症评分及活动性炎症评分,故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早期根除Hp。在Hp根除方案的选择上,序贯疗法的根除率要优于EAC三联方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论文; 幽门螺杆菌论文; 序贯疗法论文; 根除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