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社区空间”系统构建初探

城市分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社区空间”系统构建初探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的扩张和更新伴随着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入了新区,拥有了自己的“家”,但是人们对“家园”的感觉却丧失了。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与社会原则相背离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我们必须从源头上重新探寻社区规划建设的症结并寻求根本解决之道。高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问题。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更多的考虑物质因素;社会科学家则更关注非物质因素;至于居住者,则是“感受”真正的城市——真正的城市是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论文基于居住者的感知视角,重点研究空间结构上社区物质营造与社会意义上社区非物质的营造。一方面,从社会原则的宏观背景透视社区的意义和社会成因,反过来,从社区规划角度构建合理空间与社会原则的统一。本文在研究探析的过程中将城市社区分地段分类型研究,多角度透视了社区与城市,社区与人的系统关系,初步建构了更为人性化的社区空间系统框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社区有关概念
  • 1.2.1 社区的基本概念
  • 1.2.2 社区的要素
  • 1.2.3 社区的本质
  • 1.2.4 社区与社会
  • 1.2.5 社区与城市
  • 1.2.6 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
  • 1.2.7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目标
  • 2 国内外社区理论研究及现状评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社会网络研究
  • 2.1.2 社区模式研究
  • 2.2 国外相关实践
  • 2.2.1 TND——肯特兰镇(Kentland, Gaithersburg, Maryland)[10]
  • 2.2.2 TOD——西拉古纳市(Laguna West,Sacramento, California)
  • 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社区理论的演进
  • 2.3.2 社区模式研究
  • 2.4 国内相关实践
  • 2.4.1 小规模有机更新一一北京菊儿胡同改造
  • 2.4.2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 2.5 小结
  • 3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差异分析
  • 3.1 居住区与社区
  • 3.1.1 基本概念的差异
  • 3.1.2 基本特征的差异
  • 3.2 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
  • 3.2.1 基本概念的差异
  • 3.2.2 基本特征的差异
  • 3.2.3 相互关系
  • 3.3 从居住区规划转向社区规划
  • 4 城市不同地段社区特征性营造研究
  • 4.1 城市社区的界定和划分
  • 4.1.1 根据地理区域界定
  • 4.1.2 根据历史特点和行政管辖界定
  • 4.1.3 根据生态、资源、价值观念界定
  • 4.1.4 根据城市特色地段界定
  • 4.2 各地段的概念
  • 4.2.1 城市历史地段
  • 4.2.2 城市中心地段
  • 4.2.3 城市建成区地段
  • 4.2.4 城市边缘地段
  • 4.3 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的类型
  • 4.3.1 传统型社区重复
  • 4.3.2 单位制社区
  • 4.3.3 商品型社区
  • 4.3.4 边缘社区
  • 4.3.5 论文重点研究对象
  • 4.4 城市历史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 4.4.1 历史地段社区的现状及衰败的原因
  • 4.4.2 历史地段社区营造的原则
  • 4.4.3 小结
  • 4.5 城市中心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 4.5.1 城市中心地段社区的特点
  • 4.5.2 城市中心地段社区的营造原则
  • 4.5.3 小结
  • 4.6 城市建成区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 4.6.1 “单位制”社区
  • 4.6.2 没落的“单位制”社区
  • 4.6.3 城市郊区化
  • 4.6.4 小结
  • 4.7 城市边缘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 4.7.1 城市边缘地段社区的特点
  • 4.7.2 城市边缘地段不同群体的居住类型
  • 4.7.3 城市边缘社区建设的原则
  • 5 案例研究探讨
  • 5.1 西安北院门回民社区研究探讨
  • 5.1.1 现状调研与分析
  • 5.1.2 居民的态度
  • 5.1.3 更新思考
  • 5.2 北院门社会生活网络的保护(空间—行为体系)
  • 5.2.1 宗教民俗
  • 5.2.2 商住空间
  • 5.2.3 小结
  • 6 城市社区空间系统研究初探
  • 6.1 时间-空间-行为系统
  • 6.1.1 时间与行为
  • 6.1.2 时间与空间
  • 6.1.3 时间与行为
  • 6.1.4 小结
  • 6.2 社区物质空间与社区精神培育的整合系统
  • 6.2.1 整合的核心和意义
  • 6.2.2 整合的目的和内容
  • 6.2.3 空间尺度人性化原则
  • 6.2.4 空间开放性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区规划师“中间人”的角色分析——以北京西城陶然亭街道责任规划师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 2019(S2)
    • [2].上海市社区规划师制度初探——以《徐汇区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为例[J]. 建筑技艺 2019(11)
    • [3].台湾宜兰县社区规划师及“驻地辅导计划”的发展与实践[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12)
    • [4].新时代住区规划到参与式社区规划的转型研究[J]. 城市住宅 2020(01)
    • [5].城市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社区规划师在社区更新中的拓展实践——以上海曹杨新村“美丽家园”规划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19(06)
    • [6].新时代住区规划到参与式社区规划的转型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5)
    • [7].防疫社区规划——平非结合的健康社区设计初探[J]. 建筑技艺 2020(05)
    • [8].面向城市社区规划的参与式感知与计算——概念模型与技术框架[J]. 地理研究 2020(07)
    • [9].上海撤制镇创新田园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以佘山镇天马社区规划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20(03)
    • [10].新型乡村养老社区规划研究[J]. 江苏建筑 2020(03)
    • [11].吉林:开展新型社区规划试点[J]. 城市规划通讯 2020(11)
    • [12].基于风险管理的防疫社区规划指南[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04)
    • [13].城市发展整体视角下的未来社区规划建设策略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13)
    • [14].全球城市视角下的国际社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探索——以上海市为例[J]. 城乡规划 2020(02)
    • [15].社区规划:营造回归人本的幸福家园[J]. 人类居住 2020(02)
    • [16].面向关系重构的城市社区规划——三种建构[J]. 城市建筑 2018(25)
    • [17].中国社区规划的研究进展[J]. 住区 2018(06)
    • [18].基于社会治理的武汉市“六阶段”社区规划工作实践[J]. 江苏城市规划 2019(03)
    • [19].重庆市社区规划师制度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05)
    • [20].改革开放40年社区规划的兴起和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6)
    • [21].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区规划工作 以广州市大塘社区规划为例[J]. 中华建设 2019(06)
    • [22].参与式社区规划理念和方法实践——以珠海红旗社区参与式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8)
    • [23].沙龙主题:社区规划、社区工作与社区满意度[J]. 城乡规划 2017(02)
    • [24].集体行动视角下的社区规划辨析与实践[J]. 规划师 2018(02)
    • [25].赣州:全面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J]. 城市规划通讯 2018(03)
    • [26].社区规划中的儿童友好政策探索与思路——以深圳市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经验为例[J]. 城市建筑 2018(12)
    • [27].治理技术的转译、重塑与启示:以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 [28].规划你自己的社区:武汉市开展社区规划试点工作[J]. 人类居住 2018(02)
    • [29].试析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综合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J]. 江西建材 2016(24)
    • [30].北美城郊社区与农业共生规划思想探析——以加拿大皮埃尔丰社区规划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6(05)

    标签:;  ;  ;  ;  

    城市分地段社区营造研究 ——“社区空间”系统构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