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以其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及鲁棒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成为伺服系统研究的新热点。本研究以建立一个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用硬件平台为目标,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展开研究。本文以表装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为控制对象,主要研究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这两种主要的控制方法,并对矢量控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得知传统矢量控制方法在电流环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通过设计合适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替代传统的PI控制器来改进电流环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系统性能。在总结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发展与硬件要求,并充分考虑研究上需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用硬件平台的设计思路。并根据现有条件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调试建立起一个初步的硬件平台。在建立起来的平台上,本人研究了矢量控制算法的实现。并采用C语言编写完成了系统主要模块如电流采样、位置估算、速度计算、矢量坐标变换、PI调节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M)等程序模块,并最终实现了转速和电流双闭环的矢量控制。本文给出了系统主程序和PWM中断处理程序等流程图。研究过程中在该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在系统软硬件上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伺服系统研究的要求,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研究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伺服系统简介
  • 1.2 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简介
  • 1.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发展及研究动向
  • 1.3.1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2 无传感控制技术
  • 1.3.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动向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SVM技术
  • 2.1 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 2.1.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中常用的几种坐标系
  • 2.1.2 常用的几种坐标系变换关系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3 SVM技术原理
  • 2.3.1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
  • 2.3.2 空间电压矢量的形成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基本思路
  •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3.2.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常见控制策略
  • d=0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3.2.2 基于id=0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d=0矢量控制的实现'>3.3 id=0矢量控制的实现
  • 3.3.1 电流滞环控制
  • 3.3.2 基于PI控制器与PWM方法的电流环
  • d=0矢量控制的仿真'>3.4 id=0矢量控制的仿真
  • 3.4.1 仿真模型及参数
  • 3.4.2 仿真参数及结果分析
  • 3.5 滑模变结构控制电流环
  • 3.5.1 电流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3.5.2 控制器鲁棒性分析
  • 3.5.3 振动问题的改善
  • 3.6 基于滑模变结构电流环的矢量控制的仿真
  • 3.6.1 滑模变结构电流环模型
  • 3.6.2 仿真参数及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用平台硬件设计
  • 4.1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用平台的规划
  • 4.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算法研究的步骤
  • 4.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 4.3.2 驱动模块
  • 4.3.3 控制模块
  • 4.3.4 数据采集电路
  • 4.3.5 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 4.3.6 PWMDAC电路
  •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
  • 5.1 控制系统程序实现
  • 5.1.1 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
  • 5.1.2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 5.1.3 转子位置及速度计算程序
  • 5.1.4 AD转换及数据处理程序
  • 5.1.5 驱动故障保护程序
  • 5.1.6 离散PI的算法实现
  • 5.1.7 SVM程序实现
  • 5.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实现
  • 第六章 实验及数据分析
  • 6.1 实验平台
  • 6.2 实验结果
  • 6.2.1 实验相关测试结果
  • 6.2.2 实验结果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化多电机伺服系统监控终端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4(06)
    • [2].TMS320F2812串行通信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上的应用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10)
    • [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双内核控制结构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08(10)
    • [4].含齿隙双电机伺服系统未知参数的两阶段辨识[J]. 控制与决策 2018(09)
    • [5].多种干扰对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运动性能的影响[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5(05)
    • [6].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模糊控制[J]. 信息技术 2013(03)
    • [7].船舶电机伺服系统离散变结构优化控制方法[J]. 舰船科学技术 2019(04)
    • [8].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技术[J]. 微电机 2017(01)
    • [9].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采样H_∞控制[J].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7(03)
    • [10].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J]. 工业设计 2016(02)
    • [11].多种干扰对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运动性能的影响[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06)
    • [12].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电流环的仿真[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8(09)
    • [13].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速度控制技术[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7(03)
    • [14].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改进型无差拍电流控制算法[J]. 电力工程技术 2020(06)
    • [15].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负载扰动建模与抑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3(02)
    • [16].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11)
    • [17].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H_∞控制研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05)
    • [18].柔性变结构矢量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6)
    • [19].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速度环优化设计[J]. 现代雷达 2013(01)
    • [20].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0(12)
    • [21].基于转速差调节和模型预测控制的双电机伺服系统消隙控制[J]. 微电机 2017(01)
    • [22].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驱动器硬件设计[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6(08)
    • [23].含摩擦的双电机伺服系统快速终端滑模控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4(03)
    • [24].浅谈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及其现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1)
    • [25].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混合鲁棒方差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3(05)
    • [26].基于偏执电流的双电机伺服系统消隙[J]. 电子设计工程 2012(14)
    • [27].新能源汽车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的死区分析及补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18)
    • [28].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9(02)
    • [29].基于全鲁棒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矢量控制[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4(02)
    • [30].新品[J]. 机械工程师 2008(04)

    标签:;  ;  ;  ;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