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

齐齐哈尔第四中学岳奇鑫

摘要:翻译是文化图式的正确解码与编码,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名英译解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求有效达到翻译跨文化交流目的。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负载词;翻译

在通常意义上,翻译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即解码与编码。理解即对源语信息的解码,表达是用目的语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翻译在其两个阶段均与文化图式息息相关。在理解阶段,译者本身应具备与源语文本相关的文化图式并充分激活,确保对源语文本的正确解码,以求翻译的“信”度;在表达阶段,译者运用目的语对源语文本进行编码应有利于激活目的语文本读者的已有文化图式,帮助他们充实或者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以达到翻译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促进文化的融合、共生。翻译是激活译者、译文读者文化图式的过程,翻译是译者、译文读者构建新的文化图式的过程,它是文化图式的转换生成。翻译实践表明,译者的相关图式愈丰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愈强,翻译出来的文本可接受度愈大。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英译版的标题为例进行文化图式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索。

威特?宾纳译版:OntheMountainHolidayThinkingofMyBrothersinShandong

许渊冲译版:ThinkingofMyBrothersonMountainClimbingDay

陈君朴译版ThinkingofMyBrothersinShandongontheDoubleNinthFestival

唐一鹤译版:ReminiscentofMyBrothersinPuzhoutotheeastofHuashan

ontheDoubleNinthFestival

丰华瞻译版:ThinkingofMyBrothersontheDoubleNinthFestivalintheEastofMountHua

为求该诗名翻译的“信”、“达”、“雅”,首先得对其进行正确的解码。该诗篇名含有两个文化负载词,其一是“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指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就“九月九日”而言,威特?宾纳译版及许渊冲译版均译为了“theMountainHoliday”或“MountainClimbingDay”,此种译本均从“九月九日”重阳节具有登高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翻译,重阳节之于威特?宾纳及许渊冲二人而言,其文化图式是“爬山登高”,虽然爬山登高乃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但饮酒、赏菊、佩茱萸又何尝不构成九九重阳的重要活动?以上两种译本有片面之嫌,文化图式不够明确,译者自身未能对译本正确解码,更谈不上正确编码,继而无法有助于译文读者形成有效的文化图式,达不到文化交流的效果;陈君朴译版、唐一鹤译版及丰华瞻译版则译把“九月九日”译成“theDoubleNinthFestival”,此种译本对“九月九日”进行了非常明确的指示,同时加了“Festival”一词,这让译文读者能一目了然的知道九月九日乃一种节日,有助于译文读者构建相对正确的文化图式,如能再加“inlunaryear”,则似更为妥当些,因为这些节日均以农历而称,只是标题如此的话,则略显臃长。在翻译“九月九日”这一文化负载词之时,应充分考虑词汇所处的语境及其关键的隐含意义,采用“直译+意译”等方法来弥补或调整中英两种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别,以便译文读者能构建、充实其已有的文化图式。

该诗名另一文化负载词是“山东”,此山东非现代行政意义上的山东。该诗作者王维系蒲县(今山西永济县)人,蒲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诗名中的“山东兄弟”应是华山以东其故乡的兄弟。威特?宾纳及陈君朴译均把“山东”译成“Shandong”,这必然造成译文读者的误解,以为该“Shandong”为当今意义上的“山东”。许渊冲译版则未曾对该地名有任何的指示说明,未能平等的再现原文,有不忠于原语之嫌。唐一鹤译版把作者的故乡“蒲州”在诗名中翻译出来,指示明确,且能使译文读者正确了解“山东”,形成新的文化图式,但是同样有不忠于源语文本之嫌。刘军平译版和丰华瞻译版以“intheEastofMountHua”指“山东”,本文以为更为妥切,该译本忠实于原语文本,且这种编码能调动目的语读者的已有文化图式:“山东兄弟”乃“华山之东的兄弟”,能有助于读者了解该诗,形成新的文化图式。

翻译是一个文化传输的过程,对于文化负载词,译者一方面自身要充实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图式,以便对源语文本所包含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正确解码,另一方,要多加考量,可采取文外明示或文外加注或异化等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编码,以求目的语文本的信、达、雅,激活译文读者的已有文化图式,帮助其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促进异质文化交流,实现求同存异。

标签:;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