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在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文化不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因素而发挥作用,而且还渗透、融合在综合国力的其他因素中而发挥作用。这一现实变迁对各国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执政党将文化的因素渗透、融合在执政领域。而这渗透、融合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执政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指导,才能取到良好效果。据此,通过采用文献、历史和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作初步探讨。首先归纳了学者们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其次,概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再次,从党的先进性、执政合法性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党面对外来的压力这四个角度论述了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第四,从执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执政思维以及执政文化内容这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执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并从执政文化建设的主体素质、执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内容、执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执政文化建设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执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五,从两个方面探讨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一方面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唯物主义原则和科学理性原则。另一方面,给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措施,即加强对执政文化建设主体的武装,提高执政文化建设能力;加强执政文化建设内容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丰富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完善执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党内监督机制;优化执政文化建设的环境。最后,总结了文章的研究设想并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执政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外关于执政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历史研究方法
  • 1.3.3 比较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基本理论概述
  • 2.1 执政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执政文化的内涵
  • 2.1.2 执政文化的特征
  •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 2.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要素
  • 2.3.1 执政文化建设的主体
  • 2.3.2 执政文化建设的内容
  • 2.3.3 执政文化建设的载体
  • 2.3.4 执政文化建设的环境
  • 2.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的党建理论为执政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2.4.2 列宁的执政党建设学说为执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2.4.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建党思想为执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思想材料
  • 2.4.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执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营养
  • 2.4.5 西方执政方式为执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材料
  • 第3章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 保持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3.1.1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素质的要求
  • 3.1.2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要求
  • 3.2 巩固、拓展党执政合法性的自觉选择
  • 3.2.1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巩固人民支持和认同党的执政地位的保证
  • 3.2.2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拓展党的执政合法性重要途径
  • 3.3 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客观需求
  • 3.3.1 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是强化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 3.3.2 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对提高执政能力具有根本性意义
  • 3.4 应对外来压力的迫切需要
  • 3.4.1 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迫切需要
  • 3.4.2 应对西方文化不断渗透的迫切需要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
  • 4.1.1 执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得进步
  • 4.1.2 确立了"一分为三"的执政思维
  • 4.1.3 执政文化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
  • 4.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2.1 部分执政文化建设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 4.2.2 落后的执政文化理论和内容危害严重
  • 4.2.3 执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单一
  • 4.2.4 执政文化建设缺乏激励和监督机制
  • 第5章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 5.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5.1.1 社会主义原则
  • 5.1.2 历史主义原则
  • 5.1.3 唯物主义原则
  • 5.1.4 科学理性原则
  • 5.2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措施
  • 5.2.1 加强对执政文化建设主体的武装,提高执政文化建设能力
  • 5.2.2 强化执政文化建设内容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 5.2.3 丰富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
  • 5.2.4 完善执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 5.2.5 优化执政文化建设的环境
  • 第6章 结论
  • 6.1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 6.2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 6.3 多管齐下,以合力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
  • 6.4 论文存在缺陷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提高学网懂网用网意识 优化执政思维[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01)
    • [2].履新路上的地方官场新气象[J]. 清风 2017(03)
    • [3].法治思维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现代转型[J]. 理论探讨 2013(05)
    • [4].中国思维方式生态化的生动现实[J]. 湖湘论坛 2010(03)
    • [5].建国后党的思政工作思维方式演变[J]. 人民论坛 2010(23)
    • [6].执政思维新方式:宪法思维[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8(07)
    • [7].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J]. 喀什大学学报 2019(04)
    • [8].统筹兼顾思想的哲学解读[J]. 理论界 2009(12)
    • [9].建党九十年来党的内在思维方式演化历程研究[J]. 黑河学刊 2017(05)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3(17)
    • [11].公正和谐: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党执政的思维方式[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6)
    • [12].国家治理框架下的执政转型[J]. 团结 2014(01)
    • [13].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J]. 福建党史月刊 2014(12)
    • [14].论法治视野下的发展良心[J].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学报 2014(02)
    • [15].社论社评[J]. 领导决策信息 2012(22)
    • [16].党的执政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04)
    • [17].“社会组织”概念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J]. 社团管理研究 2012(12)
    • [18].营销新农村 物美价廉是根本[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8(08)
    • [19].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及其意义[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05)
    • [20].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J]. 中国宪法年刊 2008(00)
    • [21].我国国有企业廉政建设:解读与建构[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2].网络监督面临的政治梗阻困局及其化解路径[J]. 求实 2012(05)
    • [23].“四个全面”执政理念高度和宽度前所未有[J]. 理论导报 2015(02)
    • [24].用先进理念引领网络文化发展[J]. 群众 2009(05)
    • [25].网络舆情对建构网络行政问责的建设性意义[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2)
    • [26].新的历史条件下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及其对策[J]. 观察与思考 2017(06)
    • [27].浅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性转变[J]. 青年文学家 2013(11)
    • [28].从斗争哲学到和谐思维——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思维的转变[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29].的士罢运风波[J]. 晚霞 2008(24)
    • [30].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解读与建构[J]. 理论探讨 2014(01)

    标签:;  ;  ;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