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宣科(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骨伤科医院浙江宁波315101)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沿袭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1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随访中,实验组出现并发症3例(8.6%),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方式的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创伤骨科四肢长骨骨折外固定架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14-02

在现代创伤骨科临床中,四肢长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1]。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架在材料性能、设计类型、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使之成为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在创伤骨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创伤骨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17-72岁,平均(38.3±1.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24例,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5-68岁,平均(39.6±1.3)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2例,下肢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27例,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仰卧位,术前行骨折部位牵引,待局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行X线透视,在骨折远、近端垂直骨的纵轴各穿入2枚外固定螺钉,复位效果满意后,行手术治疗。完成手术治疗后,放置外固定架,通过调整加压杆对骨折端适当加压,并拧紧螺丝。对照组沿袭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方式。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

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临床骨性愈合标准与johner-wrhu评分标准,将疗效划分为四个等级,优: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无畸形症状,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良:患者的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功能复位理想,无畸形症状,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可:患者的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无畸形症状,部分功能活动受限,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差:患者骨折部位延迟愈合,遗有畸形症状,功能活动严重受限,影响正常生活。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当P<0.05时,认为两组患者在疗效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可比性。

2结果

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见表1。

表1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

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1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4.3%,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随访中,实验组出现并发症3例(8.6%),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技术的成熟,在创伤骨科临床中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在垂直不稳定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可以起到稳定骨折块、减少出血量,以及稳定体温、呼吸、血压与脉搏等作用,进而有利于稳定患者的骨折部位血流状况,为患者早期复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常伴有神经、肌肉、内脏、血管损伤等症状,患者在急救期间有可能出现严重失血、神志不清,甚至是休克的症状,所以,把握最佳治疗时间是至关重要的[4]。

在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后。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保持外固定架的位置正确:外固定架多是通过在患者骨折部位的上下穿针,并以金属连杆进行固定,所以,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外固定架的螺丝是否松动,以及钢针是否弯曲、滑出等现象,以防止因外固定架松动,而造成患者骨折部位移位等影响疗效的现象;2)钉道周围使用碘伏敷料进行遮挡,以防止患者出现骨折部位感染的症状,通常是3-4d需要更换一次敷料,如果发现患者的针孔处皮肤有张力症状,应及时切开减张,并彻底清除钢针对于患者皮肤的压迫;3)引导患者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术后第1d即可进行肌肉舒缩练习,2-3次/d,20-30min/次。术后7-9d,患者即可进行关节的主动活动,动作应尽量轻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子华,徐国香.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2):207-208.

[2]尹承慧,符学臣,徐皓.交锁髓内针和动力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3):1816-1818.

[3]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CritCareNurse,2008,28:83-85.

标签:;  ;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