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合成法是英语中的构词法之一,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成新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叫复合词。复合词的种类繁多,复合名词数量最多,其次是复合形容词。不少复合形容词含有隐喻意义,因此有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的必要。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隐喻进入了认知时代。隐喻不再被看作只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被看作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隐喻的认知研究主要包括乔治·莱考夫等人的概念隐喻研究,以及弗科尼尔等人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乔治·莱考夫和马克·杰森最早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6)。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1980,4)。不是所有复合形容词的意义都是其组成部分语义的简单相加,有些是有新的隐喻意义。本篇论文作者运用莱考夫和杰森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弗科尼尔和特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英语复合形容词中的隐喻意义。该分析尝试为作为复合形容词语义理据的隐喻和转喻,以及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复合形容词的语义构建过程提供解释。从认知角度对英语复合形容词隐喻意义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英语复合形容词意义构建的研究思路,并且也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复合形容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写新闻少用形容词[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3)
- [2].再说“量度形容词”[J]. 汉字文化 2020(09)
- [3].“形容词+得”结构的认知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20(06)
- [4].东北方言泛义形容词“大”探析[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11)
- [5].中·韩空间形容词“高/低(矮)”与“■■/■■”的意义对比研究[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02)
- [6].藏语形容词的结构及搭配统计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1)
- [7].定州方言中形容词儿化的类型、分布和语义特征[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8].“形容词+一点”中形容词的入位条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6(06)
- [9].区分形容词与副词的价值及具体方法[J]. 语文建设 2017(08)
- [10].形容词定谓转换的实现条件与“的”“很”的统一认知功能[J].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3)
- [11].论常态值形容词及其否定[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2].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3].「~ない」型复合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极性特征[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5)
- [14].形容词动态化现象初探[J]. 长治学院学报 2015(06)
- [15].小结品质形容词不作配合的情况[J]. 法语学习 2015(06)
- [16].现代汉语非谓形容词研究综述[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17].法语品质形容词的绝对最高级构成法[J]. 法语学习 2016(03)
- [18].日语感情形容词的特点和用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5)
- [19].以时间性和评价性为坐标的形容词分类[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4(06)
- [20].汉英形容词的句法对比及其文化内涵[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10)
- [21].汉语空间形容词的空间量[J]. 汉语学报 2015(01)
- [22].形容词转化而成副词的用法浅析[J]. 法语学习 2015(02)
- [23].基于语料库对“感情形容词词干+がる/そうだ”的认知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5(02)
- [24].英汉复合形容词比较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翻译策略[J]. 亚太教育 2015(10)
- [25].英汉形容词的概念化及其对句法的影响[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2)
- [26].使用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时的常见错误[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19(12)
- [27].关于妈妈的“形容词”[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05)
- [28].基于语料库的形容词“高い”作定语的构式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12)
- [29].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解析(一)[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17)
- [30].汉维语形容词对比研究[J]. 知识文库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