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它既是对民族自我认定的凭证,也是使一个民族不断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的源泉。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作为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城市的黄石市,矿山资源不断枯竭,公共财政负担过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形势非常严峻。突出表现在:宣传教育不够深入,非遗保护意识淡薄;保障机制不健全,民间艺人(老艺人)为生计奔走他乡;经费保障不足、设备陈旧,资料保存收录工作无法开展;人才队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濒临灭绝;重城市开发建设、轻规划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破坏严重,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全市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以《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为题,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时代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主要介绍黄石市基本概况和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提出了当前存在的突现困难与问题,并详尽分析了成因。第三章: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先后对国外、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进行了考察分析,并结合黄石市实际情况,提出了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机制创新。第四章:整合国家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先后分析了国际、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构架、国家组织(公办组织)和民间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和功能作用。在对黄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石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整合国家组织(公办组织)和民间组织资源,形成合力。第五章:构建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模式。先后介绍了数字化馆藏、社区(民俗)博物馆等七种模式,并对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拟采用的模式进行了概括分析。最后总结出,开展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只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而应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保护模式,混合使用更为合理。第六章:余论。对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保护机制、保护组织与保护模式)进行总结,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另两种模式作了简要介绍,对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作了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动态
  • 2. 国外研究动态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一) 黄石市概况
  • (二)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1. 宣传教育问题
  • 2. 保障机制问题
  • 3. 人才队伍问题
  • 4. 规划利用问题
  • 三、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
  • (一)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考察
  • 1. 日本: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登录制度
  • 2. 法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和宣传引导机制
  • 3. 韩国:启动“人间国宝”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障与激励机制
  • (二)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考察
  • 1. 宜昌:突出“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和“产业园区保护”
  • 2. 苏州:率先在全国实施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和资助机制
  • 3. 台州:建立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保护机制
  • (三)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
  • 1. 宣传教育机制创新
  • 2. 经费保障机制创新
  • 3. 人才保障机制创新
  • 4. 规划利用机制创新
  • 5. 日常工作机制创新
  • 四、整合国家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 (一)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析
  •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析
  • 1. 中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 2.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 3.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
  • (三)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选择
  • 五、建构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模式
  • (一) 数字化馆藏模式
  • (二) 社区(民俗)博物馆模式
  • (三) 生态博物馆模式
  • (四) 节庆展演模式
  • (五) 旅游开发模式
  • (六) 主题公园模式
  • (七) 生产性保护模式
  • 六、余论
  • (一) 结论
  • (二) 其他保护模式浅探
  • 1. 知识产权模式
  • 2. 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
  • (三)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 2020(04)
    • [2].重庆市渝都监狱——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促进服刑人员改造[J]. 决策导刊 2011(11)
    • [3].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1)
    • [4].试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4)
    •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6].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02)
    • [7].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1)
    • [8].西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5(04)
    • [9].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12(01)
    • [10].金山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J]. 上海档案 2017(08)
    • [11].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科学 2019(06)
    • [12].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J]. 黑龙江科学 2019(23)
    • [13].木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14].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4)
    • [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衍生产品开发——基于传承与传播的探讨[J]. 四川戏剧 2019(11)
    • [16].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校园的传承与保护——以茶坑石雕刻技艺为例[J]. 智库时代 2019(52)
    • [17].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阐释[J]. 阴山学刊 2019(06)
    • [18].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基于传统学徒制的思考[J]. 职教通讯 2019(17)
    • [1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J]. 职教通讯 2019(17)
    • [20].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21].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政策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9(S1)
    • [22].中国式健康养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J]. 品位经典 2019(09)
    • [23].论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J]. 文化学刊 2019(12)
    • [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传播实践与发展[J]. 四川戏剧 2019(11)
    • [25].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工艺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1)
    • [26].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性分析[J]. 江汉学术 2020(01)
    • [27].陕西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 财富时代 2019(11)
    • [28].基于SWOT分析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29].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2)
    • [30].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大众文艺 2019(24)

    标签:;  ;  ;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