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百年来,尤其是现代传媒兴起后,文化的传播变得越来越简便快捷。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交流,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些纷繁多样的文化种类同样逃不过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其中某些文化种类在无形的竞争中始终被压迫在人类文化殿堂的最底层甚至有的惨遭淘汰,这不得不算是此民族的悲哀。面对如此现实,各种文化种类被迫积极的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推广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与方法。在当今大众传媒时代,信息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迅速的传播。大众传媒在空间上使整个地球成为区区弹丸之地的村落,在时间上使整个社会文化都与传播网络系统同构。在如此背景下,不同文化传播的速度与途径大同小异,而某些文化能够从摩肩擦踵的文化激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社会的强势文化,其原因是它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可以迅速让自己扎根立足的方法,而这个百试不爽的方法就是塑造自己的文化“偶像”。因为当今社会所处的传媒时代,最大的需求就是对“偶像”的塑造,对“明星”的追捧。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武术文化在巨大的文化洪流中,也曾有过灿烂与辉煌。李小龙通过“三拳两脚”,为中国武术在世界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李连杰主演的一部《少林寺》,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习武热”。时过但境未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一直到现在,曾经的明星偶像已经老去,中国武术再也没有出现过当时的辉煌。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NBA和跆拳道等域外体育却借助明星效应和现代传媒在中国大行其道。中国武术在与这些域外体育文化的对抗中处于了劣势,究其原因,中国武术偶像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症结之一。本研究以中国武术发展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研究“偶像”对中国武术在本土传播中的影响,通过分析“偶像”的作用和“武术偶像”的缺失现状,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提出对发掘“武术偶像”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偶像”的发掘塑造以及对武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第一,通过研究,分析“武术偶像”对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偶像崇拜是一种源自远古的特殊社会现象,它在人的自身成长过程中以及人的社会化进程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而在如今大众传媒时代,明星制造成为媒体文化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产品和文化的推广者利用明星偶像的影响力使自己的产品迅速推广,偶像成为文化推广中屡试不爽的工具。中国武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一段辉煌时期同样是因为偶像的作用。李小龙和李连杰借助功夫电影成为推动中国武术的两大偶像,成为中国武术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因而,研究武术偶像的形成机制,发掘塑造能够代表中国武术的文化偶像,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二,对中国武术“偶像”缺失的现状进行研究。蕴含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中国武术,处处都体现着中国人不张扬、不扩张的精神追求,这与追求速效、快捷的现代传媒存在着本质的不相容性。而且,现代传媒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受众了解一个商品,并喜欢和依赖上这个商品,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探寻遍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加之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误读与曲解,导致现代传媒对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传播,还处在无的放矢的境地,因而很难找到一个能完美代表中国的“偶像”。因此,对武术偶像的塑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寻找一个可以代言中国武术的“符号”,这仍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第三,通过以上的研究,并结合现状,从大众传媒、武术文化传承、受众群体、草根英雄、武术产业化等几个方面,对武术偶像的发掘塑造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武术偶像的发掘塑造提供相应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