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剧坛研究

明代南京剧坛研究

论文摘要

明代的南京,政治地位显赫、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地理位置优越,这种政治、文化、经济等的综合优势为其地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本文以明代南京剧坛为研究对象,综合戏曲活动的众多内容,主要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刊刻等方面入手,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以期全面展现明代南京剧坛的整体发展面貌。本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界定明代南京剧坛的内涵。在活动主体上,它既指南京本地人士的戏曲活动,也包含寓居南京人士的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它是融合了戏曲创作、表演、理论、刊刻等众多活动的集合体。明代南京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巨大资源优势,为其戏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南京悠久的历史不仅使其获得了深厚的积淀,而且还赋予其怀古的文化内涵。南京优美的地理风貌,不仅具有审美内涵,且对其地人士的品性有内在的影响,并为文士的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南京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特征,给其文学发展带来很大的优势。南京在古代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戏曲发展历程也堪称源远流长。第二章研究明代南京的戏曲创作。明代南京的杂剧和传奇作品共计约有四十部,现存二十四部,其中《红线金盒记》在国内失传,黄仕忠先生特意从日本复制回此剧。本文首次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明代南京的杂剧作品大致可分为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神仙道化剧和文人剧五类,其主旨或嘲弄社会陋俗,或抒发豪情壮志等,各有侧重。这些杂剧作品在体制上具有折数长短不拘、演唱形式和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其艺术特征体现为写实性、审美风格清俊明丽、音律和曲词本色当行以及曲词富含抒情性。明代南京剧坛的传奇作品内涵丰富、耐人品味。如徐霖的《绣襦记》、马守真的《三生传》、汤显祖的《紫钗记》和阮大铖的《燕子笺》,这几部作品虽都以爱情故事为主题,但在刻画重心上有所差别。《绣襦记》寓情于理;《三生传》和《紫钗记》唯情至上;《燕子笺》则以爱情故事为依托,将重心放在以误会、巧合等手法增添剧作曲折宛转的奇趣上。他如陆华甫的《双凤齐鸣记》、清啸生的《喜逢春》以及纪振伦校正的七部剧作在思想主旨、结构和艺术特征上都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研究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活动。明代南京是戏曲表演中心地之一,有宫廷表演机构、民间职业戏班和家班这些表演机构,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承载着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职能。明代南京戏曲表演的声腔剧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发展历程可以万历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万历以前,是以北曲为主的阶段;万历以后,北曲由盛转衰,弋阳、海盐、昆山诸腔兴起,昆曲逐渐压倒其它南戏诸腔,成为南京剧坛上剧种声腔的主流。明代南京的戏曲演出场所分布广、种类多,既有固定的场地如寺庙等,也有可以灵活移动的场所如船舫;既有公共娱乐场所如酒楼、秦淮河区等,也有私家的园林、厅堂等。不同的戏曲表演场所,可以方便戏曲爱好者随时随地自由地观赏戏曲,同时因其演出环境不同,戏曲表演的风貌也随之更加绚丽多姿。总之,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具有重要地位,并因此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曲家、串客、艺人等各种人物慕名而来,参与南京的戏曲活动。这些人通过南京的辐射作用而扬名,南京也因他们精妙的戏曲活动而强化了其戏曲表演的中心地位。第四章以何良俊、焦竑、潘之恒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明代南京的戏曲理论。南京是何良俊科考、为官、交游以及开展戏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南京度过的时期对他戏曲素养的提高、戏曲理论的精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何良俊对南京剧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倡导“本色论”,讲究音律,这对南京剧坛的戏曲审美风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推崇北曲,蓄家乐演习杂剧,聘请曲师教授杂剧,对杂剧在南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何良俊还同南京和寓居南京的文士一起开展戏曲活动,这推动了南京与外地的戏曲交流。焦竑是明代后期的文坛领袖,他对戏曲的态度和所开展的戏曲活动也极大地影响到南京剧坛的发展。焦竑观曲评剧、刊刻戏曲、收藏戏曲书籍、同曲家聚会交流,其戏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他重视戏曲的宫调音律,大力倡导金元北曲;肯定北曲在宫调音律上的典范性以及在戏曲史上的重要性;肯定了戏曲在抒发情志上的功用。明代,杂剧在南京剧坛的传播时间最为长久,这与何、焦二人对金元杂剧的推崇和倡导之间应当有一定的联系。潘之恒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戏曲表演方面,他的戏曲表演论和导演论既是对戏曲表演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另外,他用诗学理论品评戏曲表演,其提出的戏曲表演审美风格论,引导着戏曲表演走向雅致的美学风格,促进了戏曲表演风格与文人审美观的契合,对戏曲表演审美品格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第五章探讨明代南京的戏曲刊刻。明代南京的戏曲刊刻十分兴盛,在各地的戏曲刊刻业中首屈一指。其刊刻的作品数量丰富,现今可知共有十六家书坊刊刻了一百六十七种单部剧作和四部戏曲选集。同时这些书坊通过在戏曲作品中附刻音注、释义、点板、评语以及精美版画的手段,丰富了刊刻内容,为读者阅读剧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其或选取经典剧作予以多版刊刻,或大量刊刻明传奇优秀剧目,这些都确保了其刊刻的剧作以质量精良胜出。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的兴盛,以明代刊刻业的繁盛为前提,同时刊刻出的戏曲作品所具有的便观的优点,又恰好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自由阅读的需求。书坊主为了盈利投其所好,大力刊刻戏曲作品。明代南京的戏曲刊刻活动不仅与戏曲创作、表演之间形成互动关系,促进了明代戏曲的繁荣;而且还能从侧面反映出明代南京剧坛的戏曲观念;另外,还为后人研究剧作的流传递变、演出情况等提供了信实可靠的资料依据,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明代南京剧坛与明代南京的资源优势
  • 第二节 南京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及其地域文化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古代文学概况及南京戏曲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明代南京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南京剧坛作家作品概况
  • 第二节 明代南京剧坛杂剧作品的题材及其主题
  • 一、社会剧——对世事众生的关注,对种种社会陋俗的嘲弄
  • 二、爱情剧——充满世俗享乐情趣的赏玩之作
  • 三、历史剧——对英雄人物豪侠之气、胆识气魄的推崇
  • 四、神仙道化剧——借虚幻之神仙,抒自由自适之心志
  • 五、文人剧——历经科举艰辛、仕途凶险的文士悲歌
  • 第三节 明代南京杂剧作品的体制特征及艺术特色
  • 第四节 明代南京剧坛的传奇创作
  • 一、徐霖及其《绣襦记》
  • 二、汤显祖及其《紫钗记》
  • 三、马守真及其《三生传》
  • 四、陆华甫及其《双凤齐鸣记》
  • 五、纪振伦及其校正的剧作
  • 六、清啸生及其《喜逢春》
  • 七、阮大铖及其《燕子笺》
  • 第三章 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
  • 第一节 明代南京戏曲表演的机构群体及其演出
  • 一、宫廷演剧
  • 二、民间职业戏班的演剧活动
  • 三、家乐的演剧活动
  • 第二节 明代南京的曲妓
  • 一、明代南京曲妓概况
  • 二、明代南京曲妓与文士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南京戏曲表演的声腔剧种
  • 一、北曲杂剧
  • 二、南曲诸腔
  • 第四节 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场所
  • 第四章 明代南京的戏曲理论
  • 第一节 何良俊及其戏曲理论
  • 一、何良俊在南京的戏曲活动
  • 二、何良俊的戏曲声律论
  • 三、何良俊的“本色论”及其为南京剧坛杂剧传播做出的贡献
  • 第二节 焦竑及其戏曲理论
  • 一、焦竑的戏曲活动
  • 二、焦竑的戏曲观
  • 第三节 潘之恒及其戏曲理论
  • 一、戏曲表演论
  • 二、戏曲导演论
  • 三、戏曲表演审美风格论
  • 第五章 明代南京的戏曲刊刻
  • 第一节 明代南京戏曲刊刻概况
  • 第二节 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的特点
  • 第四节 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的意义
  • 一、明代南京书坊的戏曲刊刻活动与创作、表演之间的互动关系
  • 二、明代南京书坊的戏曲刊刻与明代南京剧坛的戏曲观念
  • 三、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
  • 附录 明代南京戏曲刊刻简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李福君《明代皇帝文书研究》评介[J]. 中国档案研究 2018(02)
    • [2].明代文官致仕制度述论[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3)
    • [3].浅谈中国明代时调小曲的流行情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1)
    • [4].试论明代官箴勉廉[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2)
    • [5].明代江南妇女文化教育状况考证[J]. 兰台世界 2014(36)
    • [6].明代辽宁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及其成因[J]. 兰台世界 2015(12)
    • [7].明代甘肃进士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 2015(06)
    • [8].明代宦官在吉礼中的作用[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 [9].明代神魔小说创作动因刍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02)
    • [10].论明代福建民间与官方的台湾印象[J]. 闽台文化研究 2018(04)
    • [11].试论明代女教书的阅读群体[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4)
    • [12].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发展和特征[J]. 兰台世界 2015(21)
    • [13].明代广东书院数量考[J]. 神州 2013(21)
    • [14].浅析明代山东妇女教育[J]. 沧桑 2013(05)
    • [15].叶盛与《菉竹堂书目》探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32)
    • [16].明代版本学发展探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7].明代官场常例钱初探[J]. 史林 2008(04)
    • [18].明代惩治不孝及其举措[J]. 长治学院学报 2018(04)
    • [19].明代陕西提学——王世懋[J]. 兰台世界 2014(06)
    • [20].试论明代福建官学教育对地方社会的影响[J]. 东南学术 2016(05)
    • [21].明代海南教育事业领军人物王弘诲的贡献[J]. 兰台世界 2014(36)
    • [22].试析明代云南儒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J]. 思想战线 2008(S1)
    • [23].君子以道交——李承箕与陈献章交往述论[J]. 东方论坛 2015(04)
    • [24].明荆敬王墓金银玉器的清洗及修复[J]. 文物修复与研究 2014(00)
    • [25].我国明代粮食预备仓思想及其启示[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6].明代职务犯罪监察制度的法律分析[J]. 兰台世界 2013(18)
    • [27].明代广东书院经费来源刍议[J]. 才智 2013(14)
    • [28].浅析明代海禁政策下的朝贡贸易[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29].略论明代工部尚书的乡贯[J]. 黑龙江史志 2013(23)
    • [30].柳宗元及其散文在明代的接受和批评[J]. 柳州师专学报 2011(03)

    标签:;  ;  ;  ;  ;  ;  

    明代南京剧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