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阳帆杨志英曹艳华(通讯作者)

(湘南学院基础医学部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遍存在实验内容长期滞后、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僵化等不足。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结合医学微生物学自身特点,通过合理改革实验内容、科学设计实验模式等,初步实行一系列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实施新方案,发现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意识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34-01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各个专业的主干基础学科,其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传染致病的机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特异性防治措施等,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1]。医学微生物实验则主要学习基本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操作,熟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2]。目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普遍滞后于现代微生物学理论以及实际临床应用水平。因此,为适应培养实用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特点,就如何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一初步探讨。

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传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占大部分,包括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法等基础性实验,操作要求不高,学生单纯按照教师所教授步骤进行机械实验,最终目的注重的是“结果重现”。长期以往,学生势必缺乏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难以培养。实验内容的改革对整个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设置起到指导性意义,结合微生物学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诊断等的密切关系,我们将原本独立分开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整合,通过预先给出由教师讨论后确定的临床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可行性、操作步骤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由其实施。如通过设置急性肠炎家兔模型,从而整合培养基制备、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反应、药敏实验、血清学实验等形成一整套综合性实验,由此使学生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诊断等有更为直观地认识,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普遍以教师讲授并示范为主,学生往往依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机械重复,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兴趣淡然,更难以主动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基于实验内容改革的设计,我们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将启发式教学与PBL教学进行结合,将学生进行分组后,预先将某一病例告知学生;而后,教师一方面准备相应动物模型,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指导小组学生分析病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将实验方案形成文字后,教师参与小组进行评价并组织实施。

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再机械重复实验,而是主动参与病例分析、实验设计及实施。学生转变为实验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有利于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此外,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3.实验成绩评价的改革

传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成绩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操作考核及实验考试。由于传统实验项目与内容的限制,考核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因此,我们采取了综合考核的方式,将考核内容改为平时考核、实验技能考核及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考核三个部分。平时考核包括学生出勤率、实验报告成绩、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等;实验技能考核主要采用基本实验操作的随机抽取考核的形式进行;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考核是最为主要的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文献检索能力、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等各方面。通过改革实验成绩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日常实验过程中主动参与实验,培养自身的科研思维意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语

通过改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整个实验教学的开展主体由以往的教师讲授与示范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体。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其科研思维能力。但是改革仍存在诸多不足,诸如临床案例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建立,教学经费的合理预算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敏花,宋剑,宋丹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7:666,668.

[2]程红兵,张雄鹰,陈云霞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57-58.

标签:;  ;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