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焦域温度场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焦域温度场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肿瘤治疗技术是超声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在超声聚焦装置的作用下形成高强度超声能量的焦点区域,使肿瘤组织吸收焦点区域高强度超声能量,在短时间内温度升到60℃以上(60℃以上的焦点区域称为可治疗焦域)而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因具有有效、微创伤、能量深入深部组织等优点,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现有的HIFU肿瘤治疗系统对于焦点区域温度的监控以及治疗效果的实时检测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HIFU肿瘤治疗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保障,临床治疗中常出现皮肤烧伤、神经损伤、靶区肿瘤组织残留等并发症,极大地限制了HIFU肿瘤治疗系统的应用。本论文通过数值仿真高强度聚焦超声传播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研究不同换能器阵元激励函数、不同治疗剂量以及生物组织血流灌注对焦点区域温度场、焦点区域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的影响,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临床治疗可靠性提高,治疗计划制定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森田长吉等人提出的高强度超声波非线性传播时域有限差分仿真法之上,结合Pennes热传导方程提出了人体组织内温度分布的时域有限差分仿真方法;并以人体乳房为例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人体乳房组织内高强度聚焦超声非线性传播过程中组织的温度分布。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过程中,经过单次照射后,随着超声波的聚焦传播,焦点区域组织温度不断上升,最后维持一定的温度值不变化;皮肤组织温升比皮下脂肪组织和水体温升高;聚焦形成的实际焦距与设备的几何焦距有一定的差异。在换能器工作频率、平均输入声强和连续照射时间相同而阵元激励函数不同条件下,水、皮肤和表浅脂肪组织中形成温度分布基本相同,而在焦点区域明显不同;换能器工作频率、平均输入声强及连续照射时间等不同治疗剂量的选择均会导致皮肤及焦点区域各处温度场的变化;生物组织的血流灌注对HIFU焦区温度的温升和形成焦点区域的大小、位置亦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本论文以乳房为例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并利用FDTD仿真方法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温度场变化以及不同阵元激励函数、不同治疗剂量以及生物组织血流灌注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焦点区域温度场的影响。结论如下:(1)对于压电陶瓷阵元,整合层的加入与否,一般不会改变60℃以上可治疗区域的大小。但是加入整合层后,焦点区域中心温度低于未加整合层时的焦点区域中心温度。皮肤处温度基本相同。(2)在相同输入声强和照射时间条件下,随着频率的增高,焦距变小,60℃以上可治疗区体积变小,焦区最高温度升高的同时皮肤处的温度也升高,40℃~45℃的区域相应增大。(3)当频率和照射时间一定时,随着输入声强的增加,可治疗焦区的体积增大,40℃~60℃的区域也增大,皮肤处的温度明显升高;同时皮肤处40℃~45℃的区域由声轴向两边扩展,面积增大。但焦距保持不变。(4)在相同频率和输入声强的条件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可治疗焦点区域的体积增大,40℃~45℃的区域也明显增大,焦区中心温度升高。皮肤处的温度略有升高。焦距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几乎不改变。(5)在治疗剂量相同条件下,有血流灌注的活体内形成的可治疗区域体积略小于无血流灌注的离体组织内的焦域体积。但活体组织内中心温度高于离体组织,形成焦距也略小于离体组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的发展及应用
  •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理
  • 1.3 HIFU温度测量技术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基本方程式及仿真模型
  • 2.1 声波非线性传播的基本方程式
  • 2.2 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
  • 2.3 FDTD差分方程
  • 2.4 数值仿真模型及其阵元激励函数
  • 第三章 数值仿真结果
  • 3.1 HIFU传播过程中温度场分布
  • 3.2 不同阵元激励函数的HIFU温度场仿真
  • 3.3 治疗剂量对HIFU温度场的影响
  • 3.4 血流灌注对HIFU温度场温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及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超声图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和胰腺微循环血流灌注和自律运动变化[J]. 微循环学杂志 2020(02)
    • [2].肺癌致癌周肺组织血流灌注异常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02)
    • [3].肾脏病变血流灌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进展[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02)
    • [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血流灌注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研究 2018(03)
    • [5].基于激光多普勒的耳穴穴区血流灌注特征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6)
    • [6].成人腕部正中神经断裂后靶皮肤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3)
    • [7].流动敏感交互反转恢复技术评价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后血流灌注变化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04)
    • [8].动态增强CT评估糖尿病患者足底软组织血流灌注的可行性[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03)
    • [9].基于热传导模型的血流灌注率无损量测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8)
    • [10].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实质血流灌注的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10)
    • [11].超声造影及相关技术对肾脏血流灌注评价的研究现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1)
    • [12].胃癌血流灌注状态与血清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09)
    • [13].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小波分析早期高血压大鼠血流灌注频谱特征[J]. 微循环学杂志 2019(02)
    • [14].不同超声辐照时间空化作用对降低兔肝血流灌注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06)
    • [15].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阻断正常肝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02)
    • [16].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血流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J]. 今日药学 2009(07)
    • [17].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睾丸体积和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01)
    • [18].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肝脏血流灌注的评价应用研究[J]. 武警医学 2009(09)
    • [19].超声造影评估糖尿病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20)
    • [20].对比超声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对肾脏血流灌注的影响[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03)
    • [21].评估下肢骨骼肌血流灌注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08)
    • [22].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灌注与不明原因不孕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33)
    • [23].CT在肝硬化血流灌注评价中的优势[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8(03)
    • [24].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评价[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25].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5)
    • [26].MRI-TRICKS成像技术对肺实质血流灌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08)
    • [27].肝脏血流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评价[J]. 放射学实践 2009(07)
    • [28].复方樟柳碱对大鼠缺血微动脉血流灌注和自律运动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 2019(03)
    • [29].经直肠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观察直肠肿瘤血流灌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7(03)
    • [30].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血流灌注研究[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04)

    标签:;  ;  ;  ;  ;  

    高强度聚焦超声焦域温度场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