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徐小斌的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她以自身的生存体验为创作对象和背景,以男性形象及其内心隐秘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革命男性情有独钟。综观徐小斌二十多年来创作的长中短篇小说,男性形象日益积累成一种心灵烙印、游走于作家的意识中。本文从男性形象出发,阐述徐小斌的小说,打算把握完整性、多面性、动感性,探讨男性形象的类型和叙述策略,最后总结其原因和缺失。本论文正文分三个部分:首先探讨徐小斌小说中男性形象类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在小说中完美的男性是被放逐的乌托邦梦想,而辗转试探后乌托邦幻灭,男性开始趋向孱弱无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男性在女性意识下逐渐尴尬错位,导致缺席;其次重点论述男性形象的塑造,即叙述策略,这一部分从第一人称自传体、第三人称视角和梦幻策略入手,结合徐小斌的小说进行论证;最后指出男性形象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缺失,进而继续探寻和谐的两性关系,寻找真正的拯救之路。长时间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很少涉及女作家作品中的男性。可以确定的是,社会上存有男女两个性别,因为文化流传的熏陶,性别差别是肯定存在的,而个人对异性的看法总有从自身出发的性别偏见。当观察徐小斌笔下的男性形象时,我们发现,女性看待男性也持有父权社会的准则。因此,造成两性压抑的根源是父权制,它既压迫女性,也扭曲男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徐小斌《天鹅》神秘性略论[J]. 名作欣赏 2019(32)
- [2].巫、道、佛三家文化影响下的徐小斌文学创作谈[J]. 美与时代(下) 2020(03)
- [3].非理性主义与女性意识的熔铸: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巫书写[J]. 中国文学研究 2019(04)
- [4].徐小斌作品[J]. 文学自由谈 2016(06)
- [5].神性与人性的碰撞——评徐小斌《天鹅》[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5)
- [6].徐小斌《天鹅》的悲剧阐释[J]. 名作欣赏 2017(15)
- [7].对爱的追寻——浅谈徐小斌的《羽蛇》[J]. 名作欣赏 2015(35)
- [8].模拟与变形——圣经故事与徐小斌小说[J]. 职大学报 2016(04)
- [9].论徐小斌小说中的恶母形象[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9)
- [10].徐小斌作品[J]. 广州文艺 2018(09)
- [11].海妖的歌声——徐小斌论[J]. 中国作家 2010(24)
- [12].徐小斌的图腾[J]. 科学健身(健美先生) 2008(01)
- [13].洞悉与徘徊——论徐小斌《海火》中的对照性书写[J]. 艺术广角 2020(03)
- [14].徐小斌《羽蛇》的灵魂书写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5].独特的视角,独特的风景:徐小斌小说创作述评[J]. 语文学刊 2009(17)
- [16].徐小斌印象[J]. 文学界(专辑版) 2012(03)
- [17].论徐小斌小说中的恶魔性[J]. 职大学报 2011(06)
- [18].徐小斌笔下“现代巫女们”的情爱特征[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19].女性与女性之间:母女关系——读徐小斌《羽蛇》[J]. 名作欣赏 2015(08)
- [20].徐小斌笔下的女性逃离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18(29)
- [21].浅谈徐小斌中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J]. 长城 2014(12)
- [22].徐小斌著作目录[J]. 文学界(专辑版) 2012(03)
- [23].从《羽蛇》看徐小斌的女性写作[J].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5)
- [24].同这个世界不曾和解——徐小斌访谈(上)[J]. 名作欣赏 2014(28)
- [25].谈徐小斌文学创作的先锋性价值——从《羽蛇》到《炼狱之花》[J]. 名作欣赏 2013(06)
- [26].“天鹅”降生记——徐小斌最新长篇小说《天鹅》编辑手记[J]. 出版参考 2013(22)
- [27].史诗再现:徐小斌的寓言故事《羽蛇》[J]. 当代作家评论 2013(06)
- [28].“末日审判”下的“爱”与“美”——论徐小斌《羽蛇》中的母女关系[J]. 商洛学院学报 2012(03)
- [29].徐小斌创作30年研讨会暨《徐小斌小说精荟》首发式在京举行[J]. 出版参考 2012(34)
- [30].神秘文化与精神疗法:评徐小斌小说的救赎意识[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