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稀土离子掺杂的材料在发光显示、激光器件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钒酸盐发光材料具有稳定的发光效率,在PDP、FED、LED等领域显示出极好的应用价值,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稀土钒酸盐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广泛地用作发光材料的基质。本论文选择了具有Ca3(VO4)2结构的稀土钒酸盐Ca9R(VO4)7 (R为稀土离子La3+-Lu3+和Bi3+、Y3+离子),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稀土钒酸盐发光粉。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Ca9R(VO4)7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衰减、发光的热稳定性和潜在的应用;利用结构探针离子Eu3+的激光位置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技术,分析了Ca9R(VO4)7中稀土离子的结晶学位置特征。第三章,用XRD、DTA、FT-IR和Raman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稀土钒酸盐Ca9R(VO4)7 (R=Y, Bi, La–Lu)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其空间群,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Ca9R(VO4)7具有纯相的Ca3(VO4)2结构,空间群为R3c,Z=21。R3+离子掺入晶格后取代Ca2+离子的位置,形成置换型固溶体。稀土离子掺杂后,晶胞体积的变化遵循镧系收缩的规律,Ca9R(VO4)7的晶胞体积随着稀土离子R3+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通过FT-IR和Raman光谱,对晶格中的V-O和R-O振动模式进行了详细比较和分析。第四章,研究了Ca9Eu(VO4)7荧光粉的发光光谱特征。激发光谱在200-450 nm范围内具有很宽的吸收带,来自VO43?基团的吸收和Eu3+离子的f–f跃迁,该激发波段和在InGaN基LED芯片的近紫外光的发光非常匹配,从发光光谱看出该荧光粉能发出强烈的红发光(614nm),来自Eu3+离子的5D0→7F2的电偶极跃迁;Ca9Eu(VO4)7荧光粉具有很高的发光猝灭温度,到150℃时发光强度仅下降到室温时的72%;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光色度稳定(x=0.65, y=0.35),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的红发光材料。利用Eu3+的激光位置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技术分析了Eu3+离子在Ca9Eu(VO4)7中的晶体学格位,结果表明,Eu3+离子占据三种格位,且占位高度有序。第五章,系统研究了Ca9Dy(VO4)7荧光粉的发光特征,并分析了掺杂Eu3+和Bi3+离子后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y3+离子能同时发黄光和蓝光,483nm处的发光峰来自4F9/2→6H13/2跃迁,573nm处的发光峰来自4F9/2→6H11/2跃迁,通过调节黄光与蓝光的相对强度(Y/B)可以得到白光,且发光色度很好(x=0.38, y=0.40),靠近白光中心。Ca9Dy(VO4)7比YVO4:Dy3+更适合应用于白光LED荧光粉。掺杂Eu3+离子后,Dy3+和Eu3+离子能共同发光。Bi3+离子掺杂对Dy3+的发光寿命有猝灭作用。第六章,分析了Eu3+离子掺杂稀土钒酸盐Ca9R(VO4)7 (R = Bi3+, La3+, Sm3+, Gd3+, Y3+, Lu3+)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Ca9Bi(VO4)7:Eu3+中,Bi3+离子对Eu3+离子的发光有敏化作用;Ca9Gd(VO4)7:Eu3+中,发生Gd3+→[VO4]3-→Eu3+的能量传递;Ca9Sm(VO4)7:Eu3+中,Sm3+离子与Eu3+离子同时存在发光。本论文创新点是系统研究了稀土钒酸盐Ca9R(VO4)7 (R = La-Lu,和Bi3+、Y3+)的结构、发光性能及其发光的衰减特征;首次利用Eu3+离子的激光位置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Ca9R(VO4)7的微结构特点,以及稀土离子在基质中的占位问题;首次研究了稀土钒酸钙中两种稀土离子掺杂后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另一种稀土离子对Eu3+离子发光的作用。对于稀土钒酸盐Ca9R(VO4)7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BI的报表系统的数据挖掘优化[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6)
- [2].BI系统在铸造企业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18)
- [3].商业智能(BI)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6)
- [4].集团数据仓库及BI系统建设初探[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6)
- [5].基于BI的个性化抗菌药物用药体系的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8)
- [6].Bi系钴氧化物与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 2014(06)
- [7].基于BI的水利普查成果数据展现分析研究[J]. 信息技术 2014(12)
- [8].制药企业BI数据仓库的分析与设计[J]. 信息通信 2014(12)
- [9].基于多维数据集的BI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32)
- [10].环保型含Bi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开发[J]. 特殊钢 2009(06)
- [11].大面积Bi单晶纳米线阵列的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8)
- [12].论大学制度、BI传播与校园文化建设之契合——以广西大学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3].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底栖动物BI指数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
- [14].分光光度法研究Bi(Ⅲ)与V(V),W(Ⅵ)和U(Ⅵ)的正丙醇析相萃取分离[J]. 光谱实验室 2010(06)
- [15].Bi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J]. 电池 2008(01)
- [16].BI商务智能在计算机公司中的应用[J]. 现代商业 2014(21)
- [17].溅射功率对磁控溅射制备Bi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06)
- [18].BaNb_2O_6:Eu~(3+),Bi~(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9].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电沉积半金属Bi膜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0].面向制糖行业商务智能(BI)的研发及应用[J]. 广西蔗糖 2013(01)
- [21].BI废液氧化法回收己二酸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07)
- [22].基于BI的工序质量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12(S1)
- [23].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电信增值业务BI系统的构建[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4].0
- [25].基于BI的煤炭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的研究[J]. 中国煤炭 2014(05)
- [26].Bi同位素链上原子核α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0(02)
- [27].掺杂表面活性剂和Bi~(3+)离子对ZnO:Eu~(3+)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能的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 [28].商业智能(BI)在广电运营商集团化体系中的搭建和应用实践[J]. 广播电视网络 2020(03)
- [29].YVO_4:Eu~(3+),Bi~(3+)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08(12)
- [30].针灸结合药透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I指数及患者肢体肌力的情况分析[J]. 贵州医药 2020(01)
标签:稀土离子论文; 稀土钒酸盐论文; 位置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 白光论文; 能量传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