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葡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霜霉病抗性鉴定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森林培育
作者: 吕秀兰
导师: 张光伦
关键词: 葡萄,品种鉴定,霜霉病抗性鉴定,生物化学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
文献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葡萄为世界第二大果树,品种达8000个以上,我国1000个以上。近年来我国葡萄从北方向南方迅速发展,2003年全国面积达42.1万hm2,产量517.6万t;其中南方面积8.09万hm2,产量97.09万t,遍及13个省区,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南方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如四川霜霉病发生导致经济损失即达50%左右;品种多而混杂,又给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带来困难。 鉴此,本研究针对当前南方葡萄生产的主要问题,从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葡萄品种主要性状多样性,POD同工酶酶谱特征,PAL、PPO、CAT、SOD酶活指标,葡萄品种的RAPD和RAMP分子标记以及超级无核葡萄在不同生境下的品质性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葡萄品种和不同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为葡萄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优质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结果表明,22个品种共电泳出6种POD同工酶酶带,酶谱类型17种,每种POD酶谱类型具3~5条酶带,POD同工酶酶谱不能鉴别葡萄品种。Rf为0.6089的酶带为22个葡萄品种共有的特征谱带;Rf为0.3333的酶带,为感或中感霜霉病品种的相关谱带;Rf为0.2661、0.2978和0.4455的酶带,为抗或中抗霜霉病品种的相关谱带。SPSS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分为五大类群:第一、二类群为森田尼无核、无核8611等12个欧亚品种,表现感至中感霜霉病;第三、四、五类群为超藤、饭刚黑、巨峰等10个欧美杂交种,表现抗至中抗霜霉病。用POD同工酶特征谱带鉴定葡萄品种抗感霜霉病类型的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葡萄品种抗霜霉病早期鉴定的有效方法。 2.通过盆栽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从22个供试葡萄品种中鉴定筛选出1个抗霜霉病品种超藤和8个中抗品种饭刚黑、信浓乐、弗雷无核、黑蜜、优选皮奥萘、高妻、京秀、峰后。相关性分析表明,22个供试葡萄品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d,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相关不显著;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利用这3种酶的活性作为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3.对葡萄品种RAPD反应体系的校正研究和应用RAPD标记对18个葡萄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20ng,dNTP为150μmol/L,TaqDNA聚合酶为2.0U,引物为0.2μmol/L~0.25μmol/L,Mg2+为1.5mmol/L~2.0mmol/L,94℃预变性3min,1min退火温度为36℃,72℃延伸2.0min,50个循环,72℃保温10min为最优反应体系。RAPD标记结果表明,80个随机引物中有29个引物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共得到114条DNA扩增片段,其中92条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平均扩增出2~10条多态性片段,平均3.9条。当GS为0.8090时,可聚为3类:第一类仅超滕一个品种,为抗霜霉病;第二类为峰后等8个品种,为中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葡萄栽培的意义
1.1 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
1.2 用途广泛
1.3 结果早、多次结果、产量高
1.4 适应性强、经济寿命长
2. 我国当前葡萄生产的主要特点
3. 当前存在的问题
4. 葡萄霜霉病研究进展
4.1 葡萄优质抗病育种的目的
4.2 葡萄霉病的发生与症状
4.3 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表现
5. 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5.1 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 lalanine ammonia-Laye,PAL)与果树抗病性
5.2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果树抗病性
5.3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与果树抗病性
5.4 CAT( Catalose CAT)与果树抗病性
5.5 同工酶谱与果树抗病性
6. RAPD分子标记应用研究
6.1 品种鉴定
6.2 遗传多样性检测
6.3 系谱分析
6.4 遗传图谱绘制
7. RAMP分子标记的应用
第二章 葡萄品种主要性状调查研究和多样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学及栽培特性
3.2 结果习性调查及果实性状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利用 POD同工酶研究葡萄品种及对霜霉病的抗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葡萄品种 POD同工酶酶谱类型
3.2 葡萄品种 POD同工酶分布频率
3.3 葡萄品种 POD同工酶酶谱特征表现
3.4 同工酶谱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2.2 PPO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2.3 PAL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2.4 CAT比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2.5 SOD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用 RAPD分子标记研究葡萄品种及其对霜霉病的抗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基因组 DNA提取
2.3 RAPD反应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板 DNA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2 不同 dNTP对 RAPD反应的影响
3.3 不同 TaqDNA聚合酶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4 不同引物浓度对 RAPD反应的影响
3.5 Mg~2+浓度对 RAPD反应结果的影响
3.6 94℃预变性时间对 RAPD反应结果的影响
3.7 1.0min退火温度对 RAPD反应结果的影响
3.8 72℃延伸时间对 RAPD扩增结果的影响
3.9 RAPD扩增结果
4. 讨论
4.1 优化反应体系
4.2 RAPD扩增结果
5. 结论
5.1 葡萄品种 RAPD反应体系校正
5.2 RAPD聚类结果
第六章 利用 RAMP分子标记鉴定葡萄品种和其对霜霉病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组 DNA提取
1.3 RAMP扩增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AMP多态性
2.2 遗传相似系数
2.3 品种间遗传关系
3. 讨论
3.1 RAMP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鉴定研究
3.2 RAMP分子标记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件:葡萄品种果实图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承担科学研究课题目录
在读期间科研结题及获奖情况
发布时间: 2005-10-27
参考文献
- [1].盐碱地滴灌葡萄土壤水盐养分运动机理与调控研究[D]. 刘洪光.石河子大学2018
- [2].葡萄抗霜霉病相关基因VaHAESA和VaNPR1筛选及抗性机理研究[D]. 刘少莉.中国农业大学2018
- [3].加气灌溉对葡萄氮素代谢及光合同化物积累分配的影响[D]. 赵丰云.石河子大学2018
- [4].干旱胁迫下光呼吸在葡萄光保护中的作用[D]. 管雪强.山东农业大学2004
- [5].葡萄试管苗离体生根机理的研究[D]. 李胜.甘肃农业大学2003
- [6].葡萄与葡萄酒中黄烷醇类多酚和果实原花色素合成相关酶表达规律的研究[D]. 温鹏飞.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栽培架式及负荷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D]. 赵新节.山东农业大学2005
- [8].抗氧化酶与中国葡萄抗盐性研究[D]. 廖祥儒.西北农业大学1996
- [9].中国野葡萄资源的RAPD标记及其应用的研究[D]. 罗素兰.西北农业大学1999
- [10].葡萄KFC基因家族成员CDPK和PPCK的起源、进化和功能分析[D]. 陈飞.南京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及抗病基因RAPD标记作图研究[D]. 万怡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2].葡萄无核基因定位与作图的研究[D]. 杨克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3].酿酒葡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抗病基因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D]. 王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4].栽培架式及负荷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D]. 赵新节.山东农业大学2005
- [5].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D]. 潘学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6].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D]. 王西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7].中国野葡萄资源的RAPD标记及其应用的研究[D]. 罗素兰.西北农业大学1999
- [8].中国野生葡萄抗病基因标记及辅助育种应用研究[D]. 张剑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9].葡萄果实耐贮性的比较生物学研究[D]. 周会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10].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种质创新[D]. 田莉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