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基海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5,5-二甲基海因,电沉积行为,自腐蚀电流,耐铜置换性能
甲基海因论文文献综述
沈宗耀,郑贺,杜楠,王帅星,彭晓[1](2019)在《二甲基海因体系无氰镀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银以其优良的性能及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贵金属之一。但氰化物电镀始终是电镀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镀种,并且氰化镀银工艺具有镀液稳定可靠、电流效率高等许多优点,在电镀银工艺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氰化物是剧毒的化学品,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严重污染环境。本课题目的就是研制一种无氰镀银新工艺来替代传统的氰化镀银。方法是采用5,5-二甲基海因和烟酸的复合配位体系,选择优良的光亮剂和表面活性剂得到无氰镀银工艺配方,并且利用科学的方法优化电流密度、温度及pH值等工艺参数。通过阴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讨论镀液的极化度和Ag+的电沉积行为,利叁维显微镜和SEM等手段观察镀银层的微观形貌,按照标准测试镀层的结合力与硬度,利用点滴实验和电化学方法测试其抗变色能力。所得实验结果为在该镀银体系中,镀液耐铜置换性能好,极化能力强,说明二甲基海因和烟酸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且槽液稳定性也很好。Ag+的电沉积是受扩散控制的非可逆电极过程,通过连续成核形成。镀层表面光亮、结晶细致,结合力与硬度均达到行业标准。与氰化镀银钝化层相比,该工艺经过有机钝化后,抗变色能力提高了30%,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至之前的1/10,耐蚀性显着提高。最终得到了复合配位体系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硝酸银25~50 g/L,5,5-二甲基海因40~110 g/L,烟酸15~25 g/L,碳酸钾80~120 g/L,氢氧化钾35~75 g/L,光亮剂A 0.1~0.5 g/L,光亮剂B 0.8~1.2 g/L,表面活性剂0.2~1g/L,pH=8~12,温度40~60℃。作为一种新型无氰镀银工艺,原材料价廉且易得,适用于各种铜合金无氰镀银工艺,该方法对推动无氰镀银工艺在航空企业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徐阳,李明宇,李加俊,鲍慧玮[2](2019)在《不同哈蟆油加工品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PLC法建立了一种测定不同哈蟆油加工品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方法。采用Alltima~(TM)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纯净水,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15 nm。1-甲基海因质量浓度在2.04~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45%),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要求。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对哈蟆油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为其进一步产品研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鲍慧玮,徐阳,王永生,王诗涵[3](2019)在《HPLC法比较哈蟆油和哈蟆卵中1-甲基海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甲基海因含量的方法,比较哈蟆油和哈蟆卵中其含量。色谱柱:Venusil MP-C_(18)(4.6 mm×150 mm,5μm);检测波长:215 nm;流动相:100%水;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表明,1-甲基海因在35.110 0~0.351 1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哈蟆油和哈蟆卵中1-甲基海因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55%和100.87%。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哈蟆油和哈蟆卵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徐恩宇,蒋锐,朱琳,王子威,张师儒[4](2019)在《涉案乌头生物碱与1-甲基海因的LC-MS/MS快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生物检材中1-甲基海因和乌头生物碱的快速分析方法,并提示检材新鲜度与1-甲基海因含量的相对关系。取全血样品经乙腈提取,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2. 1 mm×100 mm,2. 7μm)色谱柱,以0. 1%甲酸溶液-乙腈(30:70,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全血样品中1-甲基海因和乌头生物碱成分。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1-甲基海因:m/z 115. 1 [M+H]~+→42. 2,乌头碱:m/z 646. 4 [M+H]~+→586. 3,新乌头碱:m/z 632. 3 [M+H]~+→572. 4和次乌头碱:m/z 616. 3 [M+H]~+→556. 3。4种目标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3个添加浓度(5,50,250 ng/mL)下,回收率在85. 7%~95. 2%之间,检出限(S/N=3)在0. 05~0. 5 ng/mL范围内,定量限(S/N=10)在0. 2~1 ng/mL范围内。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发现与检材新鲜度有关的1-甲基海因和乌头生物碱的检出量有密切关系,为法医学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服务。(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2期)
郭睿,李云鹏,土瑞香,宋博,郭煜[5](2018)在《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对HCl溶液中Q235钢的缓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法、环境扫描电镜观测和接触角测试等研究了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BDMHI)对HCl溶液中Q235钢的缓蚀性能和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缓蚀效率随BDMHI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高缓蚀效率为91.62%;在25~35℃温度范围内,BDMHI质量浓度为1.0 g/L时,缓蚀效率达80%以上.测定了BDMHI在Q235钢表面吸附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_(ads))和吸附热(ΔH~0_(ads)).结果表明,BDMHI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为放热反应,符合Langmuir等温式,是包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探究了BDMHI的缓蚀机理.(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袁慧雅,高利娜,刘国杰,徐恩宇,刘俊亭[6](2018)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动物类中药材中1-甲基海因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气相色谱-质谱法联合测定8种动物类中药材1-甲基海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 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60℃,保持1 min,以20℃/min升温至260℃。进样口温度为265℃,离子源温度为230℃。对蛤蚧各个解剖部位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定蛤蟆油、乌蛇、海蛇、地龙、全蝎、阿胶和紫河车中1-甲基海因含量。结果 1-甲基海因在0.1~10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2%,相对标准差(RSD)为0.9%。蛤蚧头、脊椎、骨骼肌、四肢、皮肤和尾部含量分别为0.74、1.21、4.04、1.28、0.84、40.28μg/g;乌蛇和海蛇含量分别为2.84、10.43μg/g;蛤蟆油中含量为4.45μg/g。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法能够准确测定动物类中药材中1-甲基海因含量;1-甲基海因为多种中药材共有成分,可能是蛤蚧、乌蛇、海蛇和蛤蟆油的共同药理活性基础物质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郭睿,李云鹏,马兰,王映月[7](2018)在《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的合成及缓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5-二甲基海因、1,4-二溴丁烷和咪唑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化合物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BDMHI),产率为62.9%,通过FTIR、~1HNMR、~(13)C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BDMHI在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腐蚀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并探讨了其在Q235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在ρ(BDMHI)=1.0 g/L时,缓蚀效率可达91.25%;添加ρ(BDMHI)=0.05~0.8 g/L的缓蚀剂后,阴、阳极反应作用系数fc、fa均小于1且数值相近,表明能同时抑制Q235钢腐蚀的阴、阳极反应过程;缓蚀剂在Q235钢金属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高利娜,袁慧雅,徐恩宇,刘俊亭[8](2017)在《GC-MS法测定血中1-甲基海因含量及其法医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全血中1-甲基海因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为1-甲基海因相关法医学鉴定案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取0.5 m L血样,加入500 ng内标盐酸双苯戊二氨酯(SKF_(525A))、0.01 mol/L稀盐酸溶液2 m L,加入碳酸铵0.5 g调节p H值为9,加入乙酸乙酯2 m L,然后离心,取有机溶剂层,吹干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血液中1-甲基海因在0.5~5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5 51 x+0.007 26(R~2=0.999 7),最低检出限为0.1 ng/m L,回收率为93.02%~108.12%,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6.07%和13.37%。结论本方法测定所得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血样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法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徐恩宇,蒋锐,袁慧雅,高利娜,刘俊亭[9](2017)在《血样中1-甲基海因的LC-MS/MS快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甲基海因(1-MID,1-methylhydantoin)是生物体内肌酐在缺氧等特殊条件下转化成的内源性物质,生物检材中1-MID的生成可能涉及到检材新鲜度问题[1]。因检测时限短和检材保存不当等因素造成体内检材中目标物的检出率低或含量极少,难以说明是生前用量少,还是死后分解代谢快造成的假阴性结果。建立有效快速的血液中1-MID检测方法,对腐败检材中痕量目标物的科学解释尤为重要。前处理过程:精密吸取检材血样200μL于2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600μL乙腈,超声1 min,于14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供LC-MS/MS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 (2.1 mm×50 mm,1.8μm);流动相:水(0.1%甲酸)-乙腈=(60:40 v/v);流速0.20 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1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流速11 L/min;雾化器压力15 psi;多反应监测(MRM)正模式,运行时间1.0min。在选定条件下,1-MID的二级质谱图如图1所示,在0.05-2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出限10 ng/mL。血液中1-MID的基质效应为80.2%~87.8%,RSD小于3%(n=6)。1-MID为一个良好的内源性标志物,被认为是肌酐在无氧状态下由厌氧菌作用转化而来的。通过确定检材腐败标志物1-MID与目标物的相对含量变化关系,可以初步判断检材中目标物与检材新鲜度相对关系,进一步为法医毒物分析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服务。(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5:有机/生物质谱新方法》期刊2017-12-09)
韩宏伟[10](2016)在《1-甲基海因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腈工段副产的氢氰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备了1-甲基海因,总收率为75.0%。较佳工艺条件是:1)羟基乙腈的制备。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0~15℃,收率达98%。2)甲氨基乙腈的制备。n(甲胺)∶n(羟基乙腈)=1.1∶1,反应温度为15~20℃,收率达96.3%。3)肌氨酸的制备:n(甲氨基乙腈)∶n(氢氧化钠)=1∶1.2,反应温度90℃,收率达96%。4)1-甲基海因的制备:n(肌氨酸)∶n(氰酸钠)∶n(硫酸)=1∶1.5∶0.15,反应温度100℃,收率达83%。(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6年03期)
甲基海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HPLC法建立了一种测定不同哈蟆油加工品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方法。采用Alltima~(TM)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纯净水,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15 nm。1-甲基海因质量浓度在2.04~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45%),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要求。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对哈蟆油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为其进一步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基海因论文参考文献
[1].沈宗耀,郑贺,杜楠,王帅星,彭晓.二甲基海因体系无氰镀银的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2].徐阳,李明宇,李加俊,鲍慧玮.不同哈蟆油加工品中1-甲基海因含量的比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3].鲍慧玮,徐阳,王永生,王诗涵.HPLC法比较哈蟆油和哈蟆卵中1-甲基海因的含量[J].特产研究.2019
[4].徐恩宇,蒋锐,朱琳,王子威,张师儒.涉案乌头生物碱与1-甲基海因的LC-MS/MS快速检测[J].分析试验室.2019
[5].郭睿,李云鹏,土瑞香,宋博,郭煜.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对HCl溶液中Q235钢的缓蚀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6].袁慧雅,高利娜,刘国杰,徐恩宇,刘俊亭.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动物类中药材中1-甲基海因分布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
[7].郭睿,李云鹏,马兰,王映月.3-丁基-5,5-二甲基海因咪唑季铵盐的合成及缓蚀性能[J].精细化工.2018
[8].高利娜,袁慧雅,徐恩宇,刘俊亭.GC-MS法测定血中1-甲基海因含量及其法医学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7
[9].徐恩宇,蒋锐,袁慧雅,高利娜,刘俊亭.血样中1-甲基海因的LC-MS/MS快速分析[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5:有机/生物质谱新方法.2017
[10].韩宏伟.1-甲基海因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2016